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纠结 “冲港校怕不适应,留内地又想要国际化资源” 的高三家长王女士,最近刷到一条消息时突然眼前一亮 —— 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居然在上海浦东张江开了本科专业!不仅能在沪港两地读书,甚至 5 年就能拿到本科 + 硕士两个学位,普高生、国际生都能申请。

要知道,港大之前在上海只开了硕士项目(DeltaX),这次新增的 Delta + 本科专业,直接把 “港校资源 + 内地实践” 的优势拉满了。2026 年 9 月就迎首批新生,现在报名通道已经全开,想走多元化升学路径的家庭,可得抓紧看看这份宝藏选项。
1、港大 Delta + 本科:把沪港优势打包的神仙项目?
咱们先把这个专业的 “核心亮点” 捋清楚 —— 计算与数据科学(港沪科技菁英)专业,光听名字就知道是奔着科技人才培养去的,具体能选两个学位方向: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士(BEng CompSc) 和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工程学士(BEng AI & DataSc) ,每一个都踩在当下就业热门赛道上。
更吸引人的是它的差异化优势,完全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升学顾虑:
1. 沪港双城读书,港大教授全程授课
不用纠结去香港还是留内地,这个专业直接采用2.5+1.5学制:前 2.5 年在香港大学本部学习,打好学术基础;后 1.5 年转到上海的港大 CDS 教研基地上课。划重点:上海的课程全是港大教授亲授,不是合作办学找本地老师代课,四年下来教学质量、学术体系完全连贯,既能体验香港的国际化氛围,又能提前适应内地职场环境。
2. 上海科技大厂7个月实习,直接对接就业
对学生来说“实习难是留港或出国读书的常见痛点,但这个项目直接把实习资源送上门 —— 学生在上海学习期间,能参加为期7个月的合作实习,合作方都是上海顶尖科技大厂(比如互联网、AI、数据领域的头部企业)。不用自己海投简历,还能获得系统性的实践经验,相当于读书期间就锁定了优质实习机会,对未来就业太加分了。
3. 5年拿本硕双学位,比别人少走1年弯路
普通学生读完本科再申硕士,至少要6年时间,但 Delta + 项目的学生有学术快车道:本科期间可以提前选修2门硕士课程,等到第5年,有机会拿到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MSc CompSc)的有条件录取。也就是说,最快5年就能同时拿到工学学士 + 理学硕士两个学位,既节省了时间,也避免了后续申硕的不确定性,对想快速进入职场或继续深造的学生都很友好。
4. 奖学金给力,每学期至少5万港币补贴
两地读书的交通费、住宿费是很多家庭的顾虑,但港大直接给出了经济缓冲:为 Delta + 专业学生提供每学期至少港币 5 万元的津贴,覆盖往返机票、住宿和生活费。这笔钱可不是择优发放,只要被录取就能享受到,大大减轻了普通家庭的经济压力,不用因为 “钱” 错过优质项目。
2、谁能申?高考生、国际生都有通道
很多家长最关心 “我家孩子能不能够得上”,港大这次的申请通道很灵活,普高生、国际课程学生(IB/A-Level/AP 等)都能报,但要注意最低要求≠稳录要求—— 港大的申请竞争一向激烈,想提高成功率还得提前规划。
1. 高考生申请要求
- 分数建议:应届高考总分要达到所在省份 “本科第一批次 /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150 分及以上(比如某省特控线 500 分,建议总分至少 650 分);
- 英语成绩:高考英语单科不低于 120 分(满分 150 分制);
- 申请方式:通过港大内地招生官网提交申请,不用占用高考志愿名额,和内地统招不冲突。
2. 国际课程学生申请要求
不同课程体系的最低要求不同,具体如下:
- IB:总分 38 分及以上;
- A-Level:至少 2 门 A*、1 门 A(3 门科目);
- AP+SAT:3 门 AP 科目考到 5 分,且 SAT 总分 1400+;或者额外加 2 门 AP 考到 4 分(共 5 门 AP);
- 语言成绩:雅思总分 6.5 分(单项不低于 6.0),或托福总分 93 分及以上。
提醒:以上只是门槛线,往年港大同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会比最低要求高不少,比如 IB 通常要 40+,A-Level 可能要 3A*,建议学生除了成绩,还要准备科研、竞赛、实习等背景,增加竞争力。
3、背后的硬核靠山:港大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
为啥这个新专业值得关注?看它背后的学院实力就知道 —— 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SCDS),是港大2024年7月才成立的 “年轻强院”,整合了原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理学院统计及精算学系的顶尖资源,相当于把港大两大优势学科的家底融到了一起。
更亮眼的是学科排名:在 QS 世界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科排名中,港大直接冲进全球前18名,比很多英美名校都靠前。这意味着学生能接触到的学术资源、科研项目,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可能有人会问和港科上海中心比怎么样?—— 港科上海目前只开了少量硕士课程,而港 Delta + 是全日制本科,还带长期实习和本硕衔接,对想从本科就扎根 科技领域的学生来说,选择更完整。
4、港校内地版图扩展:除了上海,这些分校也很香
其实除了港大上海的新项目,现在已有3所港校在大湾区内地开了分校,性价比都很高,想走港校路线的家庭也可以多对比: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和港中文本校共享世界排名,本科有 “三位一体” 招生,学费比香港低,毕业生认可度高;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本科在提前批招生,高考分数要求 610+,英语 120+;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2025 年刚扩大招生范围,覆盖浙江、江苏等 13 省市,投档线在 630 分左右,适合追求港校质量 + 内地生活成本的学生。
这些分校的共同点是:传承港校的国际化教学理念,学费、生活费比香港本地低30%-50%,而且毕业生能拿到和香港本校一致的学位证书,在就业、申研时认可度完全没差别。
5、2026 申请已启动!港大招生的关键提醒
最后再给大家划几个申请重点,避免踩坑:
- 不占用高考志愿:港大本科申请和内地统招是独立的,就算申请了港大,也不影响正常填报内地高校志愿,相当于多了一个备选机会;
- 两大申请通道:高考生可以走多元卓越入学计划(提前锁定面试机会,降分录取可能性大),也可以走普通本科入学计划(凭高考成绩申请),两个通道 10 月都已开放;
- 国际生注意截止时间:IB/A-Level/AP 学生要注意各课程体系的申请截止日期,比如 IB 通常在次年 1 月截止,别错过提交材料的时间。
对想兼顾国际化教育和内地发展机会的学生来说,港大 Delta + 本科项目算是个精准匹配的选项 —— 不用远赴海外,就能拿到港大文凭,还能提前对接内地科技大厂资源。现在正是准备申请的黄金期,感兴趣的可得抓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