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留学了?

现在身边的人很多都说留学没有用,回国一样找不到工作,或者投资几十万或几百万才几千块钱工作不值得,很多大学都很水,出去混个文凭根本没有什么用。真相是什么?

留学群体是谁?

2024年留学出国是66万人。大学以下才30万人。和上千万高考生或者研究生来说,比值比较低。出国的群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钱人,一种是中产阶级。

有钱人从来不讨论该不该出国。因为人家都是偷偷做,出国就是他们的正常赛道,不和国内学生卷。有钱的捐学校换录取。学习好的去美国,中游去英国,差的去澳洲。想移民去加拿大或者澳洲。闷声发大财,从来不声张。

中产阶级是很大的一个群体,也是留学最活跃的,在国内内卷鸡娃的就是这些人。他们追求排名,讲究性价比,比较就业机会。本身是学一代或者小富一代想阶层跨越。很多好不容易混到中产阶级,下一代就需要努力托举。是网络上声明最大的群体。好像代表主流民意。其他都是盲从的。

留学到底值不值?

其实有钱人从来不考虑值不值的问题,人家就是把留学作为一种学习经历和人生经历。只要你把留学当作一种投资回报,那就着相了。那么回报低了就不值。比如收入不理想,找不到工作。特别是倾家荡产出去混文凭的肯定不值。

投资这种事从来是高风险的,没有人是稳赚不赔的,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就像股市上涨,大家都普遍受益,都觉得还不错。现在经济下行,股市暴跌,大家都赔的很惨,所以都觉得留学回国就业回报低,肯定不值。

留学这种事需要批判性的思考,对有些人肯定是机会,比如国内高考不理想,或者考研不成功的,那么出国读个不错的学校就是弯道超车的赛道。

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比如北京今年国际学校招生普遍不理想,很多家庭不出国了。经济是主因,因为这些大多去美国居多,美国费用上涨,留学成本从高中到硕士差不多600万。加上美国不太平,这些坚定的留美派。如果不去美国,他们也不愿意去其他国家,根本看不上,觉得掉分。还不如在国内卷呢。

还有最近很火的马来亚大学,都被各种嘲讽,其实是很多普通人的一条路而已。在很多人眼里性价比很高。

留学很水

其实水不水有几个人真懂。郎咸平曾经讲一个笑话。说山东一个能考上北外的家庭开家庭会议学缅甸小语种很好。这些家庭没有一个大学生,给一个刚满18岁的孩子出主意。一群外行给出主意能高明才怪。你有没有发现说留学水的主力就是那些没留过学的,说留学生水的最多。

留学这个真相也是很难说的。比如中国最早的留法派,1919-1920年去法国留学1900人,国家领导人很多(周邓等),基本都没有几个有学位的,都是中途回国的。这些能出国都是有钱人的。比如诗人徐志摩在国外多所大学经历都是进修或者游学。按照现在的标准,这些就是我们心里说的留学垃圾。

留学价值观在重塑

经济下行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就业很难,不管你是不是留学的。都不好找工作。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嘲笑那些找不到工作的留学生。就像冯小刚说自己得了白癜风,不能总让你看到我成功的一面,我总得让你看到我不好的一面,这样你也好平衡一下。

价值观的重塑就是社会的认可,过去混个海外文凭,找找关系就找到不错的工作的思路不行了。传统的观念就是你学校排名大于专业。现在国家更多讲究公平。公平竞争。留学光有文凭是没有用的。国家的就业导向就是科技兴国,你必须有真才实学才行。这样就业你就必须专业对口,找好赛道。

蓝鲸留学建议:

出国这种事必须以你的出发点来看,别人的观点不以你的具体情况分析都是错误的。也没有必要随大流,人云亦云。比如国家推崇人工智能,你能学当然好,如果你数学不好,你也学不了呀。很多学文科的,就业再不好,你数学不好,你不得不学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大学经历是一个人必须走的过程,留学是一个认知问题。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江苏波士顿国际学校(BIS)详细介绍

下一篇

被失业风潮与 AI 崛起 “硬控” 的 CS 专业2026Fall如何选?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