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如果你想申请香港城市大学 兽医学系博士,那今天这期文章解析可能对你有用!今天Mason学长为大家详细解析香港城市大学的Prof.Cebrian的研究领域和代表文章,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新的内容“科研想法&开题立意”,为同学们的科研规划提供一些参考,并且会对如何申请该导师提出实用的建议!方便大家进行套磁!后续我们也将陆续解析其他大学和专业的导师,欢迎大家关注!
教授现任香港城市大学兽医学院临床副教授,拥有兽医学博士(DVM)、兽医硕士(MVM)、小动物科学研究生证书(PGCertSC)以及英国皇家兽医学院院士(MRCVS)等多项专业资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教授还获得了美国兽医实践委员会犬猫专科文凭(Dip. ABVP Canine and Feline),这是全球范围内公认的犬猫专科医师的最高专业认证之一,充分证明了其在小动物临床医学领域的专业造诣。
教授目前是香港城市大学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学院兽医临床科学系的临床副教授,同时在城市大学兽医医疗中心(CityU VMC)担任犬猫临床专家,从事基础护理和转诊实践工作。此外,教授还拥有新西兰梅西大学伴侣动物医学硕士学位。
研究领域
教授的教学领域和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伴侣动物临床医学:作为美国兽医实践委员会犬猫专科(ABVP)的专家,教授专注于犬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复杂和疑难病例的处理。
- 伴侣动物肿瘤学研究:对猫科淋巴瘤和犬科传染性生殖器官肿瘤等疾病进行深入研究,关注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 再生医学应用研究:探索干细胞治疗在兽医学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猫慢性口炎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创新。
- 伴侣动物感染性疾病:研究包括巴贝斯虫病(Babesia gibsoni)等寄生虫病在内的犬猫感染性疾病,关注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
- 动物疼痛管理:关注兽医临床实践中的疼痛评估与管理,特别是猫科动物的疼痛控制策略和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
- 牛科蜱虫多样性研究:研究牛科动物中蜱虫的多样性和分布变化,特别是蜱虫种群替代现象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
- 兽医沟通与多语言环境下的临床实践:关注香港等多文化多语言环境下兽医临床沟通的挑战与策略,探索提高兽医-客户-患者关系的有效方法。
研究分析
1:《A global survey of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of veterinarians about pain management in cats》
期刊:World Feline Congress 2025: Veterinary Proceedings
研究内容:该研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调查,探讨了兽医对猫科动物疼痛管理的态度和实践做法。研究重点关注了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猫科动物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调查了兽医如何识别、评估和治疗猫的疼痛。这项调查有助于了解全球不同地区兽医在猫科疼痛管理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为制定更标准化的猫科疼痛管理指南提供了重要依据。
2:《Canine Transmissible Venereal Tumor: Anatomical Locations, Chemotherapy Response, and Epidemiological Aspects at a Veterinary Teaching Hospital, in Brazil 》
期刊:Animals 发表时间:2025年6月
研究内容:论文聚焦于犬科传染性生殖器官肿瘤(CTVT)的解剖分布、化疗反应及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团队收集并分析了巴西一家兽医教学医院从2012年至2022年间的病例数据,系统总结了CTVT的临床表现、解剖部位分布规律、对不同化疗方案的反应以及相关的流行病学特征。论文中详细探讨了不同品种犬只对CTVT的易感性差异,纯种犬和混血犬在感染率和治疗反应上的区别,以及肿瘤在不同解剖位置的发生频率。这项研究为兽医临床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改进CTVT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对提高犬科肿瘤疾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Case Report: Xenogeneic mesenchymal stem cell secretome for the treatment of feline chronic gingivostomatitis》
期刊:Frontiers in Veterinary Science 2025年6月
研究内容:这篇病例报告探讨了异种间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物(secretome)用于治疗猫慢性口炎(FCG)的临床应用。FCG是猫科常见的难治性口腔炎症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拔牙和药物治疗,但疗效不尽理想。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在该研究中报告了一例使用异种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物治疗FCG的病例,详细记录了治疗过程、临床反应和疗效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干细胞分泌物治疗对该病例产生了显著的临床改善,包括炎症减轻、口腔疼痛缓解和食欲改善。这一创新性治疗方法为FCG的临床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展示了再生医学在兽医临床领域的应用潜力。该病例报告的重要价值在于为难治性FCG患猫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型治疗选择。
