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顶尖PhD导师招生(WU YUAN教授)

【全奖博士】澳门大学顶尖PhD导师招生(WU YUAN教授)

今天我们为大家解析澳门大学 计算机科学系博士生导师Prof. WU,同时分析该研究方向的创新idea发展前景。有希望了解的院系和导师研究方向也欢迎大家联系我们~

一、院系简介

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UNIVERSITY OF MACAU)是澳门大学在物联网与智慧城市领域的核心科研平台。作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其研究聚焦于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应用,涵盖通信网络优化、智能感知与计算、物联网系统集成等关键方向。

实验室依托澳门大学的国际化科研环境,致力于推动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解决方案,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二、导师简介

WU YUAN是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在通信与网络领域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截至目前,其研究成果丰硕,发表学术论文总量达345篇(WOS收录)和272篇(Scopus收录),总被引次数分别为6999次(WOS)和8294次(Scopus),H指数分别为47(WOS)和51(Scopus)。

在澳门大学任职期间,WU YUAN教授主导或参与的研究项目产出235篇WOS论文和177篇Scopus论文,被引次数分别为3612次和4338次,H指数为34(WOS)和38(Scopus),充分体现了其在学术研究上的卓越能力和广泛影响力。

WU YUAN教授的研究成果多次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等通信领域顶级期刊,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三、导师研究领域解析

WU YUAN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6G通信网络、智能通信技术、边缘计算与物联网融合等前沿方向,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核心领域:

  1. 6G V2X网络优化:专注于6G车载通信(V2X)网络中的资源分配问题,旨在通过优化无线和计算资源配置,提升网络性能,满足未来智能交通系统对低延迟、高可靠性的通信需求。
  2.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通信:研究可重构智能表面(RIS)在移动雾计算中的应用,通过智能调控无线传播环境,增强通信系统的能效和频谱效率,为下一代通信网络提供新的技术范式。
  3. 数字语义通信:突破传统香农通信范式,探索基于语义信息的通信技术,通过提取和传输信息的语义特征,提升通信效率和信息保真度,是6G通信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4. 无人机边缘计算:研究面向城市环境的无人机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结合地形感知和任务自适应机制,实现计算资源的高效部署和任务的优化调度,支撑智慧城市中的应急通信、环境监测等应用场景。

四、创新idea思考

WU YUAN教授团队的研究在上述领域提出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6G V2X网络资源分配创新:在论文《Latency Minimization Oriented Radio and Comput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s for 6G V2X Networks with ISCC》中,提出了结合ISCC(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 Computing)的资源分配策略,以延迟最小化为目标,实现无线资源和计算资源的协同优化,解决了6G V2X网络中多用户、多任务场景下的资源竞争问题。
  2. 强化学习在RIS雾计算中的应用:论文《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 Aided Mobile Fog Computing: A Space Aggregation-based Lyapunov Drive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pproach》创新性地将空间聚合思想与Lyapunov驱动强化学习相结合,设计了适用于RIS辅助移动雾计算的资源调度算法,能够动态适应网络环境变化,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3. 数字语义通信训练策略突破:在《Digital Semantic Communications: An Alternating Multi-Phase Training Strategy with Mask Attack》中,提出了交替多阶段训练策略(AMP),包括特征提取、鲁棒性增强和训练-测试对齐三个阶段。同时引入掩码攻击(Matk)模拟比特翻转效应,提升语义通信系统的鲁棒性,解决了数字与模拟通信域转移导致的训练不一致问题,所提AMP-SC系统在图像传输中取得了0.82~1.65dB的重建性能提升。
  4. 无人机边缘计算地形感知优化:论文《Terrain-Aware UAV-Enabled Mobile Edge Computing in Urban Environments: A Constrained Multi-Objective Approach With Task-Adaptive Mechanism》提出了地形感知的约束多目标优化方法,结合任务自适应机制,实现无人机边缘计算节点的最优部署和任务分配,有效应对城市复杂地形对通信和计算性能的影响。

五、就业前景或职业规划

6G通信、物联网与边缘计算领域作为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毕业生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多元化的职业选择:

  1. 通信设备与终端企业:可在华为、中兴、爱立信等国际知名通信企业从事6G网络协议研发、通信芯片设计、无线资源优化等工作,参与下一代通信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2. 互联网与科技公司:在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部门,负责智能通信系统开发、边缘计算平台构建、语义通信技术应用等研发任务,推动技术在智慧家居、智能交通等场景的融合。
  3. 科研机构与高校:进入国内外重点实验室或高校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继续深入6G通信、智能感知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4. 行业应用领域: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无人机应用等行业企业,担任技术研发或系统架构师,将通信与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于具体行业场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从职业发展来看,该领域毕业生可通过积累项目经验和技术创新,逐步向技术管理岗位晋升,或专注于某一细分领域成为技术专家。同时,随着6G技术研发的推进和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具备跨学科知识(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将更具竞争力。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P经济怎么学?搭配什么竞赛?

下一篇

全奖博士岗位—香港浸会大学林永佳教授招募博士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