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牛剑申请递交的截止日期,完成递交后,接下来需要将重点转移到笔试和面试的准备上。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刚结束的TMUA和ESAT考试 ,了解今年这两门考试的难度,以及备考这两类考试的相关经验。
此外,MAT也即将开考,我们也会一起探讨如何高效复习、调整备考状态,以及在临考前通过哪些方法让最终分数得到提升。
01、TMUA考情分析
2025年TMUA考试难度和学生反馈
今年Paper 1的题量非常大,不少学生都没来得及做完所有题目,更别说检查了;Paper 2则是逻辑题变得特别多,新增了很多涉及充分必要条件的逻辑类题目,这类题目大家可能不太擅长。
如果平时专门花功夫钻研逻辑题,这次 Paper 2 应该能发挥得不错;但Paper 1的题量和难度确实在逐年增加,这对只依赖旧真题备考的同学不太友好。
大部分学生反馈,TMUA的Paper 1难度较高,却需要考虑的情况特别多,一题多解的情况也频繁出现。
还有学生吐槽Paper 1的计算量,称考试时草稿纸写了5面,甚至用掉了5张A4纸才完成Paper 1 的计算。
关于Paper 2,学生普遍认为它的逻辑题比 Paper 1简单,且整体难度和去年差不多;而 Paper 1的函数题则被多次吐槽 “相对奇怪”,是备考和答题中的难点。
TMUA今年的分数线会高很多吗?
TMUA今年的分数线不会大幅上涨,但仍会有所提高。
具体来说,学校不会直接抬高分数线,而是会调整分数换算规则。
根据官方文件说明,TMUA 有固定的分数与错题数量对应比例,会确保7分以上的考生占总人数的 10%,考试中位数分数则固定为4.5分,每年的这个比例和中位数基本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TMUA 采用负分制,并非考多少卷面分就对应多少最终分数。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做错更少的题目,才能拿到更高的分数。
TMUA没有发挥好,但STEPII考出1,申请IC数学有机会吗?
这种情况恐怕不行。即便STEPII成绩不错,但如果TMUA分数很差,学校还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你的TMUA成绩。
帝国理工会非常看重自己要求的考试,其他考试成绩只能作为参考。
申请IC的数学TMUA大概需要考到多少?
帝国理工数学专业对TMUA的分数要求,通常需要8分以上,但8分并不一定能确保拿到offer,也存在8分未获录取的情况。
至于8分没拿到offer的原因,需要结合申请者的全部申请资料综合判断,包括文书质量、推荐信内容等,不能仅从TMUA分数这一方面下结论。
而TMUA分数在8.4 分以上的话,录取概率会比较高,目前我们几乎没有见过8.4分以上未被录取的情况。
02、ESAT考情分析
ESAT没发挥好可以调整申请策略
今年ESAT的考试时间其实提前了,这个时间调整对大家来说,其实是个特别好的机会,比如如果你觉得自己在10月10日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还可以在最后时刻调整申请策略,比如换成对 ESAT要求没那么高的细分方向。
当然,如果你不申请牛津剑桥,只申请帝国理工,那你就有充足的时间,不一定非要在10月份考试,也可以在充分准备之后参加1月份的ESAT考试
2025年ESAT考试难度和分数线
首先,有了去年的经验教训,今年所有学生在备考时都朝着更难的方向准备,整体实力比去年更强,准备也更充分,所以竞争难度可能会增大。
而ESAT作为第二年举办的考试,分数线预计会比第一年有所上涨,预估今年ESAT的平均分,会比去年的7分上涨0.5分左右,大概在7.5分上下。
1月份考ESAT的优势是不是没有10月份提前考好
如果能够在10月份的ESAT考试中早考出成绩,就可以让你的申请材料更早递交到学校,更早进入招生官的考量范围,获得优先关注。
所以我们依然建议,已经准备充分的学生尽量早考;如果还没准备好,那多花三个月时间备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申请剑桥工程只准备ESAT不准备TMUA可行吗?
