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爱华这四子学校国内喊了也挺久了,但这个级别的大学到底相当于国内什么层级的学校,很多学生和家长是没个预期的。外加这个学校申请难度方面,时难时宽松的,就越发对这个学校感觉没谱。今天,我们从多角度来聊下,KCL到底相当于国内什么大学!
No.1从影响力方面!
从影响力来说,KCL这个学校在英国是对标UCL去开设的一个学校。KCL走的是精英路线,而UCL走的是亲民路线。前者是精英教学,收缩班级人数,中小班教学。后者是什么类型学生都收,给所有学生机会。理念不太一样,但在伦敦的地位,其实差的不多。
从qs榜单的牌面来看,kcl也一直是四子学校里面的榜首,基本都是王在前。这个学校从影响力来说,其实依旧压着国内的c9学校打的。的确人家积累多,各种诺奖就有14位左右。学校和全球150多所高校有建立合作,比如和港大就有交换项目。学校的科研方面也是顶的,在本土研究力方面,也就是power指数,4*的科研有超过55%的占比。
并且这个学校主要是医学院强大,有欧洲最大的医疗学术中心,附属多所领先医院和研究机构,尤其是神经科学等方面。所以,如果你要从影响力对标去看KCL这个学校,国内目前还没有拿的出手的学校和你的王去碰的。只不过如果从属性方面来看,KCL在英国的属性是和国内复旦和同济这种差不多的。有自己特别强的学科,尤其是医学板块。另外人文社科等也很强,也有很强的商学院,属于比较全能的学校。
No.2 从录取门槛方面?
从录取门槛上来说,KCL这个学校的门槛其实并不低。这个学校对于英本的学生来说,很多专业也要65%的要求。这个分数和ic以及lse是差不多的。只不过kcl的bar没有后面两个学校高而已。和ucl对比的话,kcl其实很多专业难度可能会更高点。就好多学生,比如西浦的,很多能申到ucl的,但被kcl各种拒的。kcl这个学校,如果从捡漏角度来说,余地比较少。整体来说,也是比较绩点控的,虽然收双非学生,但基本控分都到88+了。整体来说,这个学校本科的难度还要大于硕士的申请难度。本科在英国的申请难度可能对国内学生来说更高点,当然,这还要看具体专业。
KCL这个学校比较优质的点是不像UCL一样,每年新开课程那么多,喜欢搞创收。KCL比较爱惜自己羽毛,对创收比较克制。每年新增的课程极少,要开的课程基本也是符合当下市场或时代需求的一些前沿课程。比如媒体方向的数字媒体,比如ds等方向,这种市面比较火的学校才会增开。同时这个学校,也很少给学生捡漏机会,什么缝合的课程,kcl很少,你要捡漏的机会不大。主要还是绩点控,英国这边学校绩点控的学校不多的,就ic,爱丁堡,你的 王kcl这几个。所以,从本土这边录取难度和reputation来对标国内的话,这个学校其实申请难度相当于国内的一些top985,没到清北或部分c9层级,但比中等985以及好一点的财经211难度是差不多的。主要海外的学校,本身人数就少,英国就5000来万人,人家读本科的本来就少,很多名额都让给了国际学生。
No.3 从毕业生去向方面?
雇主认可方面!所有的名校毕业学生,不管你前面给学校加了多少buff和头衔,还是需要看毕业生起薪以及就业率等数据来衡量这个学校的成果。这才能反映出学校的一个整体毕业生的实力和形象。
KCL的毕业生来说,也是比较走极端的,如果你能有幸入读kcl的医学院和法学院这种毕业的,那的确混的好。留英或回国都可以,往往年薪在毕业五年后都是属于高薪群体。如果你是这个学校传媒或商学院毕业的,那差异化就比较大。属于不同人,不同路。
但整体来说,kcl这个学校回国的认可度还是可以的。虽然不在t0梯队里面,但在下面的梯队还是有位置的。好点的券商和投行,如果你是本科这个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有机会去的。硕士的话,会差点意思而已。
像券商类的话,我不少学生是有去中信和招商的,其他还有去一些比如易方达和鹏华这种的。当然,去四大的也尤其多,特别是商学院毕业的。
互联网和快消类,kcl的学生去的也特别多,尤其是这几年,去字节和阿里的也蛮多。外企这边去宝马和欧莱雅的也不少。互联网大厂这边去b站和某红书的的也多。整体来说,你的王这个学校,本科在读的学生就业效果会比只是硕士才过去的学生有明显的差别。只是去kcl读一年硕的学生相对就业效果预期就差一些。
但去个四大行,或者四大这种没啥问题。所以从雇主认可方面来说,只要不是顶部的那种券商或投行,比如那种中字头的那种,kcl基本都在list认可范围内。那些个专要牛剑,清北,藤校的那种顶级团队毕竟是少数。
所以,从就业和雇主认可度这个角度来说,kcl是比国内中等985以及普通211的认可度要高不少的。和top985以及好点的财经类211是差不多齐平的。如果是本科的话,效果能更好一个bar。因为如果本科能去kcl的话,硕士最起码也一个g5甚至牛剑都有可能了,又是另外的一种因果了。
总了个结:其实KCL这个学校,整体在留学生的心目中评价其实也是蛮高的,这个学校负面的消息和差评率比曼大和ucl这种好多了。毕竟学校比较注重维护门槛和学生满意度的。不乱搞创收,比较在乎国际学生比例的,反向留学的事情不能说少数专业一个都没有,但真的在全英这么多学校里面已经做的蛮好了。还是那句话,能入读kcl这个学校的,尤其是第一学历就是kcl的。不管你是信息差进去的,还是自己权衡利弊进去的,都是有实力的,从雅思到绩点,再到你能毕业。说明你已经跑赢了国内最起码95%+的学生了。
这其实已经够了,说实话,kcl这个学校国内很多复旦的学生也去,人家和复旦也有合作。目前来说,kcl这个学校还是低调了点,这个学校的含金量其实在国内还可以更高点,这需要学校吧商学院和传媒学院经营的更好点。很多学生感觉kcl不够强,是因为很多专业,比如医学院的课程,我们都没办法入读。直接就限制很多学生入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