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考试将于2026年1月21日迎来重大改革,这一变革对广大低龄学生群体,特别是正在国际学校就读的低龄学生群体影响尤为显著。此次改革对低龄考生带来机遇更多还是挑战更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01、新托福改革给广大低龄学生群体带来的机遇
不可否认的是,新版托福考试在多个维度上都体现出对低龄考生的友好性。
首先,考试时长的缩短是一个显著优势。实测显示,新版考试可在75分钟内完成,较当前版本的TOEFL考试大幅缩短,这有效缓解了低龄学生群体在长时间考试中容易出现的注意力分散问题。
其次,创新的自适应考试机制为认知能力尚在发展阶段的低龄学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即使在基础模块表现欠佳,学生仍然有机会在后续评分中获得补偿,这种设计理念充分考虑到了低龄考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在具体科目设置上,新版托福展现出与国际学校日常教学的高度契合,让更广泛的低龄学生群体更容易上手。
阅读部分采用电子邮件、校园通知等生活化文本,其形式与内容都与学生在英文课堂上,或国际学校公告栏中常见的资讯高度相似,显著降低了考生的陌生感。


听力部分在保留美音的基础上,新增英音与澳音,这与低龄学生在各类英语学习环境中接触到的多国口音外教环境相呼应,使其在应试时更具优势。
写作部分新增的电子邮件书写题型,更是与低龄学生群体,尤其是国际学校学生日常的作业提交、课程沟通等需求完美契合。
口语部分的设计则完全复现了校园日常对话场景,让学生能够将平时在各种场合和外籍人士的沟通经验直接迁移到考试中。

此外,新版托福对词汇量的要求适度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使考生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上。
02、然而,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
新版托福在带来诸多利好的同时,也对低龄学生群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考试难度的表面降低容易使考生产生轻敌心理,而且家长和语培从业者严重的“简单”,不代表对尚处在认知发展重要阶段的低龄学生群体也简单。据我们接触到的近千份北京机构国际教育学生的新托福模考数据显示,相对当前运行的TOEFL考试,尽管低龄学生群体在新托福阅读和听力单项成绩表现有明显提升,但口语和写作成绩普遍下滑,这反映出学生对新型评分标准的不适应,甚至是不理解。
我们接到了诸多要求复议新托福口语或写作单项的要求,基本都是维持原有成绩不变。因此,重新理解新托福口语和写作的评分标准,变得很重要。
阅读部分的时间管理仍是一大难点,特别是在有加试情况下,时间分配更显紧张。我们看到诸多低龄学生,在做ETS官方模考题的过程中,在存在加试的阅读套题,和不存在加试的套题之间,存在4~6分的分数差。
听力部分虽然内容看上去简单不少,conversation及talk篇幅均缩短,但对专注力的要求并未降低,考生任何一刻的走神都可能导致关键信息的遗漏。
写作部分的“构建句子”题型要求考生具备熟练的鼠标操作能力,而键盘输入速度则直接制约着email及academic写作内容的丰富度和思路的连贯性。
口语考试中的listen and repeat,随着句子长度的增加,真正做到完全repeat,并非易事。虚拟面试环节,低龄学生特别容易陷入内容冗长却偏离主题的困境,影响最终得分。这在我们的实际批改中较为常见,真的不是个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词汇要求有所降低,但若想取得理想成绩,低龄考生仍需掌握一定量的高端词汇,以确保在口语和写作输出时能够进行精准、地道的表达。
综合来看,新版托福改革为广大低龄学生群体,特别是在国际学校就读的低龄学生群体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应试环境,但同时也对其学习习惯、应试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建议考生充分利用改革带来的机遇,通过系统的模考训练,及时发现并弥补自身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