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fall申请季港大非本地申请超2.5万份,内地生占84%(约2.1万人),最后只录1400人,竞争非常激烈。
加上今年港大QS全球排到第11了,美国留学政策又不稳定,2026fall申港校肯定更难。更重要的是,港大本科申请9月24日就正式开始了,比去年早 3 天;港大还突然说“不参加高考统招了,改为独立招生”。
这俩变化直接影响孩子申请,那今天机构就跟大伙儿逐点拆解政策细节。
01、港大2026申请指南
时间线+材料+网申步骤
- 申请时间线:早申是关键,千万别错过啦。
港校录取采用“先到先得”的滚动制,面试机会,还能避开后面的内卷。
今年时间线比去年早,关键日子可得记牢了:
2025年9月24日:申请通道已经开了,现在就能动手准备啦;
2025年11月26日中午:第一轮评估截止,早轮面试集中在11月-1月;
2025年12月8日起:首轮录取结果公布,得在3-4周内确认并交押金(押金不退,要提前和家人商量好哦);
2026年8月21日中午(香港时间):申请通道关闭,千万别踩点提交了。
- 申请材料清单:
个人信息:邮箱注册后就不能改啦,建议用家长和学生经常使用的邮箱,这样避免错过面试通知。
身份证明:护照/香港身份证/旅行证件(拍照时要注意清晰度,避免反光哦)。
学术材料:高中成绩单(需包含高一至高三上学期成绩)、预测分/实际成绩。
语言成绩:雅思6.5(单项不低于6.0)或托福93分是基本要求,热门专业(如商科、法律)。
文书材料:个人陈述要突出“专业匹配度”,比如申请计算机系,就写参加编程竞赛的经历,比写那些 “我喜欢香港” 的空话更实在。
- 网申系统填写步骤:6步法
注册账号:
→进入港大官网
→Prospective Students
→Undergraduate Studies
→Apply Now
→选"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s"注册,邮箱激活后再填写信息。
填志愿:最多选3个专业,可以按“冲刺+稳妥+保底”排序(举个例子:第一志愿港大商科,第二志愿社会科学)。
传材料:所有文件转PDF格式,单个不超过10MB,命名格式建议“姓名+文件类型”(如“某某某_推荐信”)。
付申请费:300港币,支持VISA/银联,支付后保存回执(后续可能需要核对)。
检查状态:提交后24小时内查看系统,确保材料显示“已上传”(以前发生过有学生因网络问题漏传个人陈述,差点错过截止日期)。
02、港城大“退出统招”是机会还是挑战?
- 两大核心好处:不占志愿名额,而且全国考生公平竞争。
港城大这次改革,对考生来说真是好事一桩。以前走统招的时候,学生得在提前批填志愿,一旦被港城大录了,就没法选内地大学了。
现在改成独立申请,等于多了个冲港校的机会。高考志愿该怎么填还怎么填,港城大录不录你,都不影响内地院校投档,真正能做到两边都抓牢。
更关键的是,取消了省市名额限制。往年有些省份名额少得可怜,考650分都可能没戏,现在全国考生一起比,只要成绩够厉害,哪怕你来自以前名额少的省份,照样有机会上。
- 改革背后是因为港校更看重这些能力。
英语水平:高考英语难度跟港校全英文上课是有差距的,现在独立招生靠雅思 / 托福 + 面试筛选出能适应的学生。
综合素质:不光看分数,港城大还会看你参加的竞赛、活动,还有文书等。
申请时间参考:预计11月中旬开放申请。
港城大26年申请差不多11月中旬就开始了,大家可以先准备起材料来啦。
温馨提示
从现在港校招生的趋势来看,香港五大高校已经逐渐不那么依赖高考统招了,转而搞更灵活的自主选拔模式:
香港大学出了个 “多元卓越” 自主招生计划,通过综合评估挑好学生;
香港科技大学是校长推荐制和自主招生一起实施,自主选拔还在越扩越宽;
香港理工大学更直接,通过“德艺计划”、“3D 综合评价” 这些特色项目拓宽招生路径,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中文大学(除去深圳校区)就成了目前唯一还保留高考统招渠道的港校。不过,随着港校整体招生策略调整,以后港中文会不会跟着改、慢慢减少统招比例,这事儿还说不准,值得关注。
说白了,以后想申港校,基本都得提前摸清、适应 “申请制” 这种留学方式。
所以同学们也得提前准备应对学校的 “综合打分”,不光高考分数得拔尖,雅思托福这些英语成绩,还有面试都得重点下功夫。
备考雅思、托福可得提前做冲分准备。机构有十多年雅思、托福教授经验的优秀师资,还有语言成绩高分的助教老师们全程陪伴监督。想要雅思、托福高校出分,赶紧来找我们吧~
03、上海国际学校港校录取榜
那国际课程和港校录取有关系吗?从数据看,A-Level课程学生录取优势明显。以下是25届上海部分学校港前五offer数据(供参考):
机构小贴士:
港校录取从来不仅仅是“分数定输赢”,科学规划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