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系顶尖PhD导师招生(Ka Hung Bolton Chau教授)

【全奖博士】香港理工大学顶尖PhD导师招生(Ka Hung Bolton Chau教授)

今天我们为大家解析香港理工大学 康复科学系博士生导师Prof. Chau,同时分析该研究方向的创新idea发展前景。有希望了解的院系和导师研究方向也欢迎大家联系我们~

一、院系简介

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PolyU)是该校临床健康领域的优势院系,以康复治疗的跨学科研究与实践为核心特色

作为PolyU跨学科研究院(PolyU Academy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的重要组成部分,院系紧密联结神经科学、计算科学、临床医学等前沿领域,推动康复技术与理论的创新突破。其下属的医疗健康相关研究中心(MHRC)进一步助力科研成果与临床需求的对接,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跨领域合作机会,在神经康复、认知功能干预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研究优势。

二、导师简介

Ka Hung Bolton Chau目前任职于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副教授,并兼任PolyU跨学科研究院MHRC副主任。他的学术背景扎实且多元,先后在香港大学取得理学士(BSc)与哲学硕士(MPhil)学位,后于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DPhil)学位

Chau博士的研究聚焦奖赏引导下决策与学习的神经机制,研究手段涵盖神经影像、行为测试及计算建模等多种前沿技术。其学术成果备受国际认可,多篇论文发表于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等顶尖神经科学期刊,曾获2020年APS Rising Star(美国心理学会新星奖)及2019年RS Best Paper Award(研究学会最佳论文奖),2022至2023年间更以顾问身份参与NEOM The LINE项目的“以人为中心设计(HCD)”工作。

三、导师研究领域解析

Chau博士的研究核心围绕“奖赏引导的决策与学习神经科学”展开,重点锁定大脑腹侧前额叶皮层(ventral prefrontal cortex, ventral PFC)。这一脑区约占人类大脑体积的15%,是实现决策制定、情绪调控、社会认知等高级脑功能的关键区域。但早期神经科学研究常将整个前额叶皮层视为功能统一体,容易忽略不同亚区间的功能差异——这正是Chau博士研究的核心切入点。

他通过精细设计实验,探究腹侧PFC亚区在决策与强化学习中的“分离性功能”:在二选一决策场景中,其研究证实腹侧PFC的外侧眶额皮层(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对学习过程及最优决策的引导至关重要;而在三选一决策中,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的信号异常会导致个体做出次优选择。这种基于亚区的精准研究,为揭示人类决策行为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科学依据。

四、创新idea思考

Chau博士的研究在领域内具有显著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1. 研究范式的突破——摒弃以往将前额叶皮层功能“整体化”的研究思路,转而聚焦腹侧PFC亚区的功能分化,针对不同决策场景(二选一、三选一)解析特定亚区的作用,填补了亚区水平决策神经机制的研究空白。
  2. 研究方法的整合性——将神经影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严谨的行为测试设计与计算建模(如强化学习模型)相结合,形成“脑活动-行为表现-计算模拟”的三重验证体系,让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
  3. 研究导向的实用性——其工作并非局限于纯基础研究,而是积极向临床场景延伸:2025年在Autism Research发表的研究,通过事后分析探讨了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患者脑网络连接与认知指标的关联;2024年发表于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的系统综述,则为中风患者跌倒恐惧与跌倒风险的干预提供了循证依据,体现了基础研究服务临床的转化价值。

五、就业前景或职业规划

认知神经科学与决策神经科学领域的毕业生,职业路径呈现多元化特点。

  1. 学术道路可进入高校(如康复治疗科学系、神经科学系)或科研机构(如医疗健康研究中心),从事类似Chau博士的基础神经机制研究或临床转化研究,积累成果后有望晋升为副教授、教授。
  2. 临床领域可投身神经康复领域,参与中风、自闭症等患者的认知康复方案设计,或在医院神经科、精神科担任研究协调员,推动临床研究落地
  3. 工业界神经科技企业(如脑机接口设备研发)、互联网公司的用户体验(UX)部门急需这类人才,用于分析用户决策行为、优化产品设计
  4. 咨询领域可参与像NEOM The LINE这样的大型项目,从神经科学角度为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提供专业建议。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Term 4冲刺指南:如何让孩子高效结束这一学年?

下一篇

DSE怎样才能拿到学校推荐计划免试进港前三?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