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录取季,加州双雄UCLA与UCB的录取数据总能掀起一阵波澜。两所美国公立大学天花板,一南一北,一文一理,不仅是美国大学系统的骄傲,也几乎是每一位冲击美本学生的必填校。但在2024Fall这一届的数据中,真正值得关注的,并不是整体录取率的升降,而是专业之间的巨大分化,录取率的真相,不在学校之间,而在学院之内。
01、录取率冰火两重天:加州双雄的学院分化愈加明显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2024Fall录取季的整体录取率为8.8%,虽与往年持平,但各学院之间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Herb Alpert音乐学院,如Ethnomusicology、Musicology等专业录取率可达30%-70%;而在Samueli工程学院,录取率则普遍跌至10%-14%,计算机类专业甚至低至个位数。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据趋势也如出一辙。根据UCB官方统计,2024Fall总体录取率约为11%,但学院间差异极大。EECS(电气与计算机工程)专业的录取率已跌破5%,而文学院(L&S)下的哲学、古典学、比较文学等专业录取率维持在20%-25%左右。
同一所大学,录取率差距能拉开十多倍。所以,你申请的从来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专业的独立战场。
02、理工见顶,人文回暖:申请逻辑的反转正在发生
过去几年,理工科在美本申请中几乎已经成为刚需选项。但从UCLA和UCB的2024Fall 数据来看,理工热度虽然依旧很高,但录取难度却已经触顶。
以UCB为例:
- EECS录取率低至4-5%;
- 数据科学、经济学等热门跨学科方向集中在8%-10%;
- 而艺术史、语言学、社会学等文科项目,录取率反而更稳、更友好。
UCLA 的情况同样明显:
- 工程与生命科学学院仍是内卷的重灾区;
- 而艺术与建筑学院、音乐学院等方向则显现出相对宽松的录取窗口。
这说明了冷门专业并不冷门,而热门专业则更加卷。招生官更重视学生兴趣的真实度与专业动机的匹配度。对申请者而言,盲目冲热门专业正在变成一种高风险策略。
03、两所名校的性格差异:UCLA更现实,UCB更理想主义
这两所大学虽同属UC系统,却体现出迥然不同的录取偏好。
UCLA
职业导向、重视应用
它的录取逻辑往往倾向“ready to perform”,是否具备立即投入学习与实践的能力。这使得它在评估申请时,会更看重作品集、活动经历、成果体现,而不仅仅是分数。
UCB
学术导向、强调思辨
伯克利的录取审查更看重学术好奇心与批判性思维。在同样的社会科学申请中,UCB或许更偏爱那种能提出问题、敢于探索的申请者,而非仅仅解决问题的执行者。
这种差异,直接塑造了录取率的走势。UCLA更像一所面向现实的社会实验场,而UCB则更像一座坚守理想的知识殿堂。
04、从数据到策略:选校,不如选专业;选专业,不如选定位
面对这样的录取格局,最聪明的申请策略不是逃避热门,而是找到与你最契合的赛道。例如:
- 对理工感兴趣但不想卷CS的学生,可以考虑UCB的Cognitive Science(认知科学) 或Environmental Design(环境设计);
- 对艺术与科技都感兴趣者,可探索UCLA的Design Media Arts(设计媒体艺术);
- 若希望通过校内转专业实现目标,则要研究清楚各校的Change of Major Policy:在伯克利转CS几乎不可能,而在UCLA,部分学院仍留有灵活通道。
录取率是参考,不是命运。真正的关键,是你的申请故事是否与所选专业契合,是否能让招生官看到一个你属于这个学科的理由。
写在最后
录取率看似冷冰冰,但它其实是一面镜子。镜中映出的,不只是竞争的激烈,还有教育理念的差异、人才培养的方向。UCLA和UCB的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名校录取的真正门槛,分数固然重要,但匹配度更重要。申请的真正意义,也不在赢得竞争,而在找到最适合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