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毕业生就业寒冬港大毕业生却不降反升?未来孩子学什么能赢?

随着2024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攀新高,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179万人,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据某招聘公开数据,2023年应届生平均招聘月薪为10,342元,但实际签约月薪仅为6,035元,近四成毕业生面临 “毕业即失业” 的困境。

在人工智能、国际贸易摩擦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传统零售、教培等行业岗位明显缩减,毕业生求职周期普遍延长至3 - 6个月

港大薪资与行业趋势

2024年毕业季来临之际,香港高校毕业生正面临近五年来最复杂的就业环境。

香港联校就业数据库(JIJIS)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全职岗位仅7,928个,较去年同期锐减51.7%,创下自2020年疫情以来的最低纪录。

内地毕业生就业寒冬,港大毕业生却不降反升?未来孩子学什么能赢?

但值得注意的是,岗位质量呈现结构性提升——毕业生薪酬中位数达19,500港元,平均月薪20,995港元,同比逆势增长2%,反映出香港产业转型下的人才需求新趋势。

内地毕业生就业寒冬,港大毕业生却不降反升?未来孩子学什么能赢?

传统服务业遭遇断崖式下跌

零售、酒店及旅游业毕业生岗位从4,502个暴跌至351个,萎缩幅度达92.2%。

银行业、市场营销等白领岗位同样腰斩,部分教育机构因生源减少暂停招聘。

内地毕业生就业寒冬,港大毕业生却不降反升?未来孩子学什么能赢?

科创领域逆周期扩张

在特区政府"新型工业化"政策推动下,电子/机械工程类岗位增长10%(1,773→1,957个),AI算法工程师等新兴职位薪酬溢价达35%。

更值得关注的是,树艺园艺、智慧城市设计等细分领域因基数低呈现爆发式增长。

内地毕业生就业寒冬,港大毕业生却不降反升?未来孩子学什么能赢?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教授指出:

政府过去三年在北部都会区、河套科技园等项目的2,300亿港元投入正在释放红利。

仅2023年,香港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就增长42%,带动工程师岗位需求激增。

数据显示,具备机械自动化与AI交叉背景的毕业生,平均收获4.2份offer,显著高于金融专业毕业生的1.8份。

未来孩子学什么才能赢

面对现在香港的就业市场:一边是零售、酒店行业工作难找,毕业生投100份简历可能只收到1个回复;

另一边是人工智能、芯片设计这些高科技岗位,毕业生手握四、五个offer还挑花了眼。

这背后,是香港教育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大转型——从过去重视金融、法律等传统专业,转向全力培养科技和工程人才。

这场变革关系到每个孩子的未来,家长和学生们必须看懂这三个关键点:

1. 学校课程大变天

从明年开始,香港大学所有本科生必须学习人工智能基础课,其他高校也在跟进。

这意味着不会AI就像20年前不会用电脑

小学生要学编程和机器人,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乐高机器人"兴趣班;

中学生可以在DSE选修"AI应用",考试能加分;

大学生哪怕读文科,也要懂点数据分析,否则找工作会很吃亏。

有校长直言:“未来十年,不懂AI的孩子就像现在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家,职场寸步难行。”

冷门专业突然吃香

你可能想不到,现在香港最缺人的专业是这些:

树艺师(负责修剪维护古树):年薪可达40万,因为政府要建更多公园;

芯片工程师:华为在香港扩招,应届生月薪就有3.5万;

碳中和顾问:帮助企业减少碳排放,全球都在抢人。

反观过去热门的金融、市场营销,很多公司用AI代替了初级员工。

有投行HR透露:“现在招一个分析员,要会Python编程的,纯商科生简历直接筛掉。”

3. 大湾区成新出路

很多家长开始考虑新选择香港读书,深圳上班。

中学阶段给家里的港宝报考香港本地课程学校,学费低廉,竞争力小,孩子还能上名校;

大学阶段香港高校和腾讯、大疆等企业合作,学生大三就能去深圳实习;

就业阶段,前海、南沙等地对香港毕业生开出高薪,还有住房补贴。

一位港大毕业生分享:“在深圳做AI产品经理,工资和香港差不多,但房租只要三分之一。”

实用建议

小学阶段培养兴趣比刷题更重要

别再让孩子整天埋头做习题册了!

香港教育正在经历重大变革,未来人才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的能力。

建议家长们周末带孩子参加STEM兴趣班,像乐高机器人、少儿编程这类课程,费用不高但收获很大。

寒暑假选择科技主题的夏令营,香港科学园、数码港都有举办优质活动。

多参观科技展览,香港太空馆、科学馆经常有互动体验项目。

中学选科,紧跟未来趋势

DSE选科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关键一步,一定要有前瞻性眼光:

必选数学和理科科目,这是进入高科技领域的基础门槛。

新增的AI应用、数据分析等选修课含金量很高

传统文科组合就业面正在变窄,要慎重考虑。

大学专业跟着政策走

香港最新人才政策释放明确信号:

芯片设计、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专业毕业生可直接申请优才计划。

这些领域起薪普遍在3.5万以上,远超传统行业。

大湾区企业对这些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小助理建议:我们提供免费的专业选择评估服务,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和香港就业市场趋势,给出个性化建议。

专家提醒:“未来十年,香港需要的不再是考试机器,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让孩子早点接触真实世界的需求,比多考几个A更重要。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论文被选为期刊封面后为什么大家偏爱建模渲染的设计效果?

下一篇

法国本科留学十问十答 省钱避坑申请指南建议收藏!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