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老师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有网友在咨询,要有多少钱才够去美国读博,下面有很多网友支招说要80万的,说可以打工补贴的。
但是美国博士其实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贵,普通的中产也可以去,因为美国博士和本硕不同,不仅不需要你掏钱,还会给你钱。
美国大部分高校都会为博士生们提供全额学费减免+每月生活补助(stipend)。这些钱从哪里来?去美国读博还要考虑哪些“隐形成本”?申请美国博士要满足哪些条件?美国博士留学值不值?
01、美国博士“工资”哪里来的?
来自学校/学系的资金(TA岗)
学校和学系会为博士生提供资金,需要同学们担任教学助理,Teaching Assistant,常见于人文社科领域。需要博士生们带小班讨论课、实验课;批改作业/考试;还可能要帮本科生答疑。
来自导师的科研经费(RA岗)
在理工科,尤其是在工程、计算机、物理、生物、化学等领域博士们担任RA的比较多。
博士导师会向NSF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IH国立卫生研究院、DOE能源部等机构申请科研资金,资金中会包含“雇研究人员”的预算,拿到这笔钱之后博士导师就可以招人加入项目组。
RA需要博士们从事做实验、写代码、分析数据、发论文等工作,RA会和你的研究方向更加匹配,所做的工作都是能对自己的博士学习有增益的。
奖学金/Fellowship
直接给的奖学金就不需要博士生们承担RA/TA的工作了,可以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博士科研中。但Fellowship的申请难度会比较高。
根据2025学年的情况,美国博士的津贴大概在3万至4.5万美元之间,如果同学们在纽约等高消费地区,或是在顶尖私立大学读书,那么津贴会更高。同时还会有医疗保险,科研、会议和差旅津贴。
不同种类的奖学金资助形式、年限、金额都有差别,所有同学们在前期和博导商议奖学金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
02、美国博士的“隐形成本”
留学,尤其是读博士,不单单只有经济上的帐,还有很多需要学生和家长们考虑的“隐形支出”。
5-7年的时间成本
美国的博士系统和其他国家不同,平均博士学习时长在5-7年,甚至有一些人文学科可以达到8年,也就是说如果同学们25岁入学,拿到美国博士学位时已经30岁+了。
这个年纪,很多同龄人或许已经成家有小孩了;也或许已经拥有了稳定的薪资,买了一套房了,但你才刚刚进入职场开始找工作。
错过的机会成本
有些学生毕业之后就继续留在学术界工作,这时在博士期间积攒的人脉和资源依旧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发展。
但是现在学术领域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有些学生就在毕业之后进入了产业界,而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的差异很大,不仅需要花时间适应,还要重新积攒人脉和信用。
长期与不确定性共存的心理压力
研究卡壳、论文被驳回、实验数据不对。。。这些都是博士学习的常态。博士学习不是线性升级,而是不断被打碎、重构、再打碎的循环。
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需要经历长时间的与不确定为伍,无法在实验和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而导致长期处在压力下。
03、美国博士的上岸门槛
学术背景:
- 申请人持有认可机构颁发的本科学历。
- GPA在3.0/4.0以上,如果GPA低于这个标准,可能需要提供一些额外的材料来证明学术能力和潜力。
GRE/GMAT :
- GRE适用于申请大多数专业的博士项目,而GMAT则适用于商学院。
- 一般来说,理工科类博士项目要求GRE的语文和数学部分达到125分以上,而商学院则要求总分达到163分以上。
英语能力要求:
一般来说,大多数美国大学都接受雅思成绩,但一些顶尖的大学可能会更倾向于接受托福。
申请人需要满足以下英语能力条件之一:
- 托福总分达到90以上;
- 雅思总分达到7分以上,写作口语单项不低于6.5分
和同学们分享了那么多美国博士留学的“成本”和“门槛”,那么去美国读博到底值不值?
这个问题可能只有经历过美国5年博士学习的人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