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王静怡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01、学校招生要求

【全奖博士招生】香港理工大学王静怡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学历背景要求:

· 3年制PhD项目:通常需要持有Master of Philosophy (MPhil)或同等研究型硕士学位(需要完成学位论文),以及学士学位

· 4年制PhD项目:持有Second Class Honours或以上等级的学士学位

·申请者须持有全球前500名高校的本科学位,GPA需达到3.2/4.0以上

英语语言要求:

·IELTS总分不低于6.5分,或TOEFL网考不低于80分

·持有英语授课学位者可豁免语言测试

·英语成绩有效期为考试日期后两年内

优先考虑条件:

·毕业院校全球排名前200

·获得过奖学金或竞赛奖项

·以第一或第二作者身份在Q1/Q2区SCI期刊发表论文

奖学金支持:优秀学生可申请香港及香港理工大学的奖学金,或获得课题组提供的资金支持。

02、教授研究方向

【全奖博士招生】香港理工大学王静怡教授招收全奖博士生

香港理工大学屋宇设备工程学系王静怡教授正在招收2026年9月入学的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聚焦氢能利用系统,王教授的学术背景非常亮眼,她本科和博士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硕士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还是绿色建筑认证高级工程师。

核心研究领域:王教授致力于开发用于可持续建筑环境的低碳、高效氢能利用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 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将燃料电池技术与建筑能源系统结合,实现电力和热力的同时供应

· 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通过电解水等方式,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备清洁氢能

· 工业余热回收:充分利用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热,提升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 氢能综合利用系统:整合上述技术,构建完整的氢能利用体系

研究目标:王教授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技术整合起来,提升建筑能源系统的可持续性与效率,为构建更具韧性的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03、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王教授的研究方向,我为大家提出几个高质量的创新研究计划想法:

研究想法一:基于机器学习的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智能优化

可以开发一套基于Machine Learning的预测控制算法,实时优化燃料电池Combined Heat and Power系统的运行策略。通过分析建筑负荷特征、天气数据和电价波动,实现系统效率最大化和运行成本最小化。这个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符合当前智能建筑发展趋势。

研究想法二:可再生能源-氢储能-建筑一体化系统设计

设计一个集成Solar PV、Wind Power、Electrolysis和Fuel Cell的微电网系统,专门针对高层建筑应用。重点研究长短期储能协调策略,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想法三:工业余热驱动的氢能生产与利用耦合系统

针对数据中心、化工厂等高耗能建筑的余热回收问题,设计一套余热驱动的高温电解制氢系统。研究余热品位提升技术,开发适合不同温度等级余热的制氢工艺,实现废热资源的高值化利用。这个研究方向结合了Heat Recovery和Hydrogen Production,具有很好的创新性。

研究想法四:氢能建筑微电网的韧性评估与优化

建立氢能建筑微电网的韧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系统的可靠性和自愈能力。可以结合Resilience Engineering理论,开发一套多目标优化算法,在经济性、环保性和可靠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上海国际学校丨上实剑桥国际高中为何成为众多普娃家庭首选?

下一篇

2026年《福布斯》美国大学排名:投入产出比高的大学有这些!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