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名额已下发,都说涨了,但是怎么判断自己能不能拿到呢?”
自前段时间江西中医药大学传出26届保研名额的消息后,不少高校也有了名额下发的小道消息,例如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预计8月下旬公布)、安徽省、江苏省26届保研名额已下发各高校,等着官方一纸公布。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图源:小红书http://xhslink.com/m/7fXDVONnrCZ
https://a.c1ns.cn/a8Tur
https://a.c1ns.cn/IJmoa
http://xhslink.com/m/7fXDVONnrCZ
而在保研名额下发之际,最能引发保研er关心的问题当属——我,到底能不能保上?
有人翻成绩单盯排名、有人找辅导员打听、有人在贴吧、论坛、朋友圈疯狂搜本校上届人的rank……就为了算出自己到底是稳稳地躺在名额里,还是摇摇欲坠地卡在名额外。
图源:小红书https://a.c1ns.cn/pGE62
那——
能预测保研名额增量花落谁家吗?
如何判断新增的名额能否落到自己的专业?
边缘人今年都不会边缘了吗?
新增67所推免资格高校的名额会挤占原本高校的名额吗?
......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盘一盘今年推免名额可能的变化形势。
01、如何判断本专业推免名额是否增加?
家大业大名额多
▶ 想知道名额会不会涨?先看看自己专业“人丁旺不旺”。
若本专业22级学生人数有较大增多,则保研名额增加概率很大,反之,若22级刚好有较大缩招,那保研名额大概率削减,保研率下降。
招生规模大,一方面说明专业发展前景受到大众看好,另一方面也说明该专业是学校的主力部队或重点发展的“潜力股”——培养基数大更容易“出成绩”(学术荣誉、就业质量等)。
因此,学校在切分保研名额这块“大蛋糕”时,学生人数就会是一个硬核参考指标。
例如,海南大学就在《海南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中明确将综合考虑各学院应届毕业生人数来制定推免名额分配方案。
图源:海南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生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
海南大学教务处官网https://jwc.hainanu.edu.cn/index/zytz.htm
实力/热度总要占一样
▶ 保研名额的分配,本质上也是一场关于专业“咖位”的较量。
若同学们所在专业/班级在学科建设方面表现优秀,亦或是在第五轮学科评估时专业评级有所提升,那么今年本专业的保研名额就有很大概率会增加。
再者,若是本科专业对标国家战略需求“风口”,比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关键核心领域,在政策影响下大概率也会增加保研名额。
例如中山大学在2025年发布的推免政策中提到“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所在院系增加5个推免名额”。
图源:中山大学关于印发《中山大学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https://ae.sysu.edu.cn/sites/default/files/2025-04/.pdf
成果奖惩:前人vs后人
▶ 学校在分配名额时,还会将该专业上学年的所有表现(正面的、负面的)纳入考量范围。
若本专业有同学在“挑战杯”、“互联网+”等顶尖赛事中获得国家级奖项,且奖项数量可观,那本专业的保研名额就有可能会增加。
其次,学院的升学率也会影响分配。升学率越高,代表本学院学生的升学欲望越强烈,且成功率高,获得保研名额后被浪费的可能性小,因此也会有很大概率增加保研名额。
同样,若去年有同学获得保研名额了,但最后没有找到院校接收,导致指标浪费,那么今年就很有可能会因此而缩减名额。
例如武汉大学在推荐免试办法中就明确规定若有学生放弃资格,则会酌情扣减名额。
图源:武汉大学信息公开网 http://info.whu.edu.cn/info/2401/14913.htm
专项指标“烈火烹油”
除了常规推免名额外,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独立通道——专项指标。这些名额通常不占用下发给各专业的普通推免名额,例如行政保研、支教保研、竞赛保研等。
不过,最重要的是工程硕博、国优计划等新型专项计划,这些新型专项计划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宣传下,对应的保研名额也是在节节攀升。
而且如果同学们的母校有此类专项计划,且去年报名该计划的人很多,那么今年就很有可能会“烈火烹油”,进一步增加计划名额,以作奖励(不过也会出现专项计划名额挤占普通名额的情况出现,详见下文)。
02保研名额,哪些情况必然增长?
