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的骗局总是层出不穷,董小姐事件中,巴纳德学院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出圈。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一所挂靠哥伦比亚大学的野鸡大学。但实际上,巴纳德学院是美国Top 10的顶尖文理学院。
有人分不清名校和野鸡大学
自然就有人因此上当受骗
毫不夸张的说,留学就是一场巨大的修行。留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打怪练级,才能识破各种妖魔鬼怪。
而最近,留学诈骗的又一次刮来。15万的“假港大”,让许多留学生与家长瑟瑟发抖。
15万的“假港大”
在深圳盐田一个冰雪乐园旁边,“香港大学附属学院EDFS课程中心”赫然成立。
从目前曝光的照片来看,这个“课程中心”有招牌、有官网、有完整的课程介绍,甚至带着香港大学logo。
乍一看,这个课程中心是官方建立的无疑了。然而,骗局就悄然藏在其中。
根据某著名的消息,这个所谓的“港大课程中心”是留学中介打着香港大学的旗号,来给自己创收的一个机构。
根据中介自己的宣传:
• 这是一个面向内地学生的港大先修项目,由深圳外国语学校合办,读完一年即可升读香港本科。
• 他们还说,这是香港各大学内部招生通道,不公开招生,学生只需要通过港大附属学院入学试,GPA达到3.0以上,就可以直升港八大,升学率高达85%。
该会的创办人有着神秘的身份,他自称是是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修院的学术总监,同时又是城市大学的高级顾问,经常以教育专家身份出现在内地的教育展上。
这样机构的条件加上极具诱惑力的噱头,对于那些想去香港读副学士,然后升到香港本科的学生来说,极具诱惑。
然后,一场悄无声息的骗局就藏在其中。
骗局风波
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
• 香港大学虽然提供EDFS课程,但结业后只可以申请副学士或高级文凭课程,通过副学士上名校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也就是说,以上中介吹嘘的“直通课程”,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而对于骗局来说,如何用令人可信的方式让被骗者心甘情愿的交钱,是设局者的最终目的。
大家要知道,香港大学附属学院的线上EDFS课程收费5.5万港元,而面授的基础专上教育文凭才4.7万港币。
但是!这所中介介绍的学校学费高达14.6万港币,再加上8000元人民币住宿费,几乎是官方价的三倍!
价钱贵也就算了,关键是这个中介提供的完全是一个骗局,彻头彻尾的0服务。
在进行调查时,这个机构说自己是由“香港文教协会”负责,港大只是提供课程内容。
但是后来深圳外国语学校和香港大学都出来打假,表示学校并没有成立这一个课程中心。
不得不说,在抓准学生和学生家长走捷径上名校的心里后,这些骗子才会如鱼得水。
令人惋惜的是,这样的骗局,已经成为了留学圈的常客了。
200万上港大,100万上浸会?
之前老师就和大家说过,有香港记者以内地学生的身份联络多家机构,获悉对方疑似以不法手段协助客户来港留学。
其中有的机构表示,成绩欠佳也可以入读:
• 香港大学学士或硕士课程,费用为200万元
• 科技大学和中文大学的费用是160万元
• 理大、城大是120万元,浸会大学需要100万元
当记者询问如何保证被港大录取时,莫机构声称是“内推”,即通过中介机构获得大学教授的内部推荐信。
(来源:小红书)
然后通过代考、让考生背答案或直接出分等方式,伪造如A—Level、AP等国际考试的良好成绩,再报读香港高校。
他们称,考试当天“你露面就行,答题会有人解决的”,也不用担心被本港大学发现,因为伪造的成绩在国外教育部的官网上可以查到。
盘点那些留学骗局
此类骗局并非个例。各种培训机构与中介利用家长“低分上名校”的焦虑心理,借助“香港副学士”的信息差,引诱家长上钩。
倘若不是记者及时曝光,不知还会有多少家庭蒙受损失,多少孩子的前途被耽误。
留美7年,居然从未进过学校
前些年,中国台湾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留学诈骗事件。
2011 年至 2014 年期间,中国台北的两位富商徐先生和林先生,为了送子女赴美留学,共计支付了 1813 万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 410 万元)。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孩子在美国度过了七年时光,却始终未能踏入大学校园半步。
当时,一位钟姓女子自诩为旧金山州立大学的顾问,声称有能力帮助两位富商的孩子入读该校的研究所。
待孩子抵达美国后,这位所谓的顾问又编造谎言,称孩子成绩欠佳,需先在社区大学修满学分。
此后,她更是以学费、保险、住宿等各类名义,陆续从两位富商手中骗取了高达 1813 万元台币的巨款。
(图源:TVBS NEWS)
几年后,家长们才惊觉,孩子一直在社区大学修学分,不仅未能获得学位,甚至从未在研究所学习过。
经向旧金山州立大学询问,家长们震惊地得知,钟女士根本不是学校顾问,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两位家长决定对钟女士提起诈骗诉讼。在诉讼过程中,钟女士竟辩称是两位家长主动寻求她的帮助,而两个孩子未能进入旧金山州立大学是因为成绩太差。
