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区高校申请的真实法则
香港地区警方今年1至7月接获126宗假学历案件,港大、中大这些大家熟悉的高校,本学年都堵截了数百宗用假学历申请的案子。这就难免有人产生疑问,难道去香港读个书这么难,难到要靠造假才能申请上?
其实看完案件细节和高校规则就知道——根本不是申请“难”,而是有人想走“歪路”,却没算清造假的代价。
与其花心思造假,不如踏踏实实搞清楚申请要准备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以香港大学的翻译硕士(Master of Art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项目为例,为大家介绍申请相关的内容,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图源香港新闻网,侵删
港大授课型硕士课程申请指南
1. 材料清单:按背景对号入座
不同学历背景的同学,需要准备的材料不一样,先对号入座,避免漏带——
(1)基础材料
- 成绩单:如果是港大本科/研究生毕业,只需提交官方最终成绩单(含课程、成绩、总结果、学位授予日期);非港大毕业的同学,除了成绩单,还要附毕业证复印件;在读生提交最新官方成绩单(体现已修课程和成绩)即可。
- 英语成绩:仅限“香港地区外、授课/考试语言非英语”的院校毕业生提交。TOEFL需通过ETS直接寄分,成绩有效期为“入学年9月1日前2年内”;IELTS不接受Indicator版本,TOEFL不接受家庭特别版,别考错类型。
- 推荐信:2位学术推荐人的信息(不是自己写),在申请系统填写推荐人信息后,学校会发保密推荐邮件。重点!推荐人必须用官方院校/公司邮箱,不接受Gmail、163等个人邮箱,学校会核实推荐人身份。
图源香港大学官网,侵删
(2)内地学历同学
如果你的本科/硕士学历是内地院校授予的,必须额外准备3份学信网认证文件(均需中英双语),这是内地学生的“专属要求”,千万别漏!
- 毕业证认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在学信网申请,有效期设为6个月及以上(或系统允许的最长时间),避免审核期间过期。
- 学位证认证:《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在线验证报告》,申请渠道和有效期要求和毕业证一致。
- 成绩单认证:二选一即可——①学信网《中国高等学校学生成绩验证报告》(中英);②学校出具的中英双语官方成绩单(需装在密封信封里,信封盖学校注册处公章,直接寄到港大对应学院,不可自行拆开)。
图源:
https://sweb.hku.hk/tola/servlet/ApplicantDownloadForm/getForm?pREF_CODE=R341&pDOCUMENT_TYPE=SUPPORTDOCUMENT&pVIEW=Y
(3)海外学历内地同学
如果你的学历是海外院校授予的(且你是内地身份),除了提交“含学位授予信息的官方成绩单”(需注明就读年限、考试成绩),还要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这是证明你海外学历有效的关键,没有的话学校不会认可你的学历背景。
(4)文件格式:命名和格式别出错
所有材料必须是PDF格式,文件名要包含“申请编号+文件类型代码”,比如“1100112910_T1”(申请编号1100112910的第一份成绩单)。港大给的代码很明确:成绩单用T、毕业证用G、学位证用B、英语成绩用E、个人陈述用P、简历用C,按这个规则命名,学校才能快速找到你的材料。
图源:
https://sweb.hku.hk/tola/servlet/ApplicantDownloadForm/getForm?pREF_CODE=R341&pDOCUMENT_TYPE=SUPPORTDOCUMENT&pVIEW=Y
2.流程要点:时间+渠道+细节
材料准备好后,申请流程的细节也很关键,错一步可能影响审核!
(1)时间节点:1个月内必须传完材料
从你提交申请的当天起,1个月内要把所有支持文件上传完毕,建议申请后3天内就传,别拖到最后一天,万一系统卡顿或文件有问题,没补救时间。另外,所有材料(包括推荐信)必须在项目申请截止日前提交,逾期会被视为无效申请。
(2)申请费:300港元,不退不转
每个项目的申请费是300港元,需要单独支付(如果申请多个项目,要分别付),而且不接受豁免、不退、不转,就算申请失败也不会退钱。支付时如果遇到“扣费但没显示成功”的情况,换IE/Edge浏览器(清缓存)、别同时登多个账号、换张信用卡试试,成功后48小时内会收到申请号和邮件通知,没收到要及时联系项目办公室。
(3)提交后:这些操作不能做
申请提交后,有3件事绝对不能做——
- 不能修改个人信息(如名字、身份证号),改的话要发邮件给项目办公室,附申请号和ID等;
- 不能把申请转到其他项目,选好项目就别换了;
- 不能删除或替换已上传的文件,所以上传前一定要检查清楚(比如成绩单有没有缺页、翻译件是不是官方的)。
图源香港大学官网,侵删
踏实准备,才是留学申请的唯一“捷径”
其实不管是港大翻译硕士,还是香港地区其他高校的项目,申请逻辑都很一致。学校要的是“符合要求、材料真实”的学生,而不是“靠造假蒙混过关”的人。如果你正在准备申请,不妨把这份指南存下来,按清单备材料,有不清楚的地方直接去学校官网查,或者发邮件问项目办公室(港大各项目办公室邮箱在官网都能找到),比瞎猜、走歪路靠谱多了。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