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被“无面拒”该不该Argue?剑桥学霸教你理工科面试拿下offer!

又到一年一度的牛剑面试季了,有多少人还没有收到面试邀请,就已经全身心投入到对面试筹备中了?

在此,F老师将分享独家面试经验(理工科篇),帮你更有信心地应对这场考验!

01、已经被“无面拒”该不该Argue?

目前已经有不少同学收到无面拒了,有一些同学会感到不甘心,进而询问是否有通过Argue争取面试机会的可能。

这种可能性确实有,但能不能成,核心还是要看学生能不能够提供很硬性的东西或UCAS之外的一些信息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们才可能会考虑要不要给你重新发面邀。

比如,在UCAS申请时有部分信息被遗漏了,于是在Argue信中补充了关键的信信息,比如没有提交的优异成绩、学术经历或其它能证明自身能力的重要材料。

但如果没有新的信息来支撑,只是单纯强调 “自己不甘心”,或者反复强调 “这次笔试没发挥好但实力很强”“我非常喜欢这所学校”,翻来覆去都是 PS和UCAS申请中已经呈现过的内容,那么Argue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02、理工科面试准备的三点核心建议

第一,最基本的A-Level公式要记牢

必须把A-Level教材中所有知识点烂熟于心,尤其是公式表,一定要做到脱口而出、熟练默写。

面试时不会给你提供公式手册和计算器,掌握这些基础公式和知识点是必备的底层能力,如果你本身是有依赖计算器或公式表的习惯,必须彻底改掉。

第二,要能对每个公式进行推导

牛津、剑桥的数学系、物理系、工程系等专业,不仅要求你掌握从小到大学过的各类公式,更看重你是否理解公式背后的推导原理,这是这些院校对申请者的基本要求,这一点在大学期末考试中也会重点考察,考官常会围绕著名公式的推导逻辑提问。

对于学过的每一个公式,必须做到两点:

1)能精准、严谨地写出其数学定义和学术书面表述。

2)一定要吃透每个公式、每个知识点的证明过程。

第三,核心准备是计算能力

工程系、物理系在部分场景下可以使用计算器,但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的面试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的,所以扎实的徒手计算能力是必备基本功。

如果在面试中因为计算失误导致解错题,可能会让面试官质疑你学术的严谨性。

03、不同背景的面试官会影响提问的方向吗?

当你收到牛剑的面试邀请后,通常会告知面试官的身份信息。

其实面试官是有不同的身份的,你可能会遇到教授、博士或在读博士生等。

不过大家无需过度在意面试官的头衔,无论对方是什么级别,都需要全力准备、认真应对每一场面试。

很多同学会主动查询面试官的研究领域,担心会不会影响提问的方向,其实面试官的研究领域与面试题目没有直接关联。

院校安排面试官时,核心依据是其本科背景和所属院系与你的申请专业匹配,而非研究方向,因此不会出现跨领域刁难的情况。

面试官可能会因自身研究领域的背景,对某些能力(如计算、逻辑)有偏好,这一点可以作为准备面试的参考,但不需要过度焦虑,核心仍是扎实掌握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展现清晰的思维逻辑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04、面试穿什么衣服合适?

建议穿平时最喜欢、最放松的衣服去面试。

如果你觉得穿西装更自在,那就穿西装;但如果西装让你感到紧张,那就穿你平时的衣服。

这样会让你感觉更自然、更放松,而不是刻意打扮,这样可能会增加紧张感。

05、好的心态如何影响面试?

F老师分享了他高中数学老师面试的经历:

我高中的数学老师是牛津大学毕业的,当我们得知他的学历时,都纷纷赞叹他是学霸。

但他却告诉我们,他在面试时也非常紧张,甚至不小心把一杯水弄洒在了裤子上,场面非常尴尬。

当时整个面试室都没有纸,他无法擦拭,只能尴尬地继续面试。

但他说,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糟糕的情况了,既然已经发生,他反而不再紧张,后面的面试也进行得很顺利,最终他被录取了。

他还调侃说,教授可能觉得他是个连水都不会喝的书呆子,但反过来看,这也证明了他的数学能力很强。

然而,克服紧张情绪并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没有经历过系统性面试训练的学生来说。

所以,我们可以准备一杯水,在紧张的时候暂停一下,喝一口水来缓解尴尬和重新整理思路,保持平常心去面对面试。

06、面试卡壳答不上来怎么办?