申请剑桥工程确实只需要准备ESAT,不用去考 TMUA。
但ESAT的真题太少,所以复习时要重点结合 TMUA 的题目来准备。
简单说就是,备考目标是ESAT,但目前最好的备考题库,其实是TMUA。
03、MAT考试技巧
牛津MAT考试时间
MAT机考要注意什么?
在所有改为机考的考试中,MAT是唯一需要用键盘输入大量文字来书写数学过程的。
所以现在的学生需要练习打字速度,而且得用台式机的立体键盘来练。
很多同学平时习惯用笔记本的键盘,从没碰过台式机键盘,一开始用确实会不习惯,如果你的成绩和水平本就觉得MAT有难度,如果打字还不顺畅,很可能会影响到考试。
因此,大家需要提前锻炼用台式机键盘打字的习惯。
MAT考试如何分配考试时间?
关于时间管理,可以给选择题按分值分配时间。
例如,2分的选择题争取在2分钟内完成,3分题用3分钟,4分题用4分钟,每道题都要有严格的时间意识。
如果一道4分题用了5分钟,就相当于落后了1分钟,要尽量在接下来的题目中把这1分钟补回来。
毕竟考试总时长1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按此节奏能提前50分钟完成,但实际情况是,大题的耗时会远超过选择题。
一道大题通常需要半小时左右才能完成,不仅过程更复杂,书写步骤也更多。所以在选择题上严格“掐点”,正是为了给后面的大题腾出充足时间。
MAT如何写好过程?
第一,可以用 “without loss of generality(不失一般性)”“conversely(相反地)”“vice versa(反之亦然)” 这类表述,借助对称性,写清一部分内容后,另一部分就无需重复书写,能直接省去一半篇幅。
此外,通过简化定义、重新设定新未知数等技巧,也能大幅减少书写量。
第二是要分清题目中的踩分点和非踩分点。
有些学生在面对难理解、没完全想透的内容时,因为觉得抽象、不好用语言表达,又怕写不对扣分,就刻意少写甚至不写;但遇到简单且完全懂的内容,明明可能连踩分点都不是,却翻来覆去写得很长。我常会问这类学生:简单的计算或思路转换,没必要写这么多;而那些难的内容,才是题目核心、是踩分点,所有分数都集中在这,其实才应该重点写。
其实,多做MAT题目后,就能逐渐摸透题目的核心思想和考察重点。MAT的第四、第五题虽然变化多,没有固定套路,但考察的思想方法是不变的,不会出和以往真题毫无关联的题目。
哪怕题目场景、框架或应用背景变了,核心方法还是递推法、数学归纳法这类常用思路,和之前真题的解题逻辑高度相似。这时你就能意识到,这些方法正是题目想考察的重点,需要重点书写。
那如何避免考试中的计算错误呢?
首先最直接有效的就是用绝对实力去克服。能快速答完题,并留下时间来检查是否有计算错误;或者会多种解题方法,通过不同的解题方法来验证是否有计算错误。
其次,做题时要对题目难度和考察重点有清晰认知,这需要靠平时多练习积累。
如果一道题做得特别顺,和你平时练习的同类型题目高度相似,那这道题大概率是对的,后续检查时可以不用优先关注;但如果做题时心里没底、感觉不踏实,或者纯靠排除法做出来、没有严谨推导,就可以做个标记,检查时优先核对这类题目,看看能不能通过严谨解题验证答案。
考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考前最后阶段,需要保持保持高强度的做题和思考节奏,考试时犯小错误的概率就会很低。
如果把题都刷完了,也别只盯着错题和笔记看,这样容易让 “手感” 变生疏。哪怕没题可做,找一套STEP题来做也行,核心是调整状态。
考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另外,考前不要吃太多,尤其要控制碳水摄入,避免 “晕碳” 影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