4:《Clinical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108 Dogs Infected with Babesia gibsoni in Hong Kong》
期刊:Animals 2025年3月
研究内容:该研究是一项大样本回顾性研究,系统分析了香港地区108例感染巴贝斯虫(Babesia gibsoni)的犬科患者的临床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由蜱虫传播的寄生虫疾病,在亚洲地区较为常见。研究团队收集了这些患病犬只的临床症状、血液学检查、生化指标和治疗反应等数据,详细分析了香港地区B. gibsoni感染的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规律。研究结果揭示了该疾病在香港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感染率、季节分布、品种易感性等,同时总结了典型的血液学改变,如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这项研究是香港地区首次大规模系统报道B. gibsoni感染的临床特征,为该地区兽医临床工作者提供了详实的本地化诊疗参考数据。
5:《Unveiling Tick Diversity in Cattle in Cameroon: Emergence of Rhipicephalus microplus, Replacing the Original Rhipicephalus spp.》
期刊:Veterinary Sciences 2025年2月
研究内容:这篇研究论文聚焦于喀麦隆地区牛科动物身上的蜱虫多样性变化,特别是记录和分析了Rhipicephalus microplus(微小牛蜱)替代原有Rhipicephalus属蜱虫种群的现象。研究团队在喀麦隆不同农业生态区采集蜱虫样本,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蜱虫种类,分析其地理分布和宿主关联特征。研究发现R. microplus正在迅速扩张其分布范围,逐渐取代原有的本地蜱虫种群,这一变化对当地畜牧业和动物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论文详细讨论了引起这种替代现象的可能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家畜贸易模式改变等,并探讨了这一现象对牛科动物健康和相关传染病流行的潜在影响。
6:《Challenges of the Calgary–Cambridge Consultation Guide in Veterinary Multicultural and Multilingual Scenarios and the Role of Veterinary Translators》
期刊:Animals 2024年8月
研究内容:该研究探讨了Calgary-Cambridge咨询指南在多文化多语言兽医环境中的应用挑战及兽医翻译的重要角色。作为第一作者,教授特别关注了香港这样的多语言环境中的兽医沟通问题。Calgary-Cambridge指南是兽医院校普遍采用的沟通技巧培训工具,但在香港等地,因语言和文化差异,其应用面临独特挑战。研究分析了当非母语兽医与本地客户沟通时,翻译人员参与后如何影响三方沟通模式的动态变化,讨论了非语言沟通元素(如眼神接触、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转换困难。
项目分析
1.香港城市大学兽医医疗中心(CityU VMC)犬猫临床专家项目
研究领域:伴侣动物临床医学
研究内容:作为香港城市大学兽医医疗中心(CityU VMC)的犬猫临床专家,教授负责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在犬猫内科疾病、口腔疾病和传染性疾病方面提供专业诊疗服务。项目涉及直接的临床工作和教学任务,一方面为香港宠物主人提供高质量的兽医服务,另一方面为兽医学院学生提供临床实习和指导。通过这一项目,教授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收集了大量本地犬猫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数据,为其后续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的主要贡献在于提高了香港地区伴侣动物的医疗水平,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地经验的兽医人才,同时也促进了本地疾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亚洲地区的兽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2:猫科干细胞治疗临床应用研究项目
研究领域:再生医学与免疫调节治疗
研究内容:该项目是教授参与的一项长期研究工作,探索干细胞治疗在猫科难治性疾病中的应用,特别是猫慢性口炎(FCGS)的治疗。项目包括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FCGS的系统文献回顾,以及使用异种干细胞分泌物(secretome)治疗FCGS的创新性临床试验。研究团队详细记录了治疗前后患猫的临床症状变化、组织学改变和免疫指标,评估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前沿的再生医学技术应用于兽医临床实践,为难治性FCGS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同时也为人类类似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动物模型研究依据。
3:香港多语言兽医沟通模式研究项目
研究领域:兽医沟通学与跨文化医疗实践
研究内容:该项目是教授主导的一项关注香港特殊多语言环境下兽医-客户-患者沟通的研究工作。项目分析了Calgary-Cambridge咨询指南在多语言多文化环境中的应用挑战,特别是当非母语兽医通过翻译与本地客户沟通时的复杂沟通模式。研究团队对香港兽医诊所的咨询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收集了兽医、翻译人员和客户的反馈,识别了多语言环境下兽医沟通的主要障碍和改进方向。
研究想法
1. 免疫调节与干细胞治疗的优化研究
研究思路:进一步优化干细胞治疗猫慢性口炎的方案,特别是探索异种干细胞分泌物治疗的标准化流程和个体化应用。
具体方案:
- 建立猫慢性口炎(FCGS)患猫的免疫表型分类系统,基于CD8+ T细胞比例等免疫指标,预测不同免疫亚型对干细胞治疗的反应性。
- 开发异种干细胞分泌物的标准化制备流程,探索最佳的给药途径、剂量和治疗间隔,提高治疗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 进行干细胞治疗与常规治疗(如拔牙、药物)的联合应用研究,确定最佳治疗序列和组合方案,最大化治疗效果。
