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招生要求
学术背景要求
· 一般入学途径:持有硕士学位或澳门大学认可的同等学历
· 加速入学途径:在澳门大学注册硕士课程至少一年,课程部分成绩优异且展现出强研究能力
· 直接入学途径:持有学士学位且成绩优异,并展现出强研究能力
英语水平要求
针对本科或硕士非英语授课的申请者,需提供以下任一英语能力证明:
· TOEFL成绩:纸质考试550分或网络考试80分以上
· IELTS成绩:总分6.0以上,各单项不低于5.5分
· 大学英语六级:部分学院接受CET成绩
申请时间安排
· 第一批申请:2025年8月至10月(2026年8月入学)
· 第二批申请:2025年11月至2026年3月(2026年8月入学)
· 第三批申请:2026年5月至7月(2027年1月入学)
奖学金政策
澳门大学为博士生提供每月20,000澳门元的津贴,资助期最长4年,这个标准在亚洲地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二、教授研究方向
Prof. Mak Pui In是澳门大学科技学院的杰出学者,现任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nalog and Mixed-Signal VLSI主任,同时担任微电子研究院副院长。
核心研究领域
射频与模拟混合信号集成电路
Prof. Mak团队在2011-2025年连续在IEEE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发表了44篇芯片研究成果,其中10篇被评为ISSCC重点论文。这一成就展现了他在模拟电路设计方面的深厚造诣。
跨域电路与系统设计
教授的研究涵盖无线通信、生物医学和物理化学等多个交叉领域,特别是在智能数字微流控平台和微核磁共振诊断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工程教育创新
作为IEEE固态电路学会的杰出讲师和编委,Mak教授在工程教育方面也有独特见解,致力于培养下一代工程创新人才。
学术成就与影响力
Prof. Mak的学术成就令人瞩目:
·2024年当选为葡萄牙里斯本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是首位澳门出生并在澳门接受教育的学者获此殊荣
·2022年获得腾讯科学探索奖,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澳门研究者
·Google Scholar显示其论文被引用超过10,000次
·现任IEEE Solid-State Circuits Letters主编
产业化成果
2018年,Prof. Mak团队成立了DigiFluidic Biotech Ltd.公司,将智能数字微流控平台商业化应用于病毒筛查和食品质量监测,展现了其研究的实用价值。
三、创新研究想法
基于Prof. Mak的研究方向,以下几个创新研究计划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和前沿性:
面向6G通信的超低功耗毫米波收发器设计
结合Prof. Mak在射频电路方面的专长,可以开展面向6G通信系统的太赫兹频段收发器研究。重点解决高频段信号处理中的功耗和噪声问题,开发新型的自适应功率管理和智能频谱感知算法。
植入式生物传感器的无线能量传输优化
基于教授在生物医学电路方面的积累,研究无线充电技术在植入式医疗设备中的应用。开发高效率、小型化的能量收集电路,解决长期植入设备的电源供应难题,同时确保生物兼容性和安全性。
AI驱动的数字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系统
将人工智能技术与Prof. Mak擅长的数字微流控平台相结合,开发能够自主学习和优化实验流程的智能化生化分析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在药物筛选、精准医疗诊断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极地环境下的超宽温度范围电路设计
针对极地科研和深空探测的特殊需求,研究在-196°C至150°C极端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的模拟电路设计方法。这项研究将推动电路设计理论的边界,为未来的太空探索项目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基于忆阻器的神经形态计算芯片
结合Prof. Mak在混合信号电路方面的专长,开发基于忆阻器技术的神经形态计算架构。重点解决器件一致性、学习算法硬件化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挑战,为边缘AI计算提供低功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