在牛津、剑桥数学系的面试中,答不出某道题是极为常见的情况, 甚至反过来,若你轻轻松松就能回答出所有题目,未必是一个好的信号。

一方面,这些基础题的解答可能虽无明显错误,但缺乏亮点,甚至遗漏关键细节;另一方面,你的计算精度、思维深度未能达到顶尖院校对 “潜力型人才” 的期待,教授可能认为不需要再用难题挑战你,便已在心里做出了否定判断。

面试官真正想考察的,并非你是否能完美解答每一道题,而是当遇到难题时,你现场的思维过程、抗压能力,以及能否快速捕捉他们给出的提示,并基于提示推进解题。

对于学霸型学生,面试官往往会不断的加大题目难度,直到找到能让你 “卡壳” 的问题。

因此,面试中遇到不会的题不要焦虑,这正是面试官刻意设置的 “考察场景”。

07、面试时间的长短影响面试结果吗?

牛津、剑桥数学系的面试时长通常在20-25分钟之间。

一般来说,面试时间越长,往往意味着面试官对你的表现越感兴趣,希望进一步深入了解你的学术能力;而面试时间过短,确实可能是不太乐观的信号,但也并非绝对。

我们曾遇到过面试仅18分钟,但最终学生还是成功拿到了录取。

但如果面试过程中,面试官没问几个问题就表现出不耐烦,且仅15分钟左右就结束,那大概率是你的现场表现未能达到预期。

当然,面试提前结束也可能存在客观原因:比如面试官后面还有其他学生的面试安排,不想拖延后续流程,或是有其他临时事务,所以不必仅凭时长就过度焦虑。

但如果你的面试时长达到30分钟及以上,那无疑是积极的信号,说明面试官对你的学术潜力、解题思路等较为认可,后续录取的可能性也会相对更高。

08、面试前做模拟面试有多重要?

面试前的最后两周,再来大幅度的提升你的学术实力已经来不及了,毕竟这一方面是十几年学业的沉淀。但在最后阶段,关键是在现有学术水平基础上最大化展现自己的优势

比如更清晰地呈现解题思路、更顺畅地与教授沟通互动、更从容地应对临场提问,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方法,就是进行大量的模拟面试

通过模拟真实的面试场景,熟悉沟通节奏、优化表达逻辑、锻炼临场反应,让自己在正式面试中能自然、高效地展现思考过程,提升与面试官的互动契合度。

建议大家至少完成6-8小时的模拟面试,最好由 1-3位不同的牛津、剑桥背景老师分别进行,通过多视角、多风格的模拟场景,才能更全面地暴露问题、优化表现。

在模拟面试过程中,老师会针对每道题的答题情况进行细致点评:比如如何让回答更有深度,从基础层面延伸到第二、第三个思考维度;同时还会模拟真实录取标准给出评分,帮你精准定位自身水平。

09、面试后千万别做的事是什么?

面试后不要透露你的面试题,不然可能会给竞争对手增加机会。

比如,你申请了剑桥的某个学院,而这个学院有50名申请人,他们可能会在三到四天内完成面试,这意味着,很有可能二三十人都是同一套面试题,甚至在某些“懒惰”的学院中,所有50名申请者都会面对同一套试题。

因此,如果同学A在12月8日参加面试,而另一位同学在12月9日参加面试,那么同学A面试中的题目有很大概率也会出现在同学B的面试中。

所以提醒大家,在面试完一周内,不要将自己的面试题目告诉他人,一旦被申请同个学院和专业的竞争者知道,可能会被他们利用起来增加自己的成功率。

这种情况在理论上存在,并且在实际情况中也曾发生过。

牛剑面试越来越近,如果你对面试把握不准,想要找到面试搭子,或者获得G5级别导师指导,均可以报名机构面试班课。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深国交11月29日校园开放日报名开启!

下一篇

没过四六级能参加美赛吗?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