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常规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都存在局限。哈立克大学客座教授、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专业博士帕特里克·K·迈耶认为,培养学生基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直觉性批判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融合了直觉的多维处理能力与批判思维的分析严谨性,能够帮助学生在不确定和多变的现实中作出更全面的判断。同时,迈耶也为教师提出了培养这种思维能力的具体建议。
教师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周围世界的能力。这种理解是通过学习来逐步发展的,而学习又涉及到思维。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才能帮助人们理解这个复杂且多维度的世界?本文将探讨三种不同层次的思维: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直觉性批判思维,而只有最后一种才能有效地实现我们的期望。
思维:仅仅是精神噪音?
根据《韦氏词典》,思维是“运用大脑产生思想的行为”。《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词典》中对思维的定义更具参考价值,它将思维描述为“一种认知行为,在这种行为中,人们体验或操纵思想、意象、心理表征或其他假设性的思维元素”。虽然这个定义提供了更多细节,但它并未告诉我们思维的质量。如果不加以评估,单纯的思维可以被视为“精神噪音”。这便引出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批判性思维:
有价值,但不足以应对多维度现实
批判性思维的一个简明定义是“对思维进行思考”,即思考我们自己的想法。换句话说,它是一种反复验证我们的想法和初步结论有效性的方法。一个秉持客观的批判性思考者必须愿意通过寻找漏洞和不足,来客观地评估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批判性思维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力求全面了解信息并理解信息,不断提出探索性的问题。只有在探究了所有可能性之后,才会阐述自己的论点,并认识到其所有的优点和缺点。
尽管客观的批判性思维在学术环境中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但它并不能让学生做好理解现实世界问题的准备。
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缺陷在于,作为一种理性过程,它一次只能聚焦于一个问题。因此,如果同时发生多个问题,批判性思考者将不得不逐个按顺序分析它们。然而,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是由众多因素(如经济、历史、政治、文化和安全等)共同塑造的,并且这些因素往往是同时起作用的。
图片来源|Vecteezy
正如格式塔心理学所言,整体并非是其各部分简单相加的总和。要理解整体,我们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将整体拆分成部分来分析,就好比试图通过单独分析书中的每个单词,然后将这些分析拼凑起来,从而理解一本书的信息。又如烘焙一个蛋糕时,试图把每个原料单独“烤熟”再拼在一起。显然,这样做只会搞得一团糟。
直觉性批判思维:
理解现实世界的关键
如果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就必须培养他们一种能够同时分析多个维度的思维过程——换言之,即直觉性批判思维。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花很长时间冥思苦想以解决某个问题或理解某件事,却未能成功。然后,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解决方案或解释突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种成功正是由直觉思维驱动的。
直觉性批判思维结合了潜意识同时分析多个维度的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严谨的分析能力。它是一个迭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基于证据的推理来评估来自直觉的反馈,从而逐步深化我们的理解。当运用直觉思维时,我们首先将现实世界问题的所有方面呈现给潜意识,让其在不受理性监督的情况下进行同步分析。然后,我们再运用批判性思维来检查其中的漏洞。这个过程会根据需要重复多次,直至理解所面对的问题。
如何培养直觉性批判思维
由于直觉性批判思维是一个较新的概念,目前帮助教师培养学生这种思维的工具还很少。这是一些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建议。
首先,呈现的材料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他们的生活相关,并符合他们的认知能力。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坦然面对困惑。毕竟,学习常常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过程。
重要的是,不要直接为学生的问题提供确定无疑的答案。相反,我们应该在解释中留出空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填补,鼓励他们独立探索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犯错,并质疑我们所说的任何内容。
总之,为了确保学生能够理解现实世界,我们必须将他们的思维能力从批判性思维升级为直觉性批判思维。我们还需要确保确认偏误和自我实现预言等强烈偏见不会削弱他们的直觉性批判思维。由于我们对直觉性批判思维的理解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还需开发更多实用方法来帮助学生培养这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