不过,当地检察官依据相关对话记录和汇款凭证,查明钟女士先后诈骗徐先生 52 次,涉案金额约 425 万元台币;诈骗林先生 44 次,涉案金额约 1366 万元台币,累计诈骗金额达 1800 多万元台币。
Stratford University
以 Stratford University 为例,该校校名与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仅相差几个字母,极具迷惑性。这所学校在美国曾有两所,一所位于弗吉尼亚州,不过已于 2022 年倒闭;另一所位于肯塔基州,实则是一所彻头彻尾的骗子学校。
从该校官网来看,几乎难以发现任何异常之处,甚至连申请流程都描述得十分详尽。
(图源:HUGE Global)
若申请人为美国公民,需提交一份动机信(Motivation Letter);国际学生则需提交语言成绩,申请费仅需 75 美元。而且,该校发放录取通知的速度极快,录取率也很高,申请人提交申请后很快就能收到 offer。
然而,这一切都是虚假的表象。
后来有人发现,发送邮件的学校名称显示为先锋学院,且 IP 地址位于新加坡。
此外,网站上校长的头衔是 headmaster,而在美国正规大学中,校长通常被称为 President。通过谷歌搜图进一步查询,这位校长的身份更是错综复杂,毫无可信度可言。
原来,这个假大学是骗子利用 Stratford University 倒闭的消息,精心构建了一个以假乱真的骗局。
这些学校的官网还有模有样,学校名称,首页信息,课程信息,教职人员等等一个不差,甚至还设置Facebook专页和Twitter。
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大学的建立竟然都是合法的,你只需要一个邮箱就可以注册一所大学。
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的野鸡大学每年创造的利润近10亿美元。
美国野鸡大学名单
如何甄别野鸡大学?
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网,一般来说只要是获得美国六大地区认证机构的大学都能查询的到。
另外也可以咨询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外国驻华使馆等。
下面老师给大家演示一下在教育涉外监管网上查询的步骤:
登录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网(http://moe.gov.cn ),或者可以直接百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网”(后有官网字样)
点进官网,下拉页面,寻找“国外院校”,找到自己打算留学的国家点进去即可。
进去之后选择地区,即可查看该地区得到权威认证的正规大学。
这里要提醒的各位的是,在看学校的名单的时候,请一定要注意:美国大学的名字问题。美国大学的名字,差一点,都是天壤之别。
比如Washington University这所野鸡大学,与Washington University at St. Louis完全是两所学校,少了 St. Louis 就山寨了。
常见判断误区
各位同学家长们在选校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避免落入野鸡大学陷阱。
误区一
通过大学网址是否为 .edu 结尾来判断
仅仅通过网址来判断美国大学是不准确的。美国的大学域名是由大学自行向域名代理机构申请的,美国教育部对美国大学采用何种域名并无任何法律规定或限制,因此美国大学可以自主选用任何形式的域名。
很多野鸡大学都是 .edu 结尾的,以此来误导学生。例如“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
相反,美国许多著名大学都是经教育集团并购的,出于上市等目的,大学网址结尾并非 .edu ,会采用 .com 或 .org 作为网址结尾。
所以靠域名来判断大学资质完全是不准确的。
误区二
依靠美国大学认证机构认证来判断
美国教育部不参与认证任何大学,认证由美国教育部许可的各类很多行业性民间组织完成。
由于认证民间组织靠向所认证的大学收取高额年费自负赢亏,所以会出现野鸡大学花大价钱买认证的情况。
因此一些著名的美国大学逐渐开始停止支付认证年费给认证机构从而退出这种商业味越来越浓的认证机制,许多有教会背景的资深美国大学更是公开反对这种付费的商业认证模式。
与中国教育体制不同的,美国教育部是不认证大学的,而是相应由美国六大地区联盟提供认证。该认证是美国大学层面的最高认证,美国大学根据不同地区申请这个认证,不同地区的大学分属不同的认证机构。
误区三
依靠维基百科来判断
在维基百科上能查到的学校不代表就一定不是野鸡大学,它里面也会存在一定的野鸡条目,请同学们不要盲目相信维基百科。
U.S.NEWS每年都会对美国大学进行排名,只要这个排名上有的大学,肯定不是野鸡大学。
就美国高校而言,US NEWS排名比QS排名更权威,进入US News全国性大学排名院校又比区域性大学排名院校更胜一筹。
家长和学生最应该认清的现实是:真正的名校,绝不会录取一个远远不达标的学生。
就算走了捷径混进去了,也很难熬得过压力山大的课程,更别提顺利毕业了。
所以,与其一味寻求所谓的“名校捷径”,不如脚踏实地提升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