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出炉!
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公布2023/2024学年香港八大学士课程毕业生就业情况。这次又涨了!又破纪录了!
据悉,2024年港八大毕业生平均年薪飙到32.9万元,创历年新高,相当于月入近2.75万元。
其中,香港大学毕业生平均年薪更是首次突破40万大关,达到40.1万元,平均月薪约33492元。
港大毕业生最“值钱”?
港八大每年都会进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根据教资会最新公布的八大毕业生调查结果,截至去年底,2023/24学年约2.1万名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毕业生当中,约有1.84万人回应调查。
当中逾1.3万人全职就业,占已回复的毕业生约71%;整体平均年薪约为32.9万元,较前一年增加约1.5万元,增幅约4.8%。
从单所大学来看,港大毕业生以40.1万元的平均年薪位居榜首;香港中文大学紧随其后,平均年薪38.1万元;香港教育大学则以34.8万元位列第三。
在年薪增幅方面:
香港理工大学按年升约4.4%,至30.6万元;
港大同样表现抢眼,按年升约4.2%;
香港浸会大学按年升约3.9%,至26.9万元;
香港科技大学按年升3.1%,至33万元。
不过,只有教大毕业生平均年薪下跌,较上一学年跌约4.1%。
港大方面表示,去年学士学位毕业生就业表现出色,总平均月薪创纪录达33,492元,就业率高达98.7%。
在3792名全日制学士学位毕业生中,83%参与了调查,且98.6%的毕业生在去年12月底前已首次获聘。
此外,95.8%的毕业生选择留港就业,继续深造的比例维持在22%。
就业领域上,工商界仍是主要选择,占比45.9%;加入政府的比例从之前一年的14.4%增加至16.8%;从事社会及个人服务业的比例则从23.3%略降至21.2%。
全职岗位减少 失业率微升
尽管毕业生薪酬整体上涨,但就业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2024年度联校就业资料库中的全职职位数量较之前一年大幅减少超9400个,降幅38%。
同时,上学年八大毕业生失业率较前一学年微升0.4个百分点,达到2.4%,为2019/2020年以来的高位。
按大学划分,香港城市大学失业率为5.4%;科大及教大分别为3.2%及2.8%。
而八大毕业生每周工作少于35小时、担任兼职或临时工的就业不足情况,较之前一学年下跌0.6个百分点,为4.2%。其中,岭南大学达8.9%;港大、港科大及理大分别为5.9%、5.2%及4.2%。
医科最吸金 社会科学涨幅显著
从学科来看,医科、牙科和护理科学士学位毕业生的平均年薪依旧最高,达54万元,即每月约4.5万元,按年上升约6.7%。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科学科毕业生平均年薪增幅最高,按年上升9.1%至30万元。
商科和管理科、教育科的毕业生平均年薪则分别按年下跌1.4%和3.5%,分别为29.1万元及36.2万元,但教育科毕业生的年薪仍在各学科中排行第二。
文科和人文科学科学生毕业生的平均年薪维持在约26.9万元不变,理学科、工程科和科技科毕业生的平均年薪均有不足2%的增幅。
香港浸会大学人力资源策略及发展研究中心副中心主任叶伟光分析称,社会科学相关职业,如心理治疗师和社工,属于以人为本的服务类工作,难以被AI取代,发展前景看好,是继医科等“神科”及教育相关学科毕业生后,薪资较高的群体。
他还补充,随着特区政府大力推动科技产业发展及AI技术的进步,电脑工程和数据科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未来有望获得更具竞争力的薪酬。
怎么看今年的数据
第一,7所大学年薪又涨,再创新高,只有1所大学轻微下跌。
第二,全职岗位减少、失业率微升,可能部分由于香港近些年疯狂引进人才,高校扩招,导致本地就业市场短时间内无法“消化”大量人才;部分与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有关。
第三,医科、牙科、护理专业年薪“封神”,在意料之中,社会科学达到9%的增幅,让人意外。在AI爆火的情况下,一些看似冷门的专业悄悄冒头。理工、科技专业在小幅上涨。
总的来看,大势向好,局部有挑战,处于正常范围内。
香港的金融、贸易物流、专业及工商业支持服务、旅游是支柱产业,此外,创科行业如AI、STEM、大数据分析,近几年火起来的ESG等都是未来的增长点。北都的建设和发展也是未来一大机遇。
港八大本科依然值得冲,一般各大高校9月、10月就会开放高考生、国际生申请。每年大家都会早早赶第一轮早申,抢占先机,申请成功率大大提高!早申请早拿Offer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