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说中外合办水的人根本不懂我们的卷

教育面面观

在这个时代,教育已没有标准选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答案。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本专栏将汇聚学生、师者、行业从业者的声音,从不同的视角,抽丝剥茧,带你走进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去看见教育的每一面。

-第5期-

高考后的多元升学体系日益壮大、成熟,大家早就无需陷入了选择有限的尴尬境地,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主流样本依然是压倒性的存在,让人们互相观望,然后选择985/211这样看起来更稳妥的答案。

在帮着世界压迫自己,和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之间,如何选择?

总有一些年轻人和一些家庭不甘心被分数定义,在经过高中三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之后,解甲归田,但不愿意缴械投降让分数定义人生边界,他们选择在教育的多元路径中重新审视自我,做出遵从本心的选择。

01、她是谁

PROFILE

程同学

西浦大三老师

目标清晰的行动派

3年前的夏天,苏州的空气中带着粘稠湿意,弥漫着高考出分后混杂的尘埃落定与未知忐忑。苏州的程同学望着刚过一本线的成绩,有过短暂的迷茫,在想去的学校和想学的专业之间找不到平衡点。偶然了解到“家门口”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后,她果断决定:就是这儿了!

02、选择不需要勇气

高考出分的那天,我盯着成绩单上那个数字发呆——比一本线高出一点点

原本,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些对未来的规划,想读艺术相关的专业,想在大学里学一些对就业有帮助的技能,想去国外读研来应对“学历贬值”。

而在江苏这样的高考大省,这个分数很尴尬,好一点大学里的冷门专业,和普通学校喜欢的专业,怎么选都不甘心,离我原本的规划差距甚远。

直到有一天,我爸妈在网上看到西交利物浦(下文简称西浦)的招生简章,有两点特别吸引我,一是可以在大一第二学期再进行专业选择,二是毕业生大部分都会去海外深造,比如今年,西浦本科毕业生近90%以上都拿到了海外TOP 100院校的录取,其中英国G5大学录取率达到60%以上。

不必在高考后仓促决定人生方向,极高的境外硕士升学率,可以说是完美契合了我的需求!

在仔细了解了西浦这个学校的录取门槛、专业设置、毕业去向等信息后,我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在第一志愿填上了这所学校。

人们常说选择需要勇气,而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选择很简单,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答案就清晰了。

03、不打无准备之仗

英语一直是我的短板,尤其是口语,面对未来全英文教学环境的挑战我有点焦虑。而在高考后的暑假选择学习雅思,可以说是我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每位同学进入西浦前,会有一次EAP学术英语分班测试,以便将大家分到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班级。

暑假学习雅思的这段经历,帮助我在分班测试后进入核心班,相较基础班,每周的课时更少一点,那么我探索其他感兴趣课程的时间就会更多一点。

另外EAP期末考核的方式跟雅思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我通过得也比较轻松。

EAP,即学术英语课程(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是一种专门为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设计的语言课程。该课程通过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英语环境,提高演讲和研究等学术表达能力。

要知道,EAP课程在我们学校重要性很高,一但挂科且补考没通过,就必须留级。

所以想对选择了中外合办院校的学弟学妹们说,如果你的英语水平不够好,在暑假一定要花点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英语成绩,以免大一学起来太吃力。

如果有精力,也建议提前学习EAP学术英语课程,虽然学校在大一安排了这门课程,但其他课程会有学术写作相关的作业布置,一边学一边写其他课程的作文还是会觉得有些吃力。

这点在我的GPA上也体现得很明显。大一的时候由于要花不少精力去适应,我的GPA大概60出头,然后这两年成绩节节攀升,现在大三成绩已经达到了68左右。

那些说中外合办水的人,根本不懂我们的卷

不要觉得暑假去学习“耽误”玩的时间会可惜,在学习这件事上没有白吃的苦,也没有碰巧的成功,勤勤恳恳的努力后,成绩单会说明有一切。

04、学业压力与爱好探索

度过了大一的适应期后,大二大三的日子也并不轻松。每次去读书馆我都会想,如果网上那些人来参观下西浦的图书馆,就再也不会有人说中外合办是“水学历”了吧。

西浦这所被称为“放假大学”的院校有着独特的学习节奏,3个月的暑假和2个月的寒假背后,是将传统学期压缩到三个月的紧张课程。

即使不到期末周,图书馆在闭馆前也总是座无虚席,大家自发形成的"内卷"氛围让我既惊讶又压力倍增。

这种“卷”又和我之前的认知不一样,大家不仅卷成绩卷分数,也会卷自己热爱的方向。

我发现自己喜欢设计,但参加了一些平面设计方面的社团内容和实习工作之后,我发现纯粹的平面设计又太枯燥,在这促使我开始思考其他可能性。

大二暑假在上海某德企公关部的实习成为转折点。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活动策划技巧,更通过实际工作确认了自己对市场营销/广告学方向的兴趣,确定了未来研究生申请的方向。

西浦教会我们的远不止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它培养了大家的自主性——从选课到找实习,西浦提供了很多资源和机会,让大家在试错成本低的阶段,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且自己为每个决定负责。

不管是当初的院校选择,还是现在的研究生申请方向选择,主动规划自己的未来,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第七届华东高校影赛闭幕式

05、前路

回望这三年,大一兵荒马乱的适应期,大二在丰富的社团活动和课堂之间奔波,大三一边应对难度飙升的专业课一边学了雅思,并考出了6.5的分数。

眼下这个暑假,我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申请季做最后冲刺,同时还要兼顾新实习的工作任务。

虽然忙碌,但我已经能游刃有余地平衡学业、实习工作、申请准备。这种能力不是被逼出来的,而是在一次次自主选择中自然形成的。

AI工具正在重塑创意生产流程,社交媒体平台不断改写传播规则,也许到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行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不再为此焦虑。

中外合办就读的三年经历,培养了我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初那个刚过本一线的女孩不会想到,三年后的自己能在全英文课堂上侃侃而谈,能在跨国企业实习中独当一面。

校园里那些肆意生长的一草一木,没有人规定它们必须长成什么形状,却都在阳光下找到了自己最舒展的姿态。

也许未来不可预测,勇敢做自己总会有出路。

程同学故事或许不够戏剧化,没有惊天动地的逆袭,却展现出一种更为持久的成长力量。

在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她学会了不被分数定义;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大学阶段,她掌握了主动规划的能力;在多样的实践机会里,她找到了自己要走的那条路。

我们乐于见到越来越多的孩子像程同学一样,敢于在既定轨道外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时,不盲从主流,不畏惧变化,不害怕挑战,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自我认知和探索的勇气。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G数学和AMC10竞赛内在联系!AMC10竞赛暑期培训课程来袭!

下一篇

2025年APMCM第十五届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文赛项)正式开赛!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