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考试,是目前国际学校主流的一类评估体系之一。其中包括了CAT4、CEM、OPT、GSE等考试系统,这些同时也是大多数英式国际学校和部分IB学校在入学评估环节的常用工具。
对于测评目的,英式考试更多倾向于学生的学术潜力和逻辑思维。而美式考试,典型如MAP系统,则更强调学术能力跟踪,尤其是进阶性成长轨迹上的追踪。
具体到评估维度上,英式考试更偏向认知潜能和推理能力的结合,而美式考试则更注重技能拆解,以及阅读分析能力的层层深化。
因此,备考英式考试,不能单纯照搬美式考试的策略方向,而要根据不同考试系统的特性进行针对性补充。下面,将为大家详细分析不同英式考试的备考难点,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01CAT4
作为英式国际学校入学评估的“常客”,由GL研发设计的CAT4测试系统家长们应该不陌生。
和注重学术水平的MAP测试不同,CAT4测试更注重孩子的认知能力水平,从而辅助学校来评估孩子与校内课程的匹配程度以及适应情况,进而了解孩子的发展能力和未来学术潜力。
而在CAT4测试中,一共分为以下四组(battery)考察板块:
那么,CAT4测试有哪些常见难点呢?
1题型抽象,逻辑推理要求高
主要表现在逻辑推理中的图形分类和图形矩阵部分,需通过图形模式识别隐含规律,对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
在图形分类中,将会给出三个独立图形。考生需要找出这些独立图形之间的概念联系或基本特征,从而在五个选项中选择相符的图形。
在图形矩阵中,将会给到两个图形组。第一图形组为完整参照组,考生需要观察这组两个图形之间的的对照关系。并借此从五个选项中找到符合条件的图形来补全第二图形组。
图形需识别旋转、对称或叠加规律,若缺乏此类训练,易因思维定式导致错判。
2词汇认知要求高
由于CAT4在设计词汇能力考察时是对标英国本土学生即英语母语者,所以在这个板块对于国内孩子来说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英语母语这从小接受的是“语言环境中构建语义网”,而非国内孩子常见的“孤立背单词”,加上词汇量补足加剧了语义网络难以组织。
在文字分类中,将会给出三个单词,考生需要找出这三个单词之间的概念联系,从而在五个单词选项中选择与其最匹配的一个。
在文字类比中,将会给出两对单词。考生需要通过推理出第一对单词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五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放在第二对里并构成类似关联的单词。
此外,文字推理更强调精确逻辑关系和词性匹配,如cause-effect、item-category,而中文语境中多习惯语义重叠和模糊表达,因而也会在做题时陷入“习惯定势”。
02CEM
CEM测试,其实是对英国CEM考评中心所研发的一系列考试体系的统称。
根据年龄段不同,CEM考试体系可以分为BASE、InCAS、MidYIS、Yellis和Alis/IBE五个等级的测试。
其中,被广泛使用的主要是MidYIS以及Yellis测试。
MidYIS测试主要针对11-14岁学生,主要评估学生的词汇能力(Vocabulary)、数学能力(Numeracy)、非语言能力(Non-verbal)以及综合技能(Skills)。
那么,CEM考试有哪些难点呢?
1内容广泛且题型多变
CEM涵盖词汇、语法、数学、非文字推理等内容,题目可能混合学科知识(如科学常识)与抽象推理。
CEM词汇板块对词汇量要求高。多同义词考法,词汇难度大。
数学部分需结合现实情境解题(如比例计算与数据分析),对跨学科整合能力要求高。
CEM板块对标英式数学标准,难度中等,对英数能力和解题速度要求高。
2无固定真题参考
CEM不公开题库,备考依赖模拟题和推测题型,需适应题目灵活性和陌生场景。
03OPT
OPT测试即牛津分级考试,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开发,是全球首个通用型在线自适应英语分级机考。
考试可以快速准确地为学校评估申请者基于CEFR框架的英语语言能力。因而在不少英式国际学校中,常被用作英语能力分层的依据。
OPT测试中包含语言使用(Use of English)和听力(Listening)两大板块,除了标准的语法、词汇和听力题型外,考试设计更注重句子之外的意义,包括隐含意义;考试中使用的语言样本能够准确预测考生的一般语言能力。
那么,OPT测试有哪些难点呢?
1对语用能力要求高
在语言使用板块中,P1侧重语法规则,如时态、语态、从句结构,需快速识别错误并修正;P2侧重词汇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如多义词/近义词辨析);P3综合考察语法与语义(如复杂句中判断连接词)。
P3部分对标A1-C2水准,要求考生需要结合短文内容完形填空。
2听力颇具难度
OPT听力板块评估考生在不同情景下理解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强调对话中的明义和隐义,颇具挑战性。
在考试中,听力语速偏快,并且多为标准英式发音。同时,在一段音频中可能有两三个相似选项内容,干扰性强,需要精准判断。
此外,考试涵盖选择题、填空题,需快速调整解题策略(如听力中的信息匹配与语法部分的错误识别)。
04GSE
GSE测试由知名教育集团培生研发,旨在以更精细化的方式衡量考生的英语能力。
那么,GSE测试有哪些难点呢?
1技能综合化程度高
针对语法进行语境化考察,强调语法规则在真实语境中的灵活应用;同时针对词汇有多维度要求(专词、固定搭配和辨析等)。以阅读板块为例,具体难点包括同义替换复杂、信息高度整合以及隐含逻辑推断等,都对考生该部分技能掌握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2容错率低
需要注意的是,GSE的评分标准相当精细——不仅关注“对不对”,而且看得更更加深入。比如:
- 语法结构是否多样?
- 句法是否地道?
- 单词是否精准/重复?
- 发音是否清晰(音变、连读也算)?
- 是否有 discourse markers(连接词、话题转换信号)?
- ...
过往,不少传统英语考试可以靠熟练套路冲分,但GSE评估体系强调能力的真实反映,套路化产出反而会带来负效果。
而精细化的评分系统还会让每个小错(如主谓不一致、重复词汇)都影响巨大。
3词汇要求高
GSE 40-50要掌握约1500–2000个核心词汇,GSE 60-70 要掌握4000+词汇(含抽象概念、专业术语)。不只是认识单词,还要能正确使用(如collocation、connotation、register)。
05PTE
PTE测试由GL Assessment研发,与上文提到、大家相当熟悉的CAT4测试“师出同门”。
和CAT4不同的是,PTE考察考生在英语学科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进步情况,是纯语言测评。
那么,PTE测试有哪些难点呢?
1文本量大题难
由于考试本身为第一语言学习者设计,比ESL难度更高。同时在语言要求、词汇深度、语法复杂度甚至文章篇幅上,可以说与美国MAP测试“有过之而无不及”。
PTE的阅读文本多为地道英式语料,中学阶段以后更是常见400-800次的长文阅读,高频涉及文学描写、人物内心和事件发展等复杂线索。对于国内孩子来说,精读能力和缺乏语篇理解结构意识,深刻限制其在PTE考试上的表现。
2语用语境识别难
此外,PTE在语言能力方面涉及实用语法与语境搭配,常以选择填空、句子改错等方式呈现。
考查叙述逻辑与时态统一,还有小初阶段较难学习的结构(如被动/虚拟/倒装)。
以上便是常见五大英式考试的备考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