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宣布应急方案:无法返美国际生可在多伦多大学学习!

在美国政府收紧国际学生签证政策的背景下;

2025年6月,哈佛大学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公布了一项应急合作计划,允许因签证限制无法返回美国的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国际学生前往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继续学业

除了可以去多伦多大学完成学业外,对于无法入境的国际学生也可以选择线上学习。

哈佛大学宣布应急方案:无法返美国际生可在多伦多大学学习!

这是哈佛大学在美国国土安全部限制其招收国际学生资格以来,首次推出的国际学生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的背景与推出

2025年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学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其在2025-2026学年招收国际学生。

哈佛大学宣布应急方案:无法返美国际生可在多伦多大学学习!

这一决定直接影响了哈佛大学约6793名国际学生,占该校学生总数的27.2%

在国土安全部宣布取消资质后,哈佛大学迅速采取法律行动。哈佛大学向波士顿联邦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称,“政府的行为公然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正当程序和条款”,“这是政府对哈佛大学行使第一修正案赋予的权利,拒绝政府控制哈佛大学治理、课程以及教职员工和学生‘意识形态’的要求的最新明显报复行动”。

起诉书中哈佛还表示,“没有国际学生,哈佛就不是哈佛。”

并且哈佛学院的院长和院系管理人纷纷表示支持国际学生,“国土安全部的做法是非法的,学校将继续致力于保有接纳国际学生和学者的资格。”

隔日,马萨诸塞州联邦法官艾莉森·D.巴勒斯在哈佛大学提起诉讼数小时后作出裁决,暂时禁止政府在案件审理期间执行相关禁令,等待下周二安排的法庭听证会。

哈佛大学宣布应急方案:无法返美国际生可在多伦多大学学习!

然而,6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宣布对哈佛大学实施新的限制措施,理由是该校未能充分配合联邦政府获取与外国学生相关的安全信息,从而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

宣布将对哈佛大学国际学生实行签证限制,暂停持有F、M或J签证的哈佛大学新生入境美国,并指示国务卿考虑撤销符合公告标准的哈佛在校生现有签证。这一命令立即生效,暂停期限将持续6个月,并有可能延长。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哈佛的科研资金也施加压力,指控其未妥善处理校园反犹主义事件、与外国实体存在不当联系,并威胁削减数十亿美元联邦科研经费

为面对未来政府的持续施压,早在 6 月初,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Alan Garber)就曾透露,学校正积极制定预案,以应对部分国际生秋季学期前无法返美的情况

这便是自美国美国国土安全部(DHS)上个月试图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资格以来,哈佛大学旗下学院宣布的首个国际学生应急计划的由来

应急计划的内容与亮点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与多伦多大学蒙克全球事务与公共政策学院的应急合作计划,为因签证限制无法返回美国的国际学生提供了两个主要选择:

1、“HKS at Munk School”项目

“HKS at Munk School”项目:符合条件的哈佛学生可前往多伦多大学,与蒙克学院的师生共同参与线上与线下课程学习。该项目只对已在哈佛完成一年课程的国际学生开放,且必须获得加拿大学习许可和申请加拿大学习签证,并以全日制非学位课程(non-degree)学生身份注册入学。

在多伦多期间,相关学生依然向哈佛大学交学费,学生的毕业证书也将由哈佛颁发。这类哈佛国际生将以访问学生身份进入多伦多大学蒙克学院。

哈佛肯尼迪政治学院教职员工将通过现场授课网络授课两种方式给相关学生上课,蒙克学院教职员工也将授课。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在其网站上表示,选择参加访问学生项目的学生必须在7月中旬之前申请加拿大学习签证,并且“最好尽早申请”。

这种安排确保了学生在地理上远离哈佛校园,但教育上仍然保持与哈佛大学的紧密联系。

2、“HKS Global”项目

“HKS Global”项目:新生以及返校学生都可以选择在线课程方案提供全球混合式教学,包括在线课程和在世界不同城市举行的最多三次线下集会,以保障学习体验的连贯性和互动性。 确保了学生即使无法入境美国,也能继续接受哈佛大学的教育,同时通过全球城市的学习活动保持与实体校园的部分连接。

哈佛肯尼迪学院表示,首要任务仍然是满足学生们在其校园内学习的需求

这两项应急计划,只有在因签证限制无法入境的国际学生"有足够需求"时才会启动;简而言之,目前尚属预备阶段。

现在公布该方案是为了解决国际学生对可能无法入境的担忧

哈佛应急计划的体现

1、对国际学生权益的重视

从最初被威胁削减科研经费,到如今遭遇国际生签证限制,外界对哈佛的施压手段不断升级,为面对后续局势的不确定性。

哈佛大学针对不同国际生的实际情况,推出两项应急计划,未雨绸缪以应对外部多重压力。这一举措反映了哈佛大学对国际学生权益的重视

在面对取消2025-2026的招生资质,哈佛在起诉书中重点强调:“没有国际学生,哈佛就不是哈佛。”

