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2026fall申请突然要求补充竞赛证明!仅认可21个奖项?

随着港大提前批关闭申请系统,港大正式批也开启申请,时间线是2025年7月25日到2025年10月3日。

过去申请港校时,大家普遍觉得奖项没那么重要。硬背景方面,港校主要看本科学校、均分、雅思成绩以及 GRE/GMAT 分数;软背景里,实习和科研的优先级也明显高于各类竞赛奖项。

所以很多人默认港校不看重竞赛奖项,但其实并非如此 —— 港校一直都关注奖项,只不过和科研一样,它们更看重那些 “高水平奖项”。

毕竟现在各类竞赛太多,让人眼花缭乱,普通奖项很难进入港校的评估视野。前两天港大商学院给26fall申请者发了一封邮件,正式宣布竞赛和奖项成绩将作为 “重要参考依据” 纳入评估体系,并且在 TPG 申请系统里专门新增了 “竞赛与奖项” 上传板块,鼓励申请者主动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成就。

这波操作真的很明显 —— 以前竞赛顶多算加分项,现在直接成了筛人的硬指标!更关键的是,港大还列出了 21 项官方认可的重点比赛清单,涵盖商业、金融、建模、可持续发展、Web3 等多个方向。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看看,这一邮件释放了哪些信息?认可的比赛是哪些?能提交不在清单上的奖项吗?

01、挡不住的申请热潮港校要求层层加码

港大在邮件中明确:“竞赛奖项是评估团队合作、领导力、商业洞察力的核心依据”,并首次推出官方认可的 21 项赛事清单(后文详细列举)。这意味着 “无奖项”或 “低含金量奖项” 可能在综合评估中失分,而匹配奖项的申请者将更易脱颖而出。

紧急提醒!港大26fall申请又出幺蛾子:突然要求补充竞赛证明!仅认可21个奖项?

邮件原话:“作为我们持续全面评估申请人努力的一部分,我们很高兴为2026年招生推出一项重要更新:我们的TPG 申请文件上传系统添加了一个新的“竞赛和奖项”部分,旨在帮助您充分展示 您的专业成就和学术潜力。

我们知道,商业人才不仅体现在申请人的学术卓越表现上,还体现在他们在现实场景中应用理论的能力。

通过比赛、奖项等实践经验,我们希望采用综合的方法来评估申请人的核心能力,即。团队合作、领导力、创新思维、商业洞察力以及在所选领域的卓越表现。在您的申请中告诉我们,以突出您的独特优势。”

其实,今年港校申请热度真的有点过高了,港校也一步步在审核材料中加码,前两天我们提到,对于实习证明等材料有了新要求👉突发!26Fall香港留学对材料要求全面升级!申请者该如何应对?

港大给 26 年入学的申请者发的这封邮件,也给后面申请的同学提了醒,相当于提前进行了一轮筛选。

要是之前你还在纠结 “参加比赛到底有没有用”,现在港大通过系统更新给出了明确答案:有用,而且很可能会成为影响你是否能够拿到offer的关键指标。

不仅如此,往年排名仅需在文书中提及,今年提前批要求单独上传由学校盖章的排名证明(如 “专业前 5%”“班级前 10%”)。这一变化说明港大更关注申请者在同校同专业中的相对竞争力,高排名学生将在初筛中占据优势。

今年港校的诸多调整让“尖子生筛选” 属性更明显 —— 港校希望通过硬性材料快速锁定综合能力强的申请者,避免优质生源流向保研或其他院校。

02、这些竞赛最 “加分”

上文我们提到,这次在邮件中,港大也罗列出来了认可的赛事清单。一共有21项明确赛事名称的竞赛。还有就是香港本地赛事。覆盖商科、科技、学术等领域。

我们按 “适用方向” 分类整理,方便不同专业申请者参考:

🔵商科 / 金融类核心奖项

  • CFA 协会研究挑战赛
  • 花旗杯金融创新应用大赛
  • Avenir-HKU Web3.0量化交易挑战赛
  • 汇丰 / 香港大学亚太区商业案例比赛
  • 毕马威 ESG 案例竞赛
  • 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奖项)
  • “挑战杯” 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 / 省级)
  • 德勤税务冠军赛
  • 香港家族办公室协会(FOAHK)案例比赛
  • 凯洛格-摩根士丹利可持续投资挑战赛
  • 全国大学生税务风险控制案例大赛(总决赛全部奖项)
  • 风险投资大赛(VCIC)

🔵学术 / 科研类高含金量赛事

  • 当代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二等奖项)
  •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 / 省级)
  • 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竞赛(国赛全部奖项)

🔵国际赛事与创新类奖项

  • 哈佛全球案例竞赛
  • 麻省理工学院气候与能源奖
  • 霍特奖竞赛
  • 国际量化锦标赛
  • 罗特曼国际贸易大赛(RITC)
  •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 / 省级)

这些奖项的共性是“注重实践应用”—— 无论是案例分析、建模竞赛还是创业项目,都能体现申请者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这正是港大商学院最看重的核心素质。不确定奖项是否在港大认可范围内?扫码添加小助理咨询

03、没有认可奖项可以提交吗?提交后会审核吗?

由于此次港大明确罗列了认可的竞赛清单,不少同学担心 “没奖项就没机会”,认为没有清单内奖项就不用上传任何奖项。

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误区,港大的评估逻辑并非 “唯奖项论”。非清单奖项若与专业强相关,仍可上传作为补充,但需在文书中说明赛事影响力和个人贡献,避免泛泛而谈。

我们每年都有很多同学并没有高排名或者港大清单内的奖项,仍然获得了港大的录取,在这一块还是有很丰富的申请经验。

如果你没有高排名或匹配奖项,想规划性价比更高的申请策略?可以添加微信获取 “无奖项背景突围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对大一大二,想要申请香港留学的低年级同学来说,此次更新提供了明确的 “背景提升方向”,按时间线准备能少走弯路:

  • 如果大二:锁定 1-2 项长期赛事优先选择 “挑战杯”等周期长、认可度高的赛事,组队时尽量与不同专业同学搭配(如商科 + 技术 + 设计),提升项目完整性。
  • 大三:冲刺高含金量竞赛 + 同步准备申请重点冲击港大清单内的赛事(如 CFA 研究挑战赛、毕马威 ESG 竞赛),同时保留竞赛过程中的数据、报告等材料,后续可作为文书素材或面试案例。
  • 申请季:精准匹配奖项与项目递交时按 “重要性排序” 上传奖项,如申请金融科技项目可优先展示 “工行杯金融创新奖”,申请 ESG 方向突出 “毕马威 ESG 竞赛经历”。

当然,你也可以扫描文中任意二维码,找机构的专业咨询顾问聊聊,我们会为你制定个性化竞赛准备时间线,按专业定制冲刺方向。(友情提示,今年港校申请热度火爆,老师建议尽快添加顾问预约咨询哦~

对 26Fall 同学来说,既要重视新增的排名和奖项要求,也不必因 “无奖项” 过度焦虑 —— 合理规划申请批次、突出自身优势,仍能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南洋理工大学商学院开放2026fall申请!另新增2个专业!

下一篇

5-12年级都能参加的生物竞赛!大家都在卷的BrainBee生物竞赛到底是什么?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