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fall 别再死磕港新!QS 前 10 又怎样?这三个坑比录取难更致命!

2026QS 排名揭晓后,港新高校的排名看似再创新高 —— 港大升至第 11 位、新国大稳居全球前 8。

看着光鲜的排名,不少 26Fall 同学把港新当成 “稳赚不赔的留学跳板”。但真实情况是,26fall港新留学的性价比其实正在下跌。如果你正准备 26Fall冲刺港新,强烈建议你看完这篇内容再做决定。

01、申请量暴涨录取率跌破 5%

根据机构大数据监测,2024-25申请季,香港五大名校(HKU、CUHK、HKUST、CityU、PolyU)整体申请量较去年暴涨200%+,其中顶尖院校的申请人数已经接近30,000人次。

热门专业的申请量也暴涨,据统计,港三热门专业申请量同比激增 40%,港大金融硕士单项目收到 8000 + 份申请,录取率跌破 5%,甚至有C9院校均分88申港中文被拒的案例。

26fall 别再死磕港新!QS 前 10 又怎样?这三个坑比录取难更致命!

新加坡这边也不例外,据统计,2025年中国赴新加坡留学人数同比激增35%,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申请量暴涨20%,其中中国学生占比超过40%,成新加坡国际学生的最大生源国。

人多了,自然就很卷,港新的申请热度并不是今年才开始暴涨,从23年的时候来咨询港新留学的同学就很多了,不同的是,以往港新基本作为保底选项,很少作为主力申请。但这两年,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把港新院校作为主申请的同学越来越多。

其实港新主申请的风险是很大的,本身港新这几年申请就很卷,申请泡沫还是比较大的。而现在港新申请的生源结构已经不同于往日了—— 原本申美的学霸因政策不稳转向港新,保研失利的 985 学生将港校作为 "救命稻草",甚至英澳本科学生也加入了,这个卷度可想而知。

02、学费暴涨留学性价比减弱

其次,很多同学选择申请港新院校的一大原因是认为其学费及生活成本低,性价比很高。很可惜,港新的性价比优势也在减弱,当港大商科硕士学费突破 35 万港币(约 32 万人民币)、新国大金融硕士达 5.8 万新币(约 29 万人民币)时,这些数字已与英国 G5 商科的 30-35 万学费基本持平。

26fall 别再死磕港新!QS 前 10 又怎样?这三个坑比录取难更致命!

生活费方面,香港合租基本是5K起步,新加坡合租单间 1500-2000 新币,这意味着港新 1 年硕士总花费普遍在 45-60 万,与英国伦敦地区相当,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

需要提醒的是,现在港新高校的排名虽然好看,但目前排名根基还不是很稳(特别是香港),其国际认可度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高,尤其是和英国 G5、美国 Top30 相比,像投行、咨询这些行业,更认欧美名校的牌子。

除了QS排名外,港校在其他三大排名中,还不是很够看。在最硬核的四大榜单之一的CWUR排名中,新加坡国立大学居第80位,是新加坡唯一进入榜单前100的高校,南洋理工大学则居132位。中国香港地区的港校均未进入前100。

而无论是U.S.News还是THE泰晤士这两个以科研为主的排名,港大和港中文的名次,基本都是跟KCL和爱丁堡大学对齐的,基本都在30-40名左右,也就是说,就国际主流认可度而言,港大和港中文的水平基本上就是英国王爱曼华的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 TOP30 和英国 G5,

对计划读博的学生来说,港新授课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也难以满足科研需求,虽然我们每年有不少申请港博的同学,但实际上本身在香港读硕士的同学,基本都想要去欧美地区深造读博。

对比英国 G5 院校的研究型硕士(MRes),如剑桥大学计算机科学 MRes 项目,学生可直接参与欧盟科研基金项目,导师多为诺奖得主或领域权威,为申博提供强背书,这是港新院校难以企及的学术资源。

03、就业政策缩紧IANG 签新政落地

如果想要在香港当地就业的同学,也需要好好考虑毕业后的就业难度~

IANG签是大家留港找工的必要途径,香港留学生毕业后可凭IANG签无条件留港2年,到期后再续签2次,累计待满7年就能拿永居。

但在2025年5月,发布了最新版IANG签申请细则:

⚠️改动1:续签时间不再“固定”

🔴新政前:IANG续签一直遵守2+2+3模式,累计待满7年即可拿永居

⚫新政后:首次续签时长=工作合同剩余时长

⚠️改动2:签证费用暴涨,拒签概不退还

而且还大幅提高了IANG签的办理费用,原本办IANG签只需要230港币的申请费,而现在办理IANG签需要申请费+签证费

26fall 别再死磕港新!QS 前 10 又怎样?这三个坑比录取难更致命!

2024 年数据显示,IANG 签拒签率已达 19%,比 2022 年翻倍,有香港留学生分享:"首次续签只拿到 9 个月签证,刚入职就开始焦虑下一次续签,生怕中间断档。"

26fall 别再死磕港新!QS 前 10 又怎样?这三个坑比录取难更致命!

与此同时,新加坡 EP 签证获批率从 2021 年的 68% 降至 2024 年的 52%,本地雇主更倾向雇佣 PR 或公民。

猎头透露:"留学生想进新加坡投行,需比本地学生多拿 2-3 个实习 offer,且起薪需达到 5000 新币以上才有竞争力。"这种竞争压力让原本被视为 "留居捷径" 的港新,如今在工签政策上已经没有以往压倒性的优势可言。

那么,谁适合申请港新呢?老师咨询了我们的顾问老师,大家比较一致的认为:如果你的目标是回国进国企、考公或互联网大厂,港新 QS 排名的 "敲门砖" 属性仍在,而且香港离大陆很近,实习确实很方便。

但如果本身是能够申请到G5或美国T30的同学,或者是双非院校背景的同学,我们不建议主申请港新哦~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中考滑档 想走体制外哪些上海国际学校可选?

下一篇

英国留学签证大变化!7 月 15 日起取消纸质贴纸eVisa 申请全攻略来啦!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