今年新增了67所推免院校,不少同学也担心推免院校增加了,原有的保研名额是否会被挤占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新增推免院校的名额属于“额外增量”,并非切割现有院校的蛋糕。同时,在国家推动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保研名额总量持续增长是大势所趋。
整体明朗,稳中有增
为了多培养人才、给就业市场“降压”,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今年新鲜出炉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中更是白纸黑字表明要“有序扩大本科和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扩招是大势所趋。
而作为保障优质生源的黄金通道,保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保研名额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老师也整理了不同层次的高校24届和25届的保研名额变动情况,从数据来看,无论哪个层次的高校,保研名额都是上涨趋势。再加上政策影响,今年大概率也会是上涨。
具体分析,各有差异
虽然总量见涨,但具体到每一所大学、甚至同一个大学的不同学院和专业,就是会呈现“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现象。
1一方面,院校之间的保研率差异大
头部985/顶尖211、新晋“双一流”高校以及发展势头迅猛、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如新兴工科、交叉学科)的实力派高校,大概率会分到更多的“羹”。
而一些传统优势不够硬核或发展四平八稳的院校,增长可能就有点“抠抠搜搜”,甚至原地踏步。
2另一方面,同个学校不同院系差异巨大
手握“王牌”(第五轮学科评估A类、入选“双一流”学科)、有“大项目撑腰”的理工科院系等,在名额分配时更容易获得学校的偏爱,拿下更多名额。
相比之下,部分文科、艺术类或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名额多半偏向稳定,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缩减情况。
图源:长江大学https://wsyx.yangtzeu.edu.cn/info/1008/1029.htm
专项计划,名额必增
以“工程硕博士”、“国优计划”、“强基转段”等为代表的国家级专项推免计划,是当前政策绝对支持的香饽饽。这些计划的名额自打推出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2026届必将延续这一趋势。
不过,专项计划的快速膨胀,可能会对普保名额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学校总的保研名额涨得慢,不足以覆盖专项计划的涨幅,或者分配时偏心过重,就容易出现“拆东墙补西墙”——把原本属于普通推免的“蛋糕”切一大块给专项计划。
例如去年山东大学就有出现过普保名额因为工程硕博而缩减的情况。
图源:小红书https://xhslink.com/m/AMRBCD6oFp9
老师总结
在研究生扩招与政策驱动下,现有高校的推免名额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保持稳中有增的确定趋势,只不过具体到各学院、各专业会有所不同。
03申报保研资格注意事项
保研资格申报一般于8月底-9月初进行,那么在申报保研名额时,保研er们需要注意哪些细节?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吧~
01重视详解推免政策
一般来说,各高校的推免政策中会规定申请者必须通过四级/六级、不能挂科等要求,同学们需要仔细研读材料要求,及时判断自己是否符合条件。
此外,保研加分细则每年也都会有变化,诸如往年能加分的竞赛,今年不可以了;
往年论文能加5分,今年却只能加2分等等。
因此,在学院下发今年的推免政策后,同学们务必要以最新的政策为准,先行计算自己的保研加分项,若预估排名较为边缘,则早做打算,选择其他道路。
02仔细提交附加分的相关材料
除成绩核定外,其他加分项一般比较珍贵但琐碎,一不小心就会漏掉或者计算错误,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看清楚哪些材料可以加分,在提交材料前,对照加分细则多检查几遍个人加分材料,以免遗漏可加分项目,进而错失保研资格。
03确保材料真实性,做虚弄假不可取
同学们的材料递交学院后,一般都会有审查环节,一旦被查出弄虚作假,轻则失去保研资格,重则会在档案里打上不诚信记录。
而且,就算过了学院评定这一关,后续的外保录取中,研究生院校也会设有材料审核环节,外加材料造假还有可能会遭到别人举报。所以同学们务必真实做人,诚信保研。
写在最后
八月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保研名额的大盘也基本明朗,无论此刻的保研er是稳操胜券的前排选手,还是奋力一搏的边缘战士,都要把能做的做到极致——查通知、投院校、备材料、勤复习。在等待名额下发的同时,专注提升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