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是真火出圈了啊,正疯狂从美国捡漏留学生!
香港政府提出建设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自2024/25学年起,将非本地学生限额从20%提升至40%;美国政府与哈佛大学近月拉锯持续,当局主动要求八大协助受外国签证政策影响的学生转至香港升学。
香港升学热度直线飙升:
香港申请人数暴增200%涨
6月24日,香港科技大学称已向6名哈佛大学学生发出录取,其中5人已经接受录取。这些学生研究领域涵盖科学、科技、人文学科及跨学科领域等,并分别来自巴基斯坦、格鲁吉亚和中国内地。
近日,香港大学国际学生交流处处长严志坚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由于美国对国际学生政策的不确定性,港大收到400宗来自美国优秀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咨询,正处理超过200宗本科生及研究生转学申请,其中包括来自哈佛、MIT学生的申请,并发出近20份录取通知。
截至7月初,香港大学已收到超过25,000份申请(内地生占84%,约2.1万人),打破了以往的纪录。最终将录取1,400至1,500名非本地本科生,同比增长16%。
严志坚又指出,去年港大内地生和海外生的比例约为6比4。长远而言,在“择优录取”前提下,校方期望内地生与海外生比例能达到50:50。
与去年同期相比,港大的内地申请人数上涨6000人左右,竞争比例近17:1。港中文、港科大也均突破1.5万份非本地生申请。
僧多粥少不仅体现在香港本科申请,近几年香港硕士申请更是拥挤,热门专业录取率堪比藤校,有些港三热门专业对985/211学生的均分要求已经从85分提升至88分+,GRE/GMAT也严卡。
根据香港教育局数据显示,2023/2024年度,香港一年制授课型硕士非本地生人数飙升至38,100,相较于2020/2021年度增长207%!港中文金融硕士录取率仅3.1%,4500人竞争140个名额,跟普林斯顿金融硕士的录取率不相上下。
以前我们说港校是“保底校”“备胎”,现在港校利用“提前批”明晃晃跟英美名校抢人,抢的就是“985/211”“海本”学生,通过“提前批+高门槛+高奖学金”优先锁定学术尖子生。
港大申请要求和时间
我们为大家梳理了港八大26fall的本科&研究生申请时间线,赶快了解一下吧!
香港为何能登上留学 C 位
1. 地缘政治“安全岛”:背靠祖国,联通全球
香港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既有“一国两制”的稳定法治环境,又保留国际化教育体系。
留学生无需担心政策突变,毕业后可同时享受留港就业(IANG签证)、内地人才计划(如大湾区青年就业补贴)及海外发展三重选择。
此外,不少顶尖学者从美国赴港任教,港校为保护相关人员选择低调处理。
2. 学术实力比肩欧美,性价比碾压
排名对标:港大、港科大QS排名稳居全球前40,计算机科学、工程、商科等专业排名表现优秀;
成本优势:学费仅为美国私立大学的1/3(约17-22万港元/年),且住宿(首年有一定的住宿机会),生活成本可控(约5万港元/年)。
而美国 TOP50 私立大学年均总成本超 8 万美元,顶尖文理学院韦尔斯利学院学费突破 10 万美元。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大:别的不说,来看看毕业生的年薪吧~
3. 就业资源倾斜,锁定湾区机遇
早在2024年的政府施政报告中,中国香港政府就明确提出“全力推进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根据2023年统计数据,香港八校的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就业率超过70%,远高于美国的H1B中签率。
香港政府2025年新政明确:非本地毕业生留港期限延长至2年,博士生可达3年。
此外,港校与腾讯、汇丰等企业合作开设“定向培养班”,转学生可优先获得录用资格。
理性规划香港申请之路
随着申请人数激增,香港高校申请门槛不断攀升,部分申请者还需要额外参加入学测试;热门院校专业申请量也提前饱和,比如港理工2025学年国际课程体系2月6日就不再受理内地申请,港大商学院招牌硕士项目7月初开放申请,7月底就截止,节奏非常快。
选择香港本来是为了“逃离内卷”,而现在香港申请也“越来越卷”,对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机会还是有的,唯有明确目标者才能收获理想结果。
如果你在纠结继续申请英美名校,还是香港、新加坡、澳洲,给自己留退路,不清楚如何规划、背景也不够亮眼,我们可以帮你!还有灵活联申方案!
服务超全面,1V1 定制升学方案,职业规划、提升学术,海量活动赋能背景,文书指导、网申等申请助力,录取后签证、选课也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