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顶尖名校青睐HiMCM参赛者?
作为家长,是不是都希望孩子在高中阶段就能积累“硬核学术经历”,在申请名校时脱颖而出?
作为学生,是不是都想挑战自己,培养“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能力,而不只是刷题考试?
那么,数学建模到底是什么?
想象一下,你妈妈让你“做一道最好吃的番茄炒蛋”,但没说具体怎么做。你需要自己决定:
放几个番茄?几个鸡蛋?(设定变量)
先炒蛋还是先炒番茄?(建立步骤)
加多少盐?要不要放糖?(优化参数)
最后尝一口,太淡了?再加点盐!(验证调整)
——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建模!
1、HiMCM赛事基本介绍
HiMCM是美国高中数学建模,由美国非盈利组织COMAP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创办。
设立时间:1999年
设立目的:促进中学生数学教育,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适合学生:9-12年级高中生。
2025年报名时间:2025年9月开始报名
2025年比赛时间:2025年11月5日-18日
比赛结果公布时间:次年2月初公布
比赛方式:从COMAP官方所给出的Problem A和Problem B两个问答题中选择一个,用数学模型解答,最终以论文形式提交。
比赛要求:竞赛论文必须是全英文,以及需要用学术写作形式来完成。其次,竞赛可以参考书本、软件、网络等资源,但不得与队外的任何人讨论。
难度等级:挑战难度指数5颗星
2、HiMCM对升学的核心助力
——为什么名校招生官特别关注它?
顶尖大学都明确认可的“高含金量竞赛”
MIT、斯坦福把HiMCM被列入“推荐高中生参加的数学类竞赛”名单,十分推荐申请者能够拥有HiMCM参赛经历。
其次,近年来,在录取清北数理相关专业的学生中,超30%有HiMCM获奖经历。
与普通奥赛不同,HiMCM不是单纯解题,而是“用数学解决真实问题”,更符合名校对“创新型人才”的期待。
大幅提升申请材料的“差异化竞争力”
当普通学生的申请档案存在严重同质化时,比如都是清一色的GPA+标化成绩+社团活动,但HiMCM获奖学生的申请档案却是:GPA+标化成绩+“独立完成复杂数学建模项目”,这样的申请履历很难不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这样的例子也不是没有,2023年上海某国际学校学生,凭借HiMCM一等奖成功逆袭,获得康奈尔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录取。
直接助力海外申请“文书和面试”
文书素材:HiMCM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过程可成为文书核心故事。
面试话题:几乎所有顶尖大学面试都会问:“请分享一个你解决复杂问题的经历?”HiMCM项目就是你的最强底气。
从“刷题机器”到“问题解决者”的蜕变
传统数学学习:刷题→考试→遗忘。
但参加HiMCM的学生,可以学会很多数学应用方面的技巧,提升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整合、数据分析能力。比如:
如何用数学模型优化城市交通?
如何设计最优物流配送方案?
培养“大学及职场必备”的团队协作能力
由于HiMCM是一项团队作战的竞赛,更像是真实工作场景模拟:4人团队,14天完成建模、编程、论文写作,其中就涉及了团队分工合作,这种经历比学生会任职更能锻炼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提前体验“大学科研”模式
很多学生直到大学才发现不喜欢理论数学,而HiMCM让孩子提前接触:应用数学、数据科学、运筹学、人工智能基础,能够激发孩子不同领域的发展兴趣,北京某重点中学学生就是通过HiMCM发现自己对金融建模的兴趣,最终成功申请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获得“高薪行业”的早期竞争优势
金融/咨询行业:摩根大通、麦肯锡等公司特别关注数学建模能力。
科技大厂:谷歌、微软等公司的数据分析岗笔试常含建模题目。
积累“可展示”的实战项目
传统学生:只有课程成绩。
HiMCM参赛者:拥有完整的数学建模论文(可放入作品集)、GitHub代码仓库(证明编程能力)、潜在发表的学术成果(优秀论文可投稿期刊)
拓展顶尖学术人脉圈
参赛期间:可与全球优秀高中生组队。
后续机会:可受邀参加SIAM(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议,或获得大学教授推荐信机会。
3、家长最关心的5个实际问题
问
“我的孩子数学不是顶尖,能参加吗?”
HiMCM更看重“应用能力”而非奥数水平,很多获奖团队并非数学竞赛选手。
问
“投入时间会不会影响课内成绩?”
赛事仅14天,备赛可安排在寒暑假,反而能促进数学和英语能力提升。
问
“没有编程基础怎么办?”
基础建模仅需Excel+简单Python,团队中可有1人专攻编程。
问
“如何组到靠谱的队友?”
可以通过学校网站寻找志同道合的队友,也可以在网上发布组队信息,当然,如果想要有好的成绩以及较靠谱的组队,建议找能够提供辅导+组队服务的机构。
问
“获奖难度如何?”
约30%队伍能获Honorable Mention及以上奖项,合理备赛即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