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州大学系统考虑:
大部分分校由季度制(Quarter system)改成学期制(Semester system)。
目前UC系统下的10个校区里,只有伯克利(UC Berkeley)和默塞德(UC Merced)是学期制,剩下的全是季度制。
这种“一家两制” 的现状,看似只是时间安排不同,却在实际教学、资源共享、学生流动等方面造成了诸多不便,也正是这些 “不便”,催生了此次统一学制的大讨论。
学期制与季度制的核心差异
要理解这场讨论的意义,首先需要搞清楚:学期制和季度制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学期制(Semester)
学期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 “主流选手”,全美超过60%的大学都采用这种模式,包括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顶尖名校。
时间划分
将一学年分为两个主要学期
- 秋季学期
- 春季学期
每个学期时长约15-16周。两个主学期之间,会穿插一个可选的暑期学期。
学习节奏
由于周期较长,课程进度相对平缓。教授有充足的时间从基础概念讲到深度应用。学生也有更多时间消化知识,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挑战
对于那些耐性较差、难以长时间维持学习动力的学生来说,这种学制可能会成为一种挑战。
季度制(Quarter)
季度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派”,仅在约20%的大学中使用,除了UC的8所分校,斯坦福大学也是典型代表。
时间划分
将一学年切成了“秋冬春夏” 四块,其中“秋冬春”是三个主要教学季,每季10周左右,暑期同样可选课,但不算核心学期。
学习节奏
10周是什么概念?一门课从开学到结课,满打满算也就两个半月。这意味着第一周刚认识同学,第三周可能就迎来第一次小测,第六周期中,第九周结课大考 —— 全程像被按了快进键。
挑战
由于学季较短,课程进度明显加快,内容的讲解也会更加精炼,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快速适应能力。
最扎心的差距:暑期实习时间
如果说学习节奏只是“个人适应问题”,那实习时间差就是“实打实的机会差距”。
每年5到7月,是美国企业集中招聘实习生的黄金时段,而这短短三个月里,学期制和季度制学生的处境可谓天壤之别。
学期制
春季学期通常在5月初就画上句号。这意味着他们能早早收拾好行囊,第一时间投入实习市场 ,顺利的话,5月中旬就能拿到实习offer,稳稳抓住第一批优质岗位。
季度制
通常拖到6月中下旬才能迎来暑假。等他们终于结束结课考试、腾出时间研究招聘信息时,会发现残酷的现实:那些热门企业的第一批实习岗位,早就被学期制学生抢得七七八八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差,看似不长,却可能成为决定你能否敲开大厂大门的关键。
统一学制:
看起来很美,实则麻烦一堆
既然季度制有这么多“槽点”,统一改成学期制,难道不是好事吗?从表面看,确实有不少好处,但深扒下去,问题比想象中复杂。
支持改革的三大理由
跨校资源共享更顺畅
统一学制后,学生可以更灵活地跨校选课、参与研讨会,接触更广泛的资源。
转学流程更简单
UC系统内部的转学很普遍,但不同学制的学分转换一直是难题。统一学制后,学分互认将更直接,减少学生的“学分损失”。
实习机会更公平
这是最直接的好处,不再错过暑期实习黄金期。
但反对声更大
改学制的“坑”,主要在成本和风险两大块。
先说钱的问题
据加州大学自己估算,全系统改成学期制,要花2.88亿到3.71亿美元!
这钱从哪来?
加州大学这几年正缺钱。2023年以来,加州政府给公立大学的拨款增速放缓,这时候花几亿美元改学制,学生和教职工肯定不乐意。
再说说学业风险。
改学制不是“换个日历”,而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构。2022年《美国经济杂志:经济政策》的研究显示:学校改学制的前几年,毕业率会下降,学生成绩波动变大,甚至有更多人推迟确定专业。
因为学生和老师都需要适应期。习惯了“10周冲刺”的学生,突然面对16周的慢节奏,可能会出现“前期松懈,后期赶工”的情况;教授也可能把握不好进度 —— 原本10周讲完的内容,拉长成16周后,要么讲得太水,要么中间加太多无关内容,反而影响学习效果。
还有些学生担心 “专业适配性”。比如对于计算机科学、工程学这类需要快速迭代知识的学科,季度制的 “短平快” 反而可能是优势。
选校时把“学制”作为筛选维度
讨论了这么多,其实学制本身没有“绝对优劣”,更重要的是“适不适合你”——不仅要看你的学习习惯,还要看你学的专业。
看学习习惯
你是冲刺型,还是长跑型?
如果你是 “急性子”,季度制可能更适合你。
如果你是 “慢热型”,需要时间消化知识,学期制更友好。
还有自律性的问题。季度制的课程进度快,作业、考试密集,必须主动规划时间,今天偷懒没看的书,明天可能就跟不上;而学期制的时间宽松。
看专业
有些学科天生 “挑学制”
不同专业对学制的“适配性”,可能比学习习惯更重要。
计算机科学、工程学这些专业,更适合季度制。
从行业发展来看,计算机领域的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极快,新的编程语言、框架和工具层出不穷。季度制每10周就能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接触到更多前沿知识。而若换成学期制,16周的课程周期可能会使知识更新滞后于行业发展。
与之相反,对于历史学、哲学等需要深度思辨的学科,学期制的优势显而易见。
这些学科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调查和深度分析。以历史学研究为例,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可能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泡在档案馆查阅原始文献,进行梳理和考证。季度制10周的时间很难满足这样的研究需求。
目前,加州大学系统关于调整学制的具体方案仍在讨论中,尚未得出最终结论。从教育改革的规律来看,学制调整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即便未来确定了改革方向,也必然会设置过渡期来平稳衔接。
不过,正在规划申请加州大学的同学,完全不必因这场讨论而对整个加州系大学望而却步。无论学制如何调整,作为美国顶尖的公立大学系统,其旗下 10 所分校各自拥有鲜明优势:伯克利分校的工科、洛杉矶分校的艺术、圣地亚哥分校的海洋科学等,在全球学科排名中都位居前列,学术资源与科研实力毋庸置疑。
更值得一提的是,加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学生提供了巨大便利 —— 硅谷的科技企业、好莱坞的文化产业、洛杉矶的金融中心环伺周边,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在这里找到近在咫尺的实习和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