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引言
Student Interview
当逻辑的锋芒遇上青春的锐气,William与Demi在Dragon Cup深圳线下赛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赛场上这对默契搭档行云流水的攻防配合惊艳全场,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斩获公共论坛式辩论(PF)冠军奖杯。
在强手如林的辩论赛场上,他们是如何杀出重围?赛场下,又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这份荣耀背后,是无数个深夜的资料研读,是数十次模拟辩论的磨合,更是对裁判反馈的每一次精准把握。
让我们跟随这对黄金搭档的脚步,一探他们致胜的秘诀——从建立强大的知识储备,到培养临危不乱的赛场心态;从赛后的精准复盘,到日常的阅读积累。聆听辩论艺术的黄金法则,探寻语言交锋背后的青春成长密码。
李泽君 Demi
学生简介
北京市顺义区
诺德安达学校
🏆部分奖项🏆
- 2025 TOC ASIA春季 Dragon CupPF冠军+优秀辩手
- 2024 TOC ASIA夏季 线上总决赛小学生辩论 Quarterfinalists
- 2024 TOC ASIA春季 Summertime Cup小学生辩论优秀辩手
- 2025 NHSDLC春季 PF 北京线下赛seed 3+octofinalist
- 2025 NHSDLC春季 PF 青岛线下赛Semifinalist+最佳辩手
- 2024 NHSDLC秋季 PF 线上辩论赛Vseed 2+octofinalist
- 2023 NHSDLC秋季 JWSD 杭州线下城市赛 亚军
王子鸿William
学生简介
Harrow Beijing International school
🏆部分奖项🏆
- 2025 TOC ASIA PF Dragon CupShenzhen Champion + Outstanding Speaker
- 2025 PF Beijing Octo finalist(Broke Seed 3 4-0)
- 2025 PF Qingdao Semifinalist
- 2024 JD Online Quarterfinalist
- 2023 JWSD HangzhouRunner-Up + Outstanding Speaker
01从对抗到超越
我的辩论觉醒之路
请问是什么激发了你们对辩论的热情,决定全身心投入这项活动呢?
Demi
最初吸引我并让我决定全身心投入辩论的,是这项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对抗性过程。我发现辩论的核心就是双方观点的交锋,而我非常享受这种智力上的碰撞。
为了在这个过程中有效表达和捍卫己方立场,我认识到必须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同时,这离不开不懈的个人努力,以及与搭档之间至关重要的默契配合——正是通过我们共同的奋斗,才能一步步实现我们设定的目标。
虽然整个过程充满挑战,并不容易,但正是克服困难、与搭档协作并最终达成目标的这份成就感和乐趣,让我乐在其中,并坚定了我持续投入的决心。
能否分享一些对你辩论生涯产生重大影响的经历或人物?
William
在我的辩论道路上,首先要提到我的启蒙教练。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随和亲切,但他对我的影响却十分深远。
作为2023年牛津国际辩论赛和剑桥国际辩论赛等多项BP赛事冠军得主,他不仅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更重要的是他那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既有耐心细致的指导,又能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激发我的思考。
正是这种教学风格,点燃了我对辩论的热情,并一直激励着我在这个领域不断追求卓越。
02从忐忑到夺冠
辩论场上的心理博弈
在你看来,赢得本次Dragon Cup深圳线下赛PF冠军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Demi
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我们能够及时消化裁判反馈并迅速调整。
每一轮比赛结束后,裁判都会针对每位辩手的表现给出详细反馈。我和我的队友会认真分析这些建议,并在下一轮立即改进。特别要感谢这次赛事所有公正专业的裁判,他们的客观点评让我们受益匪浅。
此外,我们的教练虽然远程指导,但他的战略建议同样功不可没。正是裁判和教练的共同助力,才让我们最终捧得冠军奖杯。
这次决赛异常精彩,可以讲述一下你们在决赛时候感受、状态以及收获吗?
William
对我们两人而言,这次参赛既令人振奋又充满忐忑。我们都竭尽全力展现出最自信、最坚定的自己——要以最坚定的姿态呈现每一个论证。
在辩论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自信才是制胜关键——即便对辩题理解尚未透彻,也要展现出世界顶级辩手的姿态,让裁判感受到你们团队必胜的气势。真正的辩论艺术不在于完美无缺的准备,而在于临场的信念传递。
等待结果的那一个小时尤为煎熬,因为我们完全无法预料最终成绩。当听到我们夺得冠军时,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难以言表,这个结果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在辩论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采用什么特别的策略或技巧?
Demi
我们在时间管理策略上确实有些独特做法。具体来说,我们会将准备时间(prep time)进行精准分段使用:在二辩发言前使用约1分钟,最终结辩(final focus)前再用1分钟左右。如果某个环节需要进行证据核实(evidence check),就会灵活调用剩余的准备时间。
我会在赛前就将所有可能的论点交锋点(clash)预先梳理好,形成清晰的应对框架。这样在实际比赛中,当对手提出论点时,我就能快速调取预设的回应方案,大幅提升临场反应效率。
我认为这种“前置化思考+模块化应对”的战术,是我们团队在快速攻防中的重要优势。
03思辨的力量
辩论赋予我的实战思维
参加辩论活动给你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改变或提升?
William
辩论带给我的改变是全方位且深远的。最显著的提升体现在思维层面——通过反复的立论与反驳训练,我的逻辑链条变得愈发严谨,能够快速识别论证中的漏洞。
在语言表达上,持续接触不同领域的辩题让我的词汇库得到质的飞跃,从最初只能使用基础表述,到现在可以精准调用专业术语进行复杂观点的阐述。
更重要的是,辩论重塑了我的认知方式。通过探讨各类辩题,我得以从多元视角认知世界,并对未来科技领域的发展图景产生无限憧憬。
你认为辩论对你个人成长的意义是什么?
Demi
辩论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喜欢挑战,喜欢面对复杂问题并尽自己所能去解决它。
我享受挑战复杂辩题的过程,每次全力准备和应对都让我有所成长。通过接触各种领域的辩题,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看到了生活中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04 辩论进阶指南
从知识储备到临场发挥
有没有特别的心态调整、表达技巧或辩论策略推荐给其他的辩手?
Demi
根据我的参赛经验,最核心的建议就是培养由内而外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建立在充分准备基础上的气场——当裁判感受到你对自己论证的坚定信念时,他们自然会更倾向于认可你的观点。
同时,自信的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对手对你的判断,往往能打乱对方的节奏。
另一个重要建议是持续的知识积累。这种知识储备不仅能在比赛中提供有力论据,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快速理解复杂议题的能力,这是优秀辩手不可或缺的素质。
William
我认为保持稳定的心态是制胜的关键。即使暂时处于下风,也坚持用积极的视角看待每个交锋点。这种心态不仅能让自己保持清晰的思维,往往还能影响裁判的评判倾向。
建议每轮辩论结束后,根据裁判反馈对论证框架进行针对性调整。
在Demi与William的辩论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奖杯与荣誉的光芒,更是当代青少年在思辨中成长的生动写照。正如两位辩手所言,“辩论教会我的不仅是论证技巧,更是面对复杂世界时的思考方式。”
致所有怀揣辩论梦想的年轻人:每一份裁判反馈都是进步的阶梯、每一次观点碰撞都是思维的淬炼、每一个辩论舞台都值得全力以赴,因为在这片思辨的沃土上,最大的胜利永远是超越昨天的自己。
TOC ASIA也将持续搭建专业平台,助力更多年轻选手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