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全球托福考试成绩报告》)

(《2024–2025中国大陆地区考生成绩大数据报告》)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今年的成绩数据透露出了哪些新变化。
全球学生托福成绩表现
托福本次报告汇总并分析了2024年1月至12月全球托福考生的成绩数据,内容涵盖全球考生平均分、不同国家及地区考生的成绩表现,以及不同申请阶段考生群体(高中、本科、研究生)的分数详情。

2024年全球托福考生平均分为86分,较2023年下降1分。

这是自2022年以90分触及峰值后,连续第三年下滑,成绩回落趋势明显。
所有单项成绩对比去年都略有下滑:
• 阅读平均分为21.9(2023年22.3)
• 口语平均分为20.7(2023年20.8)
• 听力平均分为22.1(2023年22.3)
• 写作平均分为21.1(2023年21.2)

不过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德国和瑞士四个国家的考生平均分均突破100分,表现依然突出,与整体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托福考生成绩表现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内地考生的托福总分平均成绩为85分,相比2023年总分降低1分。

在具体单项方面,中国内地考生单项表现如下:
阅读 23 分
听力 21 分
口语 20 分
写作 21 分

口语科目依旧是大陆考生的“传统短板”,连续三年稳居单项最低;听力分数较2023年下降1分,成为新的提分突破口。
中国香港托福考生2024年度平均分为90分,中国澳门托福考生2024年度平均分达90分,中国台湾托福考生平均分86分与去年保持一致,阅读下降了1分。中国港澳台三地考生的单项平均分出现了小幅度下降。

2024不同考生群体表现
全球高中生托福表现
总分平均分:81分
单项平均分:
阅读:20.0分
听力:20.7分
口语:20.3分
写作:20.3分

全球本科生托福表现
总分平均分:85分
单项平均分:
阅读:21.4分
听力:21.6分
口语:20.8分
写作:21.0分

全球研究生(非商科)托福表现
总分平均分:88分
单项平均分:
阅读:22.8分
听力:22.9分
口语:21.0分
写作:21.6分

全球研究生(商科类)托福表现
总分平均分:87分
单项平均分:
阅读:22.6分
听力:22.6分
口语:20.7分
写作:21.4分

中国雅思成绩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汇总了过去一年中国大陆地区雅思考生的整体成绩表现,涵盖听说读写四科数据变化、分数段分布、单科重考情况等内容。

总体情况

全球表现

大陆雅思平均分

不同雅思成绩的占比

大陆主要城市雅思平均分

不同学历听说读写水平表现

雅思高分的国内大学

单科重考好用吗?
2024年,英国文化教育协会雅思(BC雅思)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出雅思单科重考,这让不少卡小分的同学看到一丝曙光。
我们来看看,一年下来,单科重考对于考生的成绩提升有什么样的帮助。

