01、学校招生要求
学历要求
·持有认可大学授予的硕士学位,或
·持有认可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一等或二等荣誉)
语言要求
·雅思总分至少6.5分,或
·托福网考成绩至少80分(笔试成绩550分以上)
· 注意:TOEFL iBT家庭版、雅思在线和雅思指标不被接受
申请时间
·2027年春季入学的博士项目,大多数学院截止日期为2026年9月30日
·设计学院截止日期为2026年5月31日
奖学金情况
香港理工大学提供两种主要博士奖学金:
1.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HKPFS)
·由香港研究资助局(RGC)设立
·年度津贴:约33万港币
·会议及研究活动津贴:约1.4万港币/年
·卓越研究奖学金:减免学费
·现金奖励:第一年4万港币,随后每年2万港币
·申请时间:2025年9月1日至12月1日
2. 理大校长博士奖学金(PPPFS)
·每月津贴约2.8万港币
·学术会议津贴:最多2.5万港币
·现金奖励:第一年4万港币,随后每年2万港币
·豁免学费
·申请截止时间:2025年12月和2026年4月
学费信息
· 博士学位学费:每年约4.2万港币
02、教授研究方向
李光超教授是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的助理教授(研究),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多孔材料表征与催化应用
·利用固体核磁共振(SSNMR)和同步辐射相关技术对分子筛等多孔材料中的活性中心进行表征
·探索分子筛催化剂的结构-活性关系
·研究催化剂中活性位点的原子级定位及与吸附质的相互作用
2.能源转换相关催化研究
·基于分子筛催化剂的绿色氨合成
·二氧化碳还原与利用技术
·多相催化在能源转换领域的应用
3.先进表征技术应用
·固体核磁共振(SSNMR)应用技术开发
·同步辐射及中子技术在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多种谱学技术联用表征催化剂结构
4.多孔功能材料开发
·异相Frustrated Lewis Pair(受阻路易斯酸碱对)催化剂的设计与机理
·多孔载体上金属-金属双功能催化剂的开发
李光超教授近年来在Science、JAC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等顶级期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李光超教授的研究方向,以下是几个可行的创新研究计划:
1.原位固体核磁表征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催化剂优化方案
·开发结合原位固体核磁共振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催化剂快速筛选平台
·通过AI辅助分析核磁数据,预测催化剂结构与性能关系
·构建分子筛催化剂结构-活性数据库,实现定向设计高效催化剂
2.双功能分子筛催化剂用于一步法二氧化碳转化为高值化学品
·设计兼具酸碱和氧化还原双功能的分子筛催化体系
·开发CO₂一步法转化为甲醇、烯烃或芳烃的新型催化路径
·利用固体核磁技术对反应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实现精准催化位点调控
3.绿色氨合成低温低压催化体系开发
·开发基于分子筛负载的双金属催化剂,降低氨合成反应能垒
·探索氮气活化的新机制,实现温和条件下的氨合成
·结合同步辐射技术实时监测催化反应过程,揭示催化剂工作机制
4.分子筛纳米限域效应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
·研究分子筛孔道内特殊的溶剂效应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开发利用纳米限域效应调控催化选择性的新策略
·设计具有特定孔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分子筛材料,实现高选择性转化
5.基于同步辐射和固体核磁的多尺度原位表征技术整合
·开发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与固体核磁共振技术联用的原位表征方法
·实现从原子到分子尺度的催化剂全方位实时监测
·探索催化反应中活性中心的动态变化过程,为催化机理研究提供新工具
这些创新研究计划紧密结合了李光超教授的研究专长,特别是在多相催化、材料表征及能源转换方面的优势,有望在催化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碳中和与绿色化学技术开发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