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香港优才门槛水涨船高,随之而来的是获批率骤降!
近期,香港入境处公布了最新的优才计划获批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优才获批案例仅891宗,相较于2024年同期,获批率骤降67%。
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过去三年IANG的获批率竟高达97%。
优才申请门槛陡增,导致获批数骤降
2025年首季度,优才获批数量骤减,仅为2024年同期数据的32.58%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在获批案例中,来自中国内地的申请者占比依旧突出,高达97.6%。
自优才计划于2023年推出零限额政策以来,这已经是该计划第二次出现单个季度获批人数未突破一千大关的情况。
优才获批率急剧下滑,主要原因还在于2024年11月优才综合计分制的改版。
改版后,申请门槛大幅提高,直接导致符合标准的申请人数量锐减。
上月,有议员针对香港优才获批率低这一现象提出质疑,当时劳工局副局长何启明坦率表示“很难批得下手”,还指出优才计划最初选拔的是如汤唯、郎朗这类顶尖人才,可目前收到的申请水平却参差不齐。
高学历成标配:非精英人才难获批
据入境处披露的获批申请人学历构成情况,高学历群体显然是优才计划重点青睐的对象。
在依照旧制度审核且成功获批的793宗申请里,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申请者占比达到惊人的97.48%,学士学位申请者占比仅有2.52%,而“其他学历”的获批数据竟首次出现零!
毫无疑问,如今想要优才计划获批,高学历已是标配,唯有“出类拔萃”的精英人才,才更有可能在申请中脱颖而出。
据此能够合理推断,按照新制度(自2024年11月开始施行)获批的人数必定寥寥无几。
具体来看,2024年11-12月仅有67人获批,2025年第一季度也不过98人获批。
新制度对高学历人才的倾向性十分明显,在其12项审核标准里,有2项直接与学历挂钩,并且要求必须是名牌大学的硕士或博士生才能在这两项上获得分数,而内地符合这一资质要求的大学仅有24所。
若学历未达相应标准,申请人就只能从语言能力、工作履历、收入状况、占股企业等其他评分维度争取分数。
入境处在行业人才偏好方面颇为固定,金融及会计服务、资讯科技及电讯行业的人才始终稳居前两位,二者占比大约达到一半,排名第三的则是商业及贸易领域的人才。
不过,在2025年第一季度,资讯科技及电讯行业人才的占比出现了下滑,仅占18.41%,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为23.69%。
在全新推行的综合计分制里,专门针对金融及会计服务、资讯科技及电讯、商业及贸易这三个行业设置了加分条款,只要具备3年及以上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便能够获得额外加分。
过去3年IANG获批率高达97%
你知道过去三年IANG(非本地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的获批率是多少吗?
截至2024年4月,累计申请177,567宗,获批172,043宗,整体通过率高达97%。
图源丨香港入境处
不难看出,在优才计划门槛水涨船高,高才计划高不可攀的情况下,香港留学进修依然是拿香港身份门槛蕞低、拿签证蕞稳定的方式,尤其是读香港1年制硕士,优势太多了!
1️⃣学习时间短、毕业快
2️⃣教育部认可,可做留服认证
3️⃣中文授课专业多,无需提供语言成绩
4️⃣接受大龄家长,部分周末上课
5️⃣本科单证甚至大专学历也能申请
6️⃣一人拿读书,全家拿身份
目前,2026香港春季硕士正在火热招生中,其中不少适合内地家长进修拿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