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说|8月1日,Common App网申系统将如期开放。今年准备美本申请的家庭,你们准备好了吗?
作为美本申请的必要材料,文书把不少学生虐了千万遍,但我们发现,很多致命的错误几乎年年都出现。比如:
- 炫耀成就,流水账一样罗列活动
- 盲目卖惨,没有个人成长和反思
- 卖弄文采,过分堆砌专业名词
今天,机构君就详细聊聊6大常踩的“文书写作雷区”,希望能对大家的文书创作有所启发!
知己知彼!
这6大文书“雷区”你中招了吗?
雷区一:
活动不出彩又如何?
文书编一段就行!
文书“雷区”千万条,唯独“造假”这条红线绝对不能触碰!
Netflix纪录片《买进名校:美国大学舞弊风暴》就提及了一个令人唏嘘的真实案例——故事主人公是一位高中时期就在Youtube上小有名气的美妆博主,年纪轻轻已经达成了“百万粉丝”、“丝芙兰签约博主”等人生成就。
偏偏申请大学时,她的父母为了协助她顺利进入南加大,利用美国名校青睐体育特长生的特点,在申请材料和文书中将她包装成了一个“优秀的赛艇队运动员”。
但随后,在南加大招生官与高中顾问的例行通话中,学校得知,这位学生平时从未参与过任何赛艇活动。伪造申请材料的事实最终不幸败露,她既没有被任何大学录取,也因此断送了自己作为美妆博主的前程。
这样极端的案例在正常申请中并不常见,但机构君必须强调,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学术诚信”,任何“造假”行为在申请中绝对都是0容忍!只要你的文书掺了水分,都有可能面临“撤回Offer、开除、遣返、划入申请黑名单”等严重后果!
雷区二:
不会筛选素材?活动经历来拼凑!
很多同学拥有丰富的活动经历,在筛选文书素材时很难取舍,索性将各种活动全部“挤”进一篇650字的文章中。结果显而易见,堆砌活动“组装”出来的文书,既无法深挖各项经历的亮点,也不能向招生官展示你的个人特色。
举一个典型的“反面案例”——
节选自一位“文书小白”的文书初稿
不难看出,这位同学非常优秀!曾和朋友共同开办过一个计算机咨询公司、也曾担任过校报编辑,这些经历单拎出来都会成为一篇非常棒的故事,但把它们拼凑在一篇文书中,就变成了一篇典型的“活动清单式文书”。
结果招生官读完之后,发现文书和活动列表、简历的内容一样,只是重复或者强化了一下已有信息,并没有新鲜内容,造成文书的极大浪费。
当然,文书中并非不能谈活动,而是说,你应该剖析活动背后的故事:
你做这件事情的原因?这件事对个人和对他人的意义是什么?它给你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乃至个人能力带来哪些影响?整个过程,有无印象深刻的闪光点?
简单来说,成果、荣誉、奖项、技能是文书写作的外衣,价值观、理念、个人成长才构成文书的内核。
另外,文书的素材并不局限于活动。你关心的某个社会问题?文化背景?某个独特的兴趣爱好?个人成长中的自我挑战......这些都能成为很好的话题。
雷区三:
不能有负面情绪,一定要积极乐观!
以上观点,机构君只能同意一半。
首先明确一点,文书中确实要避免“传递”负面情绪或想法,但这不代表我们要对“负面经历”闭口不谈。事实上,通过描写“失败或负面经历”更容易呈现申请人深层面的特质。
比如下面这篇录取西北大学的文书范文:
这篇文书记录了作者从13岁开始对写作的热爱,到梦想成为记者的追梦过程。
文书每一段的最前面都写道,“How would I be remembered after my life?”(我的生命结束后,人们将如何记住我?)
这个看似沉重的句子,本应是文书写作的禁忌,很容易让招生官认为学生很悲观、抑郁。但这篇文章里,这句话却成为了点睛之笔,不仅无形中提升了立意,也和下文“being remembered doesn’t seem so important anymore.”形成呼应,生动地为描绘出一个“逆来顺受的小女孩成长为勇敢斗士”的精彩故事。
足以见得,优秀的文书并不一定要墨守成规,通篇采用“正面积极”的描写。相反,只要你行文的当、真情实感,有独特自省,一篇不按常理出牌的文章有更大概率命中招生官的“红心”!
