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学校有哪些类型?官立、津贴、直资与私立、国际学校到底有什么区别?想带孩子去香港插班,有没有什么好的择校攻略?这是大多数港漂家长都有的择校焦虑。但别慌,只要你读懂校网、学会香港官立、津贴、直资与私立学校比较,再掌握插班的事项流程,香港择校并非想象中复杂!
PART 01香港学校类型与学制
香港学校主要分为五类:公立学校、直资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学校及职业学校。
01公立学校(官立/资助)
由政府全额资助,免收学费,课程严格遵循教育局大纲,约占全港学校总数的87%,为多数本地家庭首选。
02直资学校
享有部分政府资助,收取学费(约每年2至6万港币),课程设置较为灵活。圣保罗男女中学、拔萃等名校属此类。
03私立学校
无政府补贴,学费自负,入学门槛较高,并不是凭经济条件就可入读。例如弘立书院、沪江维多利亚学校等,课程体系偏重国际化。
04国际学校
主要面向外籍及跨境学生,以英语授课为主,学费较高(每年10万港币以上),如英基学校协会、加拿大国际学校等。近年来逐步放宽对本地生的招收比例。
05职业学校
侧重职业技能培养,非以学术为导向。
香港采用的学制很多样,常见的五种学制分别是本地学制、英国学制、美国学制、加拿大学制和新加坡学制。
- 香港本地学制
包括三年幼稚园、六年小学和六年中学教育。中学毕业后学生需参加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
- 英国学制
学生五岁入读一年级,小学六年,中学七年,课程涵盖IGCSE及A-Level,共十三年。香港不少国际学校采用此学制。
- 美国学制
从五岁入读幼儿园直至12年级毕业。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设置上拥有较大自主权,因此不同学校的教学体系可能存在差异。
- 加拿大学制
与美国学制类似,学生五岁入读预备班,包括六年小学和六年中学。采用该学制的学校通常提供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高中课程。
- 新加坡学制
学生四岁起就接受两年的学前教育,之后是六年小学和四年中学。中学阶段大多是采用IB文凭课程。
PART 02香港官立、津贴、直资与私立学校比较

香港中学分5大类别,即官立、资助、直资、私立,还有适合外籍子女以及想走海外升学路线的国际学校。选择哪种类型学校更好?需根据孩子后续的升学方向来做规划和选择。
官立、津贴、直资、私立与国际学校对比

香港官立、津贴、直资与私立学校的比较,是所有择校家长必须厘清的第一步。而“校网”则决定你能申请哪些学校——如11、12、34、41区被认为是热门学区,像英皇书院等Band1名校都在内,择校往往从选区开始:
11校网,中西区
11校网覆盖中环、山顶、上环、石塘咀、坚尼地城等地区,被誉为全港第一的校网。11校网共16间小学,有5所排名Top前100的院校。

12校网,湾仔区
12校网覆盖湾仔、铜锣湾、扫杆埔、跑马地、大坑、渣甸山等地区。共有15间小学,并且多间小学与中学是联系关系,升中有保障。

34校网,东区
34 校网位处九龙东南至九龙西,交通四通八达,34校网覆盖了土瓜湾、马头角、何文田、嘉多利山、窝打老道山、爱民邨、何文田邨、俊民苑、御龙居等地区。

41校网,九龙城区
41校网便是位于九龙传统低密度豪宅区域之一:九龙塘,区域内名校云集,是大部分家长都密切关注的地区。

虽然中学派位部分学位不受校网限制,但大部分学位,约90%仍然按校网分配。
PART 03
香港中小学插班择校攻略
1、择校建议
(1)先确定未来方向:
如果孩子未来想要考香港本地学校,或是参加DSE考试,更建议孩子申请入读官立或直资学校;
如果孩子未来想要到海外留学,或是想要接轨A-level、IB等课程,更建议考虑入读私立/国际/直资学校。国际学校的学生,可以用IB/A-leveL成绩申请香港或者海外大学。
(2)评估家庭预算:
免费(官立/资助)→ 中等(直资)→ 较高(私立)→ 最高(国际)。
学费选择上,官立和资助校无压力,直资年预算2-6万港币,私校/国际校则高至30万。务必根据实际再作决策,避免后期因费用而错过心仪学校。
(3)看孩子性格和学习能力:
孩子更适应传统教育?还是更喜欢灵活、国际化的课程?孩子的英语能力、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特长等。
(注意:香港是没有中考的,但是却有呈分试,这个考试非常重要,它被用作小升中的参考依据。)
二、插班时间节点+材料清单
插班时间点:
- 秋季入学:大部分开放窗口为3-5月,9月上课
- 春季插班:部分热门官津学校10-12月启动,第二年2月入学
材料清单:
- 身份/住址证明:港澳通、各类签证等
- 成绩单、疫苗卡:常规硬件,建议备中英文版本
- 家长陈述、推荐信:部分名校会重视家长的参与及家庭综合背景
香港插班择校攻略的关键,就是“抢先准备”。家长们可以多关注各学校官网消息,以及特殊要求,提前准备好材料,以免错失最新的插班机会!
三、面试准备
面试是香港择校能否成功的核心环节。小学插班侧重社交表现与学习态度,中学则侧重笔试及团队协作。
- 笔试:英、数、中三科为主,多数学校配作文环节
- 面试模拟:提前准备面试常见问题,多加练习可大幅提升信心
面试后务必密切跟进:
- 主动与班主任、家校沟通群保持互动
- 如果落选,需及时跟进候补名单,拓展备用选项
- 高年级段家长应提早准备DSE、IB等升学路径,避免临时抱佛脚
香港择校并非难如登天。从学校类别和校网分布,到插班时机与材料准备,只要你理解了香港择校的核心逻辑,并提前行动,录取大门始终为有准备的家庭敞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