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港校的开放都比较早,港中文在9月就已经开放了申请。
作为港三层次的院校,竞争一直非常激烈。不过,港中文今年新增了7大硕士专业,涉及商学院、理学院、社科学院和医学院四大学院,覆盖景观建筑、城市规划、心理学、中医药、数据科学等领域,范围相当广泛。
这些专业热度不同,申请难度如何?另外,港中深26Fall申请也已经开放,申请难度如何?如果你打算今年申请,请务必多多关注。

由于新增的硕士项目中,超过半数都是跨专业项目,并且截止日期早。加上港校采用“滚动录取”机制,先到先得,额满即止。所以即使截止日期较晚,但提前招满的可能性很大,还是建议大家尽快申请。
▍港中文新增多个硕士专业
1.数据科学与商业统计硕士
这个专业属于计算机+商科的组合,算是两大热门专业的强强结合了。这个专业之前一直是Part-time授课模式,但今年改为了全日制授课。
这个专业是很热门的泛商科项目,由于没开在商学院,而是在理学院,因此一些人可能就会错过了。
对于商学院高额的学费,这个专业的学费不到20w港币,性价比很高,因此申请的热度应该会很高。并且,申请要求不限制必须要有量化或编程背景,对跨专业申请的学生来说很友好。
这个专业各方面利好拉满,很有可能申请量爆满。可能要985/211均分80-85+才能拿Offer。
2.航空管理硕士
作为港中文商学院新增专业,并没有选择近年热门的AI+商业,而是选择了比较偏的航空方向。这类专业港校整体是没怎么开设的,港中文有点先吃螃蟹的感觉。因此想申航空管理,港中文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虽然这个专业没限制学科背景,但是开设的课程基本都是与航空相关,跨专业会有一定挑战性。
这个专业并非传统的金融、会计、市场等相关商科,一些奔着商科来的学生并不会太愿意把申请名额给它。作为新开专业,预计难度适中,985/211均分85左右就有机会。
3.体验经济领导力硕士
从课程设置来看,更多的是与酒店、零售相关。这类专业港理工开设的比较多,而且全球学科排名也很靠前。
港中文新增这类专业,可能要抢一波港理工的潜在学生了,毕竟港中文院校层次相对要高一些。相对来说,这类专业热度方面不及金融会计这类专业。录取难度应该会在中等偏上,985/211大概85-87均分区间会比较容易拿Offer。
4.可持续城市规划硕士
由于这个项目开在社科学院,并且学制是2年,可能要劝退一部分学生了。并且港中文已经有类似专业,比如城市设计,再加上又到行业发展影响,预计申请人数不会太多。985/211背景的学生,均分80出头就有机会,双非背景学生,均分85左右也有机会。
另外,今年还新增了以下专业:
- 景观建筑硕士
-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硕士
- 中医学硕士
后面这三个专业对比前面的专业来说,相对要冷门一点,尤其是中医学硕士项目。这个项目要求中医背景的学生才能申请,另外,港中文本身就有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中医学)项目,背景相对比较宽松,但是要就读4年。
今年新开的这个新项目MSc Chinese Medicine(中医学)只要1年就能毕业,对于中医相关学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由于这类专业由于小众,加上卡专业背景,申请人数注定有限,预计录取难度不高,985/211背景学生大概均分83-85左右就有机会。
除了以上新增专业之外,我们看看港中文整体的申请趋势和难度。
过去几年,港中文一直给让的印象是“相对友好”,无论是金融、会计还是市场营销,都不像港大那样动辄卡到88+的均分,也不像港科那样死盯两财一贸、双 985 的背景。尤其是211、甚至双非的同学,往年在港中文拿到Offer的概率并不低。
但在26Fall,港中文似乎更看重学生的背景,甚至背景的权重比均分更重要。
1.本科院校背景被明显拉高。985背景学生几乎成了绝对主力,211背景学生都减少了,双非几乎消失。总之,如果你的背景比均分更有亮点,申请港中文更有优势。
2.均分要求相对没有提高。在25Fall申请时,热门的金融、商业分析的项目,录取区间普遍在85-87分,今年从网上看到的情况是83-85的申请者也能进面试、甚至拿到Offer。
总之,尤其是港中文的商科专业,正在往“背景优先”的方向收紧。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个挑战,但换个角度看,也是提醒大家更早地规划、更理性地评估自己竞争力。
▍港中深开放申请
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6fall秋季入学的大多数专业已开放申请。在内地就能享受香港的教育,还能获得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并有两年的香港IANG工作签证!
港中深7大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商学院、数据科学学院、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医学院、公共政策学院)大多专业都已经公布了2026年硕士入学申请。
✅ 人文社科院
-
翻译(笔译/口译)硕士
-
同声传译硕士
-
应用心理学硕士
-
全球研究硕士
-
中国语言文学硕士
-
计算社会科学硕士
-
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硕士
✅ 理工学院
-
通信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理学硕士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理学硕士
-
集成电路与系统理学硕士
-
金融数学理学硕士
-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高级管理人员理学硕士(兼读制)
-
人工智能(科学应用)理学硕士
✅ 数据科学学院
-
数据科学理学硕士
-
金融工程理学硕士
-
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
-
统计学理学硕士
✅ 经管学院
-
金融学理学硕士
-
经济学硕士
-
会计学硕士
-
管理学硕士(兼读制)
-
市场学理学硕士
-
信息管理与商业分析硕士
-
金融EMBA硕士
✅ 医学院
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
✅ 公共政策学院(申请截止时间暂未公布)
-
公共政策文学硕士
-
城市学社会科学硕士
✅ 音乐学院(暂未公布申请开放信息)
音乐表演硕士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硕士
▍港中深申请难度超过了港中文?
从费用来看,港中深项目的学费大多在14-28万人民币之间,加上生活费5万人民币左右,一般总费用在30万人民币左右即可完成硕士两年时间的所有开销。
从录取难度来看,港中深近两年越来越卷,录取门槛有超过港中文的趋势。
24fall港中深金融专业录取学生中23%来自C9院校,985+211生源占到了85%,海本+中外合办生源占15%。另外,雅思平均成绩6.8,均分85,甚至没有双非的学生。从生源背景来看,甚至要超过港中文,要知道港中文金融专业录取学生中都有9%的双非学生。
港中深的学制比港校研究生要长,18个专业中只有5个专业项目是一年制,其他的都在1.5-2年,相比港校一年制硕士多了可以用于实习的时间。
在位置方面的优势更是突出,港中深的学生在实习和就业方面更有优势。由于港中文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到深圳实习,而原本在深圳上学,在实习方面就有很大优势。
也正是由于优势大,导致港中深的竞争更加激烈,门槛确实有超过港中文本部的趋势。
从港中文、港中深的难度和趋势来看,竞争越来越激烈,本科背景越来越被看重。如果你的本科没有足够竞争力,那么,“英港联申”的策略就成了提升录取竞争力、拓展留学路径的优选方案。
毕竟,从最近英国各大学发布的去年录取数据来看,一些名校比如UCL的热门专业录取率要比港大高很多。与其坚守在又难申请、又贵的港校上,不如选择费用接近,QS排名更高的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