口语是考生选择重考占比最高的科目,这直接反映了考生对于提升口语能力的迫切需求 。重考后,口语成绩平均提升0.37分 。而阅读阅读单科重考的提分幅度最大 ,平均提升高达0.67分。
由此可见,对于总分已接近目标,但某一单项存在短板的同学而言,雅思单科重考无疑是一项极具价值的策略性选择。它能帮助大家将备考精力聚焦于一点,从而实现高效突破。
2026 新托福改革倒计时
自2026年1月21日起,托福考生将全面升级为新托福考试模式。
从“学术单一”走向“场景多元”,阅读融入社交媒体贴文、新闻摘要等生活化素材,听力加入日常对话、校园公告等真实情境,更贴近实际学习与沟通需求。
阅读
学术 + 生活双轨切换
旧托福:学术文本深度挑战
题型题量:2 篇学术文章,每篇 10 题,共 20 题。
难度:文章长度约 700-800 词,涵盖历史、生物、天文等复杂学科,需深度理解论点、数据及学术词汇。
考试时间:约 35 分钟。
主题场景:纯学术场景,例如 “恐龙灭绝原因分析”“量子力学基础理论”。
备考痛点:长难句解析耗时久,对学术词汇量要求高,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应对。
新托福:短平快 + 基础能力优先
题型题量:共 35-48 题,分两阶段自适应模块(Module 1+Module 2),具体题型包括:
单词填空:补全文章中挖空单词的后半部分(如 “edu_ _ _” 需填 “educate”),重点考查基础拼写与上下文推断能力。
生活化阅读:15-150 词的日常文本(如广告、邮件、菜单),搭配 2-3 道选择题,侧重非学术信息抓取。
学术文章:200 词左右的短文,搭配 5 道题,主题覆盖社科、自然科学,但篇幅较旧托福缩短 50%。
难度:学术文章难度下降,但生活化文本需适应非正式语言(如习语、缩写);且自适应模式下,Module 1 的表现直接决定 Module 2 的难度,容错率大幅降低。
考试时间:18-27 分钟(纯答题时间)。
主题场景:学术与生活双场景结合,例如 “校园活动通知解析”“咖啡馆菜单价格比较”。
备考策略:重点提升基础词汇储备与快速略读能力,尽快适应短文本的答题节奏。
听力
即时反应 + 多场景覆盖
旧托福:长音频耐力考验
题型题量:2 个对话 + 3 个讲座,共 28 题。
难度:对话长度约 3 分钟,讲座 5-7 分钟,需精准捕捉细节与隐含信息;且学术讲座涉及专业术语(如 “光合作用机制”),需相关背景知识辅助理解。
考试时间:约 36 分钟(含加试)。
主题场景:以校园服务对话、天文 / 生物类学术讲座为主。
备考痛点:长音频容易让人走神,需专门训练笔记速记与多任务处理能力。
新托福:短音频 + 场景化互动
题型题量:共 35-45 题,分两阶段自适应模块,具体题型包括:
对话回复:听一句提问后,从 4 个选项中选择最佳回应(如 “对方说‘你迟到了’,该如何回应”),考查即时反应能力。
短对话:30 秒左右的生活场景对话(如 “图书馆借书规则讲解”),搭配 2 道题。
学术公告:听 40-85 词的校园通知(如 “实验室安全培训时间安排”),回答相关问题。
学术讲座:100-250 词的短讲座,搭配 4 道题,主题与旧托福类似但篇幅大幅缩短。
难度:音频时长缩短,但需快速理解口语化表达(如缩写、连读);自适应模式下,高分考生需应对全难题,对正确率要求更高。
考试时间:18-27 分钟。
主题场景:覆盖餐饮、社交、健康等生活场景,同时保留学术公告内容。
备考策略:重点练习关键信息抓取与口语化语速适应,尤其针对 “选择恰当回应” 题型加强训练。
口语
贴近真实留学场景
旧托福:独立 + 综合双重挑战
题型题量:包含独立口语 Task1(观点阐述)与综合口语 Task2-4(阅读 / 听力 + 口语输出)。
难度:综合任务需整合多源信息并限时作答,对逻辑梳理与语言组织能力要求高;且学术类话题(如 “分析实验数据”)需专业表达支撑。
考试时间:16 分钟。
主题场景:围绕个人经历、校园事件、学术讨论展开。
备考痛点:任务切换耗时,需在准备时间与表达流畅度之间找到平衡。
新托福:复述 + 模拟面试为主
题型题量:共 12 题,分两阶段考查:
准确复述:听 7-8 句学术或生活场景句子,逐句复述(如 “实验室安全守则第一条内容”)。
模拟面试:与预录面试官进行互动,回答 4 个问题(如 “介绍你的研究兴趣”),初始问题聚焦事实,后续需展开个人观点。
难度:完全取消准备时间,需即时组织语言;且模拟面试注重真实交流能力,如语调、节奏、逻辑连贯性都会影响得分。
考试时间:8 分钟。
主题场景:聚焦奖学金申请、研究计划讨论等留学高频场景。
备考策略:加强快速笔记与模拟面试对话练习,提升即兴表达能力。
写作
实用导向 + 短写作为主
旧托福:学术长文考核
题型题量:包含综合写作(阅读 / 听力 + 写作)与学术写作(独立议论文)。
难度:综合写作需整合信息并对比观点,考验批判性思维;学术写作需充分展开论点,字数要求 300-400 词。
考试时间:29 分钟。
主题场景:涉及社会问题(如 “科技对教育的影响”)、学术争议(如 “气候变化归因”)。
备考痛点:时间紧张,需在信息整合与独立写作之间合理分配精力。
新托福:基础 + 实用双侧重
题型题量:共 12 题,分三部分考查:
完成句子:调整打乱顺序的单词,组成语法正确的句子(如 “The experiment _ (show) significant results” 需填 “showed”)。
写邮件:根据学术或社交场景撰写邮件(如 “向教授请假”),7 分钟内完成,不限字数。
学术讨论:参与教授提出的学术话题讨论(如 “分析数据偏差原因”),10 分钟内完成 100 词左右的内容。
难度:取消长文写作,更侧重基础语法与实用场景表达;学术讨论需快速组织论点,保证逻辑清晰。
考试时间:23 分钟。
主题场景:以邮件沟通、课堂讨论等留学日常场景为主。
备考策略:重点练习邮件格式与学术讨论逻辑,提升短写作的效率与准确性。
26Fall申请季已经开始,如果还没有拿到自己的目标成绩,现在一定得抓紧时间准备了!
因此想要申请有竞争力,比如TOP50的学校,超过国内的平均分肯定不够,托福90分在申请中,完全不具有竞争力,只是最低门槛。
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多准备多复习,才能更快出分,增加梦校录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