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跟美国精英大学拉扯了那么长一段时间后,就在美本申请通道刚打开不久,又发生了两件事关美本招生的重大事件,值得留学家庭注意!
01.32所美国精英大学列为被告!
近日,一项美国联邦诉讼指出:32所美国精英大学被指控参与“ED早申阴谋”,意图抬高学生支付的学费。
被告的32 所大学,基本都是全美排名榜上赫赫有名的精英大学和文理学院——比如大家熟知的美国前30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杜克大学、西北大学、埃默里大学、芝加哥大学、罗切斯特大学、范德堡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以及美国前30的文理学院:阿默斯特学院、波莫纳学院、威廉姆斯学院、巴纳德学院、鲍登学院、布林茅尔学院、卡尔顿学院、哈弗福德学院、机构学院、曼荷莲学院、欧柏林学院、莱斯大学、史密斯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三一学院、瓦萨学院、韦尔斯利学院、维思大学和麦卡利斯特学院。
以上列出的美国大学,均是美国录取难度极高的院校,录取率大多基本在3%-15%之间。
ED提早申请,是美本申请的“特色项目”,通常在每年8-11月开始进行(时间上会早于12月-次年2月的RD常规申请)。
一般来说,选择ED早申请美国大学的,都需要慎重考虑。
因为ED申请具有绑定性和约束性,学生一经美国大学ED提前录取,则不得不撤回其他大学的申请,必须入读ED录取的大学。
否则就是违背诚信原则(这一点美国大学尤为看重),这不仅可能影响学生在后续申请中被其他大学录取的机会(被其他大学知道会撤回对你的录取),并且学生在读高中也会被牵连,美国大学很可能会减少对该学生所在高中的ED录取名额,甚至可能“拉黑”整个高中,影响该校未来几年的ED录取。
因为学生的“毁约”的行为,虽然不触犯法律,但确是严重的道德问题。
也因此,出于双向奔赴、坚定选择彼此的信念,往年美国大学ED提前录取的申请者的录取率通常比常规录取的申请者高出2~3倍。
(如:芝加哥大学 ED 录取率约 40%,常规录取仅 6%;全美第一的威廉姆斯学院的ED提前录取的录取率为23.3% ,而同期只有7.3%的常规申请者被录取。)
想要去美国读书的同学必须知道,“学术诚信”一向是美国大学最看重的东西,在过去以来,学生和大学都不由分说地遵从早申请的规定,过去也从未被人拿来说事,更别说闹上法庭了。
但今年,超过30多所美国大学遭遇学生指控,指出大学通过 "提前录取"(Early Decision, ED)机制合谋抬高学费,违反反垄断法。
诉讼中指出,这些美国精英大学通过 ED 机制达成 "横向协议",表面上允许学生提前锁定录取,实则通过以下方式扭曲市场。比如:
1.绑定承诺削弱议价权:ED 申请者一旦被录取必须放弃其他学校的录取机会,无法比较不同学校的奖学金或助学金方案。虽然 ED 协议本身不具法律效力,但学校通过道德压力和舆论暗示强化其 "约束力",导致学生被迫接受可能更高的学费。
一位瓦萨学院学生裘德・罗宾逊表示,他在 ED 阶段接受录取后才发现实际获得的经济援助远低于预期,但因 "承诺" 束缚无法反悔。
2.制造虚假竞争减少学费优惠:美国大学通过默契协议不在 ED 阶段争夺生源,从而减少对价格敏感学生的经济援助投入。例如,ED 录取率通常是常规录取的 2-3 倍,但被录取者往往无法获得最优资助方案,学校得以维持 "天价学费"。
3.双向抬高整体费用:ED 录取的学生因无法比价而支付更高学费,常规录取学生则因名额被压缩(ED 通常占录取总数 30% 以上)而面临更激烈竞争,学校趁机进一步提高学费。
涉案主体与运作链条也被爆了出来。
在法院的被告名单中,除了 32 所美国精英大学以外,还包括"高等教育融资联盟"(COFHE)—— 该组织协助学校共享招生数据(所有被告大学均为或曾为高等教育融资联盟(COFHE)的成员);
以及两大美本申请平台 Common Application 和 Scoir,它们被指为 ED 合谋提供技术支持。
因为使用该系统提早申请美国精英大学,通常会比其常规录取周期接受更高比例的学生,但作为交换,申请者将不得不放弃从其他学校寻找更好的经济援助的机会。
争议焦点:公平性与反垄断
对此,原告律师本杰明・布朗指出,ED早申制度本质是 "竞争者之间达成的不竞争协议",直接违反反垄断法。这种制度尤其伤害低收入家庭:
- 信息不对称:非富裕学生往往不了解 ED 规则,或因无力支付多校访校费用而被迫放弃选择权。
- 经济压力放大:学生需在未完全了解费用的情况下做决定,而富裕家庭可通过资产证明获得更灵活的资助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ED提前录取看似有录取优势,但实际上却让低收入学生更难负担大学费用。
对此,布朗大学第一时间做出了反映——率先否认指控,并称其招生政策 "独立且公平",并将全力应诉。
图片:布朗大学
这场诉讼不仅关乎学费高低,更触及美国高等教育的深层矛盾 —— 当招生政策成为经济博弈工具时,教育公平该如何保障?
随着案件推进,其结果或将重塑全球留学申请的游戏规则。
02.斯坦福恢复SAT要求,并扩招150人!
与此同时,斯坦福大学近日也有几个重磅动作值得大家注意。
8月,斯坦福在官网更新了2026Fall申请季的申请要求和变动。
主要变动包括:
1、恢复标化要求:26Fall申请季斯坦福恢复强制提交SAT/ACT成绩;
2、继续考虑Legacy制度:也就是录取将会继续考虑校友子女和捐赠人子女的身份优势;
3、主动退出加州政府资助计划:以换取完全招生自主权。
4、本科扩招:初步扩招150人:并进一步考虑扩招本科生。
去年,加州政府新签了个法案,规定私立大学不能给校友子女、捐赠者搞录取优待。
为了保住校友子女的录取优先权,斯坦福在面对这个全州禁令时,干脆退出了加州助学金计划(Cal Grant),不要州政府的资助了。这个计划是州政府给加州学生的经济支持,不管读公立还是私立大学都能用。
简单来说,就是学校自主权和公平录取杠上了。这么做其实是斯坦福的算盘:放弃每年大概 300 万的州政府资助(主要给低收入学生),既能躲开新法案的处罚,又能让 2026 年秋入学的学生还能靠 “校友子女” 身份加分。
学校说保留这一政策能促进社区和捐款,但批评的人觉得这会让不公平更严重。
从数据看,2022 届新生里,斯坦福录了 287 名校友子女,占 13.8%;南加大是加州私立校里录得最多的,有 1791 人。
去年斯坦福学生拿了约 320 万加州助学金,放弃这笔钱其实挺亏的。不过学校说了,会用自己的钱补上这部分资助,保证学生的经济支持不受影响。
虽然少了州政府的资助,但是斯坦福招生却没有受到影响。
今年秋季,斯坦福有意扩招150人!并正在研究进一步扩大本科生人数。
这也意味着,申请入读斯坦福成功的概率又增加了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