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社会对多元、公平与包容话题的撕裂日益明显,种族仇恨言论在校园空间内的频率正不断上升。上周在安多佛发生多起仇恨言论事件就引发了广泛关注——
上周,在菲利普斯安多佛学院校园里发生了多起校园仇恨言论事件,包括过往车辆的司机和乘客对校园内行走的学生大喊大叫、言语骚扰。其中,受害者大多为亚裔或有色人种背景的学生。
随后,安多佛发言人特蕾西·斯威特 (Tracy Sweet) 证实,校园内仇恨言论事件确实有所增加,并且已经向镇上报告了几起典型事件。
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校方与学生社群的强烈反响,安多佛的多样性、公平与包容委员会(DEI)随即宣布启动“安多佛事件报告”计划来简化骚扰事件的举报流程,提升学生保护机制。
校园仇恨言论和歧视问题频发
然而,安多佛学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据近期调查显示,美国多所精英美高和大学在过去均出现过类似的仇恨言论、歧视和骚扰行为,多所顶尖美高接连曝出反亚裔仇恨或歧视事件。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的学生曾在镇上遭遇了种族歧视言论和行为,包括被路人辱骂和投掷烟蒂;圣保罗中学校园内曾出现针对亚裔学生的涂鸦,包括“停止偷窃我们的技术”和扭曲的东亚人面部漫画...
并且,不仅是精英美高,美国大学中的仇恨言论、歧视问题也层出不穷。去年11月在哥伦比亚大学,一名华裔研究生当选校学生会代表后,在一次关于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的讨论会上发言。会后,她在社交媒体上收到约1400条带有种族歧视言论的攻击评论和辱骂词汇。
埃克塞特学院、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精英院校均报告针对亚裔的仇恨事件同比上升37%,从涂鸦侮辱到物理攻击,敌意正以更赤裸的形式渗透进校园空间。
这些事件背后,共同映射出一个问题:校园作为“安全避风港”的形象正在瓦解。
精英教育系统的长期结构性失衡
这些校园仇恨事件的频发,并非偶发的社会病灶,而是美国精英教育系统长期结构性失衡的结果:
“DEI(多元、公平、包容)框架的形式化”:尽管很多学校设立专项委员会,甚至安多佛还推出了“AIR”项目来简化举报骚扰行为。但举报仍需经过5级行政审核,平均处理周期长达23天,被学生讽刺其为“迟到的正义”;
国际生的双重困境:尤其是母语非英语的留学生,常因语言能力、文化表达差异等问题,在骚扰事件中缺乏即时沟通能力。而很多学校尚未建立即时翻译机制,也未提供适配国际生心理干预的辅导方案,令部分受害者最终选择沉默。
一位埃克塞特的学生曾在校报上撰文表示,‘我们一直被鼓励沉默以显示“得体”,但在屡次被污名化后,我们开始意识到沉默是对冒犯的默认。’
教师群体的认知脱节:调查显示,68%的美国K-12教职员认同“亚裔不易成为歧视对象”,因其“成绩优异”“行为守纪”。这类“模范少数族裔”刻板印象反而使得他们在遭遇歧视时难以获得足够重视与制度支持。
同时,因为这些仇恨言论和歧视事件举证困难(约40%的言语骚扰发生在无监控场所),再加上学校通常更优于保护学校声誉,调查透明度低(仅28%的案例公开处理结果),以及学校回避结构性改革(如修改学生行为守则中的仇恨言论处罚条款)等问题,导致学生维权艰难。
政治环境加剧社会矛盾
再加上特朗普政府的回归导致“主流社会态度的转折””,无疑又为美国种族矛盾注入了新的政治燃料。其政策工具箱中三项举措直接助长了针对亚裔的敌意:
1.加强对中国籍学生和学者,特别是在STEM领域的审查。例如,FBI对印第安纳大学的网络安全教授王晓峰(Xiaofeng Wang)进行了突袭调查,尽管他未被正式指控,但此举引发了对针对华人科学家的新一轮怀疑。此外,国务院副国务卿Kurt Campbell曾建议限制中国学生进入敏感科技领域,鼓励其转向人文社科专业。
2.特朗普签署了终止联邦政府DEI政策的行政令,要求终止联邦政府所有多样性、公平和包容性(DEI) 和多样性、公平、包容性和可访问性 (DEIA)“命令、政策、计划、偏好和活动,无论它们以何种名义出现。”
此外,DEI制度本身在全美也正面临着极化争议,一方面被批评“治标不治本”,另一方面也被保守派指责为“政治正确的过度干预”,这使得学校在执行上常陷于左右为难。
3. 签署《结束K-12学校的激进灌输》,该命令禁止K-12学校教授被认为是“反美”或“颠覆性”的内容,包括“性别意识形态”和“批判性种族理论”。许多学校可能会避免教授涉及种族、性别或历史不公的内容,导致课程内容的单一化和历史教育的片面性。
这些政策通过“合法化排斥”重构了种族话语体系。例如,特朗普在竞选演讲中反复强调“中国学生抢占美国教育资源”,其支持者将亚裔贴上“特权群体”标签,为针对性的仇恨言论提供道德豁免。
美高学生的安全行动建议
因为形势的复杂,针对亚裔的偏见并非纯属网络现象,现实中也可能突发,希望正在美高的你,或者即将要去美高的你,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和防护意识。一旦遭遇言语骚扰等不当语言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歧视时,确保人身安全和正确报告。
1. 提高安全意识
在校园内外保持警惕,尽量结伴同行,尤其是夜间出行时;了解所在城市的安全状况,尽可能避免单独前往偏僻区域。
2. 优先考虑自身安全
如果感觉情况有威胁或不安全,请尽快离开该区域或与该人接触,不要进一步接触。尝试寻找附近安全或有保护措施的区域,避免受到威胁。不要采取激进的回应,以免引发进一步的挑衅。
3. 记录证据
如果安全的话,用手机记录有用信息(如骚扰者衣着、外貌和显著特征、车辆牌照号、发生时间地点等)以备后续调查。
4. 及时报告
遭遇骚扰或威胁时,应第一时间向校方报告。例如安多佛学院的AIR系统即为学生提供了在线举报骚扰的渠道。也可联系学校多元化办公室、校警或宿管员等信任人员。
歧视的根源是他人之恶,而非你的存在。美国高中可以是一段独特而丰富的成长旅程,但这段旅程的意义,首先建立在你的尊严与安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