哈佛大学认识到,国土安全部的决定直接影响了约6793名国际学生的未来,占该校学生总数的27.2%

通过提供替代学习方案,哈佛大学展示了对这些学生学业连续性的承诺

2、哈佛大学的适应性与韧性

应急计划反映了哈佛大学在面对政府政策限制时的适应性与韧性。哈佛大学已就削减资金和限制签证对政府提起诉讼,但同时也在为可能的最坏情况做准备。

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表明,哈佛大学既积极争取在法律框架内维护自身权益,也未雨绸缪,为可能的不利结果准备替代方案。

3、全新应对危机的教学预案

在应对国际学生签证政策变动的挑战中,哈佛大学的应急合作模式为全球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样本。

通过与多伦多大学联合推出的双轨制解决方案 —— 既为高年级国际生开辟 “海外教学点同步授课” 通道( “HKS at Munk School” 项目实现学分互认、双校师资协同教学),又为全体国际生搭建 “全球混合式学习” 平台(如 “HKS Global” 项目融合线上课程与多城市线下研讨),构建了兼顾政策合规性与教育连贯性的应对体系。

这一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

1、保留学术主权:通过学费缴纳、证书颁发主体的明确,确保本校教育体系的完整性;

2、强化资源整合:借助合作伙伴的地缘优势拓展教学空间,同时维持本校师资的主导地位;

3、动态响应机制:以 “需求触发式” 启动方案,既释放校方积极作为的信号,又避免资源空耗。

为其他院校面对类似情况,提供可参考方案其“风险预判 — 多元路径 — 权益优先”的策略逻辑,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与国际合作网络,制定兼具灵活性与保障性的应急方案,在复杂政策环境中守护国际化教育的核心价值。

哈佛应急计划的影响

在政治局势起伏不定的影响下,高校如何保障学生教育不受波及,已然成为美国高等学府亟待破解的关键议题。

哈佛大学与多伦多大学携手推出的应急合作计划,意义非凡,不仅为受困国际学生开辟了延续学业的通道,更在国际教育生态系统中激起层层涟漪。

这一计划的影响力,将以下这三个维度深入剖析:

1、对国际学生而言

1、学业连贯性得以保障:在美国签证政策风云变幻、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计划中的在线学习选项,以及前往多伦多大学借读的机会,让那些无法按时返回美国校园的哈佛国际学生,不至于被迫中断学业,其受教育的权益稳稳落地。

2、学习体验损失最小化:通过在全球多地组织线下集中教学,学校巧妙地弥补了国际学生因地理隔离,无法亲身体验实体校园氛围的遗憾。学生们得以参与面授课程、开展学术研讨,一定程度上复刻了校园内的学习场景,知识汲取与交流互动并未因空间距离大打折扣。

2、对多伦多大学而言

1、国际声誉显著提升:作为哈佛的 “救急伙伴”,与全球顶尖学府哈佛大学达成合作,无疑是给多伦多大学的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学生群体多元化发展:接收哈佛国际学生,使得多伦多大学的校园里融入了更多元的文化、思维与背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汇聚于此,切磋交流,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促进学术观点碰撞交融,营造出更具活力的学术生态。

3、拓展未来合作空间:两校此番应急合作,恰似一把 “钥匙”,为后续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多领域的深度合作打开了大门。未来,双方或许会在联合培养、科研项目攻关等方面持续发力,催生更多创新成果。

3、对全球高等教育模式而言

1、树立创新与韧性典范:哈佛与多伦多大学的携手,是高等教育机构在政治挑战面前,勇于创新、坚韧应对的生动注脚。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为其他面临类似困境的高校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模板,彰显出高校在全球性难题前的担当与智慧。

2、启发国际教育合作新思路:此番合作让全球教育界看到,面对政治阻碍,高校之间打破国界、携手共进的可能性与巨大潜力。这种跨区域、跨校际的合作模式,或将引领未来国际教育合作的新风向,推动全球教育资源更高效地流动与整合。

结论:高等教育的韧性与创新

哈佛大学与多伦多大学的应急合作计划,是高等教育机构在面对政治挑战时展现韧性与创新的典范。

促使人们深入思考国际教育的未来走向。特别是在政治局势起伏不定。哈佛的应急计划,充分挖掘出混合教学模式的潜力,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赋予学生灵活自主的学习体验,有望为未来国际教育发展贡献宝贵经验。

最后,应急计划也映射出政治决策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以及高校的应对之策。美国政府签证限制政策,直接冲击国际学生权益与高校招生布局,这无疑给全球高等教育机构敲响警钟。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石室文庙AP课程2025年招生计划!25届毕业生人均7封offer!

下一篇

初、高中阶段如何通过竞赛提升?盘点6大热门国际生物竞赛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