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Common App的开启,2025-2026申请季已经拉开序幕。
与往年相比,今年密歇根大学新增ED轮次,成为Top 60里为数不多有ED的公立大学(其他两所为弗吉尼亚大学和威廉玛丽学院)。
南加州大学Marshall商学院也针对本科商业(Business)和会计(Accounting)专业推出为期两年的ED试点。
对以上两所学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早申上车。
除此之外,老师也对Top 50综合性大学&Top 30文理学院的申请DDL进行了汇总。
🌟 Top 50综合性大学:
🌟 Top 30文理学院:
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时间节点包括:
综合性大学:10月5日/11月1日
从我们的汇总情况来看,除了UC系以及华盛顿大学外,Top 50综合性大学几乎都设置了早申环节。
每年的11月1日都是重头戏,大部分EA/ED都将在这天截止。
哈佛、斯坦福、圣母、Caltech采用的是REA,即和EA录取一样没有约束力,你可选择去也可以不去;但如果你申请了一所学校的REA,就不能再申请其他私立大学的REA/ED/EA。
普林斯顿和耶鲁则是SCEA,它更具限制性,既不可以申请其他学校的EA,也不可以申请其他ED。
但想要申请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州内)、佐治亚大学的同学们注意,它的截止日期在10月15日,需要提早准备。
芝加哥大学ED0:9月1日-10月15日
上个申请季,芝加哥大学为参加其夏校项目的学生开放了一条新的早申通道——夏校学生提前轮(Summer Student Early Notification, SSEN),相当于是在ED1之前又增开了一个提前批次,因此也被大家戏称为“ED0”。
它和早申一样具有约束力,一旦被录取就和学校绑定,因此更适合那些已经将芝大作为第一选择、且参加过芝大夏校的同学。
申请者可以在9月1日-10月15日之间提交申请,并将在完成申请后的三周后收到录取结果。
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5Fall芝加哥大学在ED0+ED1两个阶段录取了40余位中国学生,其中ED0轮次占28个,用数据说明了ED0的重要性。
这也提醒参加过芝大夏校的26 Fall申请者,一定要抓住ED0的绝佳时机。同时低年级同学如果对芝加哥大学感兴趣,不妨考虑参加芝大的夏校,从而在大学申请中抢占先机。
加州大学:12月1日
加州系学校不设早申,RD的DDL也较早。
比起其他学校集中在1月,尤其是1月上旬才截止,加州大学在12月1日就会关闭申请通道。
从上一届的录取数据来看,UC对国际生的录取态度还是比较友好的。UCD、UCSB提高了国际生的录取率;UCB、UCSD录国际生更大方,尤其是大家更关心的UCB直接发了比往年多一倍的offer。
具体的UC录取详情可以参考:
加州大学2025录取数据公布!UCB反转扩招,国际生:爱又回来了!
文理学院11月1日/15日
Top 30文理学院中只有里士满大学、玛卡莱斯特学院和科罗拉多学院开设了EA轮次,截止日期为11月1日。
ED1的截止日期也主要集中在11月15日。
而与大U相比,大部分文理学院都开设ED2。毕竟文理学院往往规模更小,招生名额更少,更需要尽量多地确保发出去的offer都能得到回应,所以这些大学都会在早申的时候“连捞两把”。
从往年申请数据上来看,2025-2026申请季一些原本“稳妥”的学校正在变得“高不可攀”。
一方面,随着藤校的标化政策恢复,申请者回归理性,第二梯队学校,比如埃默里、范德堡、莱斯、杜克、NYU可能会迎来更多申请者,竞争也更加激烈。
同时,在留学也越来越看重性价比的当下,UCB、UCLA、UMich、UNC这类性价比高、教育质量好,对普通申请者更友好的老牌公立大学也会比以往更吃香。
除此之外,MIT、CMU、加州理工等理工类学校常年火爆,申请者扎堆。还有一些Top30开外的学校,比如波士顿大学、波士顿学院、东北大学等,虽然排名不算很高,但对国际学生有着持续的吸引力。
老师建议大家在申请策略上要善用“时间窗口”与“规则红利”。
早申依然是“性价比之王”,尤其是第二梯队私立校的ED录取率甚至可以比RD高2到3倍,比如杜克ED录取率约18%,而RD仅有5%。可以将目标学校列为ED,利用约束性换取更高录取概率。
在学校的分档选择上也要更有策略。
不少以往被视作“稳妥保底”的院校已难担此任,热门专业的录取门槛更是远超预期。因此,选校时应优先聚焦那些与自身成绩、活动经历高度匹配的院校,在此前提下纳入1-2所冲刺院校;而保底院校的选择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即便其他申请全部失利,自己也真心愿意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