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孩子读书太“卷”?香港小学择校这样选!

近年来,“逃离内卷”成了不少家长的教育关键词。

为了让孩子跳出无休止的刷题、考试和焦虑,许多人将目光投向香港——这个兼具国际化与本土化教育特色的城市,一度被视为“教育桃花源”。

但真正踏足这片土地后,不少家长却发现:这里的“卷”,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香港的“卷”藏在细节里

提到香港教育,很多人先想到的是“精英化”“国际化”,却忽略了其背后的竞争密度

如果你走在香港街头,补习班的广告牌会迎面而来,上面的标语和内地的“鸡娃”口号如出一辙。

TVB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那句“赢在子宫里”,并非夸张的戏剧台词——香港的教育竞争,从孩子出生前就已开始。

有家长为了让孩子在1月出生,特意规划怀孕时间。

还有家长从孩子3岁起就报满6个兴趣班,理由是“别人都在学,不学就落后”。

更让人意外的是,香港的“卷”不止于成绩。

在顶级学府中,学生的竞争早已超越课本。

有人为了藤校申请,课余时间要兼顾学术竞赛、公益项目、艺术展演。

这种“全方位内卷”,本质上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所致。

当内地家长带着“逃离内卷”的期待而来,却发现面对的是从单一的成绩卷,变成“成绩+兴趣+背景”的复合卷。

学校类型

在香港,有三类学校有助减缓升学压力,分别是:一条龙学校、直属学校、联系学校

一条龙学校

这类学校是最“稳”的选择。

一条龙中学必须全额接收其结联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学生无需为升中考试焦虑。

例如香港浸会大学王锦辉中小学、圣保罗男女中学、优才(杨殷有娣)书院等。

直属学校

直属中学在扣除留级和自行分配学额后,最多可保留85%的学位给直属小学的学生。

圣士提反书院、民生书院、圣保禄中学等Band1名校均属此类。

联系学校

联系中学最多为联系小学保留25%的学位,虽保障力度较弱,但也为学生提供了升学捷径。

例如香港真光中学与香港真光中学(小学部)就是联系关系。

学校推荐

港大同学会小学

该校与港大同学会书院结龙,一年级有4个班,共120名学生。

双班主任制,专科专教,算是低学费、高品质教学的学校。

汉华中学(小学部)

汉华书院结龙的爱国名校,以中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班级人数控制在20人内。

对英语、粤语基础较弱的孩子来说,这里的能帮助他们平稳适应香港教育。

福建中学附属小学

福建中学是结龙关系,以英文为主要教学语言,聘请了多名外籍老师,在小学一、二年级实行双班主任制。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发展,推行“一人一专长“计划。

圣三一堂小学

采用普教中模式,对英文基础较弱的学生友好。

小一设双班主任制,每班约30人,老师能及时了解孩子的状态。

学校与圣公会圣三一堂中学为联系关系。

如果您对香港中小学插班感兴趣,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限时免费线上测评(原价5000港币)!

德萃小学

若孩子就读其幼稚园,升小一可免面试,减少了入学焦虑。

学校只接受网上报名,学生面试将以英文和中文进行,模式分为小组活动、个人访谈。

没有绝对的“不卷”

其实香港的“卷”与“不卷”,从来不是选择题。

那些被称为“不卷”的学校或许无法让孩子彻底逃离压力,却能让成长节奏更符合个体需求

对家长而言,与其盲目追逐“不卷”的标签,不如先想清楚:

孩子适合高压竞争,还是需要更多自主空间?

是更看重升学稳定性,还是个性化发展?

香港教育的魅力,恰恰在于它提供了多元选择。

既有适合“冲刺型”学生的精英赛道,也有给“稳健型”孩子的缓冲地带。

毕竟,真正的教育从容,不在于逃避竞争,而在于找到一条让孩子既能成长,又不丢失快乐的路。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5万份申请!港大非本地生申请量飙25%!创历史新高!

下一篇

香港寄宿学校申请全攻略!多元升学通道+IB/AL成绩飙升秘籍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