雷区四:
大篇幅描述他人故事,弄丢了自己。
亲情和友情是非常常见的文书题材,但如果你将大部分篇幅都用来描述与他人的“感人故事”,弄丢了“自己”在文中的主导地位,只会引来招生官的疑惑:这些故事很感人,但你的个人特质在哪里?
耶鲁招生官曾明确表示:申请文书是招生官唯一可以了解申请人个性的渠道,所以文书非常强调私人化、个性化以及真情实感。
你需要做的是,通过生动、详细的语言描写调动招生官的兴趣,使他们与故事中的“你”建立情感联结,而不是告诉招生官,你的家人或你的朋友有多么优秀。
归根结底,文书的故事核心一定要是你自己。
雷区五:
文书不就是为了讨好招生官?
夸就完事了!
讨好型文书,是同学们普遍会陷入的文书写作雷区,尤其在“Why school”文书中特别常见!
以哥大的小文书题目为例:
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attending Columbia University? (200 words or fewer)你为什么想要进入哥大?(不多于200词)
注意!这道题目问的是“你为什么选择哥大”,而不是“为什么哥大是一所好大学”。如果你通篇都在讲述哥大如何优秀,毫不夸张地说,这篇文书毫无价值!
事实上,招生官在“Why school”文书中,真正想要了解的其实是你选择这所大学的原因,这所大学最吸引你的地方,这些地方与你学习目标之间关联,你有哪些优势可以为学校“添砖加瓦”。
而你需要做的是,针对兴趣和目标对学校进行深入的选校调查,并在文书中重点突出你最关注的两三个方面,比如你未来希望修读的课程、希望加入的社团、以及你的个性与学校的教学理念非常契合等。、
另外还需要明确一点,招生官并没有统一标准偏好,他们需要读到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风格,了解申请人真实的状态。因此,你一定要在文书中坚定地“保持自我”,用个人特质吸引招生官,而不是迎合招生官。
雷区六:
一篇毒鸡汤灌下去,感不感动?
最后一个常见的文书“雷区”是学生对故事的哲思程度不够。
比如本来讲了一个克服社交恐惧症的好故事,但得出一个很俗套的结论:“我意识到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毒鸡汤式文书”——道理人人都懂,但它没有反映出申请人自己创新性的思考。
相反,如果你可以从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对这个故事进行重新诠释和思考,那么整篇文书将大为不同。
以上就是机构君结合真实案例,总结的美本文书写作中最常见的六大雷区。不难看出,这些雷区大部分并不是文书“选题”不合理,而是大家的“写作技巧”还不够成熟!
如何写出一篇成功的申请文书?
每一年早申过后,机构总会接收一批“申请失利”的学生。痛心之余,我们发现,他们申请遭遇“滑铁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
“文书搞砸了!”
以往年申请季为例:
SAT1550+、托福115+的S同学,ED I卡梅、UIUC被拒后找到我们。在机构指导下,他的文书、活动列表等全部推翻重做,最终收获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录取;
托福 115+的R同学,同样在早申遭遇“滑铁卢”后找到了机构。在导师指导下,R同学在全新的文书中凸显出了自己的人文关怀,成功斩获全美第9JHU工程学院的Offer!
比起来“早申失利”后紧急补救,不如一开始交出一份“满分”的文书!
为此,我们整合机构本科的精英资源,面向所有美本升学家庭,重磅推出每年都备受好评,也确实帮助很多学生圆梦的——
机构“文书急救包”服务!
根据你目前文书面临的困难,你的独特经历,机构导师团会对你的文书进行手把手指导、多对一服务,100%保证产出高质量、能给你的申请助力加分的文书成稿。
从深度头脑风暴到个人亮点挖掘,从申请形象塑造到文书故事创作,从大框架到文字细节打磨,主导师贯穿所有流程,中外教把关,无限次修改,绝不套路、不放水、严谨认真负责,让你放心冲刺梦校。
同时,照顾到大家有着不同的申请背景,不同的申请目标,“文书急救包”服务覆盖CA&UC申请系统,可三选一,满足你的多样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