- 研究干细胞分泌物中的活性成分,鉴定关键的免疫调节分子,为开发标准化的治疗产品奠定基础。
2. 多组学整合分析犬猫传染性疾病研究
研究思路: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宏基因组学等多组学技术,整合研究香港地区犬猫传染性疾病的特征和演变规律。
具体方案:
- 建立香港地区犬科巴贝斯虫(Babesia gibsoni)的基因型数据库,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与临床表现、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 应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探索犬猫传染性疾病中的病原体共感染模式,及其对临床症状和治疗反应的影响。
- 结合气候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构建香港地区蜱传疾病的风险预测模型,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开展香港地区犬猫传染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网络,追踪病原体的演变和传播途径,提早发现潜在的流行风险。
- 研究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对香港地区犬猫传染病流行特征的影响,为"一健康"(One Health)理念下的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3. 智能技术辅助犬猫肿瘤诊断与治疗研究研究思路:将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应用于犬猫肿瘤的早期诊断、分类和个体化治疗。
具体方案:
- 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猫科淋巴瘤组织病理图像自动分类系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 开发犬科传染性生殖器官肿瘤(CTVT)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临床资料、病理检查和治疗反应数据,支持个体化治疗决策。
- 应用液体活检技术检测犬猫肿瘤的循环肿瘤DNA和外泌体,实现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
- 构建犬猫肿瘤免疫治疗预测模型,基于肿瘤微环境特征,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新型治疗的有效性。
- 通过多中心合作,建立亚洲地区犬猫肿瘤注册系统,为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治疗方案评价提供大样本数据支持。
4. 跨文化兽医沟通数字辅助系统开发
研究思路:设计和开发适用于多语言多文化环境的兽医沟通数字辅助系统,解决语言和文化障碍。
具体方案:
- 开发多语言兽医术语标准化翻译数据库,覆盖临床常用术语、疾病名称和治疗方案,减少翻译不准确造成的误解。
- 设计针对多语言环境优化的兽医咨询结构和流程,结合Calgary-Cambridge指南和本地文化特点,提高沟通效率。
- 研发兽医-客户沟通辅助移动应用,集成翻译、医学图示、视频教学和知情同意管理功能,支持跨文化医疗决策。
- 建立兽医翻译员培训体系和认证标准,提高翻译员的专业素养和沟通技能,改善三方沟通模式的效果。
申请建议
1. 学术准备方面
- 扎实的兽医学基础知识:申请者应确保拥有坚实的兽医学基础,尤其是伴侣动物临床医学、免疫学、传染病学和肿瘤学等领域的知识。如果背景不是兽医专业,需要补充相关课程或临床经验。
- 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入了解:全面阅读教授的核心研究论文,特别是关于猫慢性口炎干细胞治疗、犬猫传染性疾病和多语言兽医沟通的研究。同时,扩展阅读该领域内的其他重要文献,形成自己的见解。
- 实验技能培养:根据教授的研究方向,提前培养相关实验和临床技能,如细胞培养技术、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或临床诊断技能。参与相关实验室或兽医诊所的实习或工作,获取实际操作经验。
- 研究方法学习:熟悉临床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特别是针对小样本临床试验和观察性研究的方法学。掌握R或Python等数据分析工具,提高科研能力。
2. 研究计划准备
- 针对性研究方向选择:基于教授的研究兴趣,选择1-2个核心方向深入探索,如干细胞治疗、犬猫传染病或兽医沟通等。确保研究方向与教授当前工作具有直接关联,并能延续或拓展其研究。
- 创新性与可行性平衡:研究计划应具有创新性,但同时要保持现实可行性。考虑香港城市大学的现有设施和资源,设计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避免过于宏大但难以实现的计划。
- 潜在临床应用强调:突出研究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特别是对提高伴侣动物健康和福利的贡献。教授非常重视研究的实际临床意义,这一点应在研究计划中得到充分体现。
3. 申请材料准备
- 个人陈述的差异化:在个人陈述中明确表达为何选择该教授,详细阐述你的研究兴趣与教授研究方向的契合点。避免泛泛而谈,使用具体的研究论文和项目作为参考点。
- 突出相关经验:强调与教授研究相关的实验室经验、临床实践、研究项目或论文发表。如有参与过干细胞研究、动物传染病监测或兽医沟通研究的经历,应重点展示。
- 推荐信策略:选择能够评价你在相关研究领域能力的推荐人。理想的推荐人应了解你的研究潜力和兴趣,并能具体描述你的学术和实验能力。
- 研究样本准备:准备1-2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或报告作为申请材料的一部分,展示你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写作水平。理想情况下,这些样本应与教授的研究领域相关。
博士背景
Darwin,985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生,专注于合成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的交叉研究。擅长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和组织工程方法,探索人工器官构建和个性化医疗的新途径。在研究CRISPR-Cas9系统在干细胞定向分化中的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Biotechnology》和《Biomaterials》等顶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