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Toby同学的分享:我是一位就读于北京市十一学校的十一年级学生,在去年三月以班课的方式接触过一次SAT,上个暑假正式开始系统性备考(机构SAT全程班、冲分班)。
八月份参加首考,英文750,数学出了差错,只考了740,而之后又参加十月场,却因准备不足没能考出新高。最后在三月SAT考试中以1540(750+790)的分数达到预期。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提出一些备考建议。
01、第一条建议
最好在做好时间安排后再开始准备SAT这种标化考试,因为备考过程分为很多阶段,例如克服对考试本身的恐惧,熟悉考试构成,评估自己的水平并锁定薄弱题型等,阶段与阶段之间要连贯才能使备考有成效,良好的时间安排可以提高备考效率。
02、第二条建议
第二条建议是打好基本功,单词语法这些基本功平时就可以练一练,日积月累,到临考之时会从容很多。词汇题往往很影响考试时的心态,有一两道不确定的词汇题会使我的时间压力和准确率压力倍增。
我考的三次试里,遇见生词最多的一次就是十月那一场,而三月场明显感觉生词变少,甚至有一种准备的词终于用上的喜悦。不同于之前的,我在三月考试前背完了大部分机构提供的单词资料,例如机构机考2000词和机经词汇,外加周鑫老师提供的拓展词汇。
单词是实打实的积累,一定要开发出适合自己的背单词方法,常见的方法有用AI辅助或小程序打卡,而我就是用机构小程序背完的这些词书。
03、第三条建议
用好身边的一切资源,我在机构的几期课遇见了不少真正配得上“负责”这两个字的老师:包括了Constantly energetic并且不遗漏任何一处肯綮的周鑫老师,节奏快而不累,是不可多得的强力备考领航;和有求必应的李玮祺老师,他是我备考的幕后终极援助,在为刷不到高质量的题而发愁或考前不知道复习哪些单词时,我自然就会想到李老师,因为他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用高质资源救场等等……足够积极地寻求援助并充分利用资源也可以高效备考甚至缓解紧张情绪。
另外,高人指点也可以使备考事半功倍,例如,不少现在能找到的SAT练习都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参考价值或是掺杂了很多重题,一味地将这些作为练习收效甚微,此时寻求身边老师的指导可以明确当务之急并获得更有利用价值的资料。
04、第四条建议
重视错题,我一直觉得错题是“看”的,并不是“用”的,直到按周老师要求的做了几回错题分析,到考试前才发现错题再一次提醒我我容易翻车的逻辑类型,曾经一错再错看见了甚至会有心理阴影的提醒逻辑结构清晰地展现在考前紧张的脑海中。
要稳心态,错题是一个好选择。另外,一部分错题也是由生词或语法知识盲区造成的,因此错题也可以用来积累词汇和知识点,并且收益很高。
05、应试上的建议
接下来就是一些应试上的建议: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考生,考试前至少一周就应该把手感热起来,套题虽然是不错的选择,但不要过度重视分数,否则心态容易崩;其次,考试时尽量不被环境影响,为此可以多模拟略微嘈杂的环境或把做题速度提上去;再次,考前一定要调整作息,保证不会掉状态发挥失常;当然,也不要让英文部分可能出现的特殊状况影响到数学。
最后,努力是必然要付出的,几轮班课下来,刷完的教材足足有一米高,但换来的是考场上的自信和冷静。心态要好,要相信无论早晚,总有出分的那一天,考试的时候不要纠结于分数,因为考试充满不确定性,考场上唯一该问自己的就是是否尽力。也祝愿大家早日冲出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