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宣布:从2025-2026申请季起,全面取消本科申请中的“可选校友对话(Optional Alumni Conversations)”这意味着,校友面试这一延续数十年的传统环节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
✅ 一个贯穿全年、聚焦“被录取学生和在校生“的校友志愿者计划(PAAP)。
✅ 校友将不再参与“短暂的招生季对话”,而是转向录取后的长期陪伴与支持,包括欢迎新生、学术指导、职业规划等,贯穿学生的本科学习阶段。
目前宾大官网已经没有“Interviews”这一项要求了。
什么是“美本面试”
本科申请中的面试,既是招生流程的一部分,也是一扇独特的窗口:通过面试,招生官或校友可以从纸面材料之外,进一步了解申请者的语言表达、思维方式、性格特质与目标动机。
根据面试的功能与主导方不同,美国大学的面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按功能分类——
◆ 信息型面试(Informative):
这种面试的面试官不对学生进行评分,主要提供一个问答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并鼓励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类面试不影响录取结果,更多是一次双向了解的机会。
◆ 评估型面试(Evaluative):
面试官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交一份评估报告给招生办公室。评估内容包括沟通能力、思维逻辑、与学校的契合度等。这类面试可能对录取结果产生影响,建议认真准备。
按主导方分类——
◆ 校友面试
最常见的面试形式,由学校安排在申请人所在地的校友面试官与申请者进行谈话。
面试官不是招生官,不掌握你的申请材料,谈话更随和,也更注重个性表达与文化匹配。
✓ 优点:气氛轻松、展示真实自我
⨉ 缺点:受地理和校友资源限制,不是每个申请人都能被安排
典型采用校友面试的院校(部分为可选):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
◆ 招生官面试
较少见,多见于申请者亲访校园或招生官访校期间预约面谈。
评估性强,面试官是正式招生人员。
✓ 优点:精准对接招生办决策;含金量高
⨉ 缺点:机会稀缺,一般仅限于极少数学生
代表院校:部分文理学院,Top30较少见
◆ 第三方面试
由专业平台如InitialView、Vericant提供服务。
尤其适用于中国大陆学生,可多次录制、选择最佳视频发送至多所学校。
✓ 优点:灵活可控;不限地点;视频质量稳定
⨉ 缺点:费用不低;准备也需专业支持
代表建议提交平台的学校:杜克、西北大学、布朗等
宾大为什么取消校友面试
据宾大招生办公室介绍,取消校友面试的主要原因,是申请人数持续攀升,学校已难以公平、有效地安排每位申请者与校友进行一对一交流。
以2025届为例,宾大共收到超72,000份申请(最终仅录取了3,530人,录取率低至4.9%),与2012年约31,000份的申请量相比,增长幅度惊人。申请量的激增,加之审核时间的压缩,使得以公平、及时的方式维持一对一的对话变得愈发困难。
校友面试取消背后的逻辑转变
宾大取消校友面试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多重考量,是宾大招生办公室与校友关系部门之间长期、稳固合作关系的延续与进化;
其核心目标是将校友资源投入到真正产生持续影响的地方,学生的在校成长之中。
宾大副教务长兼本科招生主任惠特尼·索尔(Whitney Soule)指出,当前的流程已“达到极限”。不少校友也反馈,与其在短短几个月内进行高强度面谈,不如把精力用于更具长期价值的学生陪伴上。
此次调整并非简单的“砍掉一个流程”,而是宾大对其招生策略与资源配置逻辑进行的系统性重构。
过去,申请人参与校友面试被视为一种“示好”学校的方式,也就是美本招生中常说的“demonstrated interest”,向招生官展示你真的很喜欢这所学校。
但在申请者人数不断膨胀的今天,这种象征性互动的边际价值正在下降。此次宾大的政策调整,传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是否参加过面试,不再重要;重
要的是申请者能否通过材料体现出你真正了解宾大、适合宾大,并具备利用宾大资源的能力和潜力。
更重要的是,宾大此举也是一种资源重心的调整。从“用校友协助招生官挑人”,转向“用校友陪伴学生实现成长”。
这背后是顶尖大学对自身使命的重新理解:宾大不仅要找到最优秀的申请者,更要确保被录取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全面持续支持、实现长期扎实发展。这意味着,未来的招生关注点,可能不再是“谁最会包装自己”,而是“谁最能证明自己与这所学校真正匹配”。
对申请人的启示
取消面试,对于那些善于沟通、有故事可讲的学生而言,少了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但这也迫使申请者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申请材料本身。
当面试不再存在,申请文书的地位水涨船高,特别是“Why School”或“Why Major”类补充文书,不再是简单表达“我喜欢你”,而是要有理有据地说明:“我了解你、我适合你,我也知道如何利用你的资源”。
活动列表和“附加信息(Additional Information)”栏成为可以灵活使用的空间。那些原本可能在面试中谈及的兴趣点、成长经历、个人特质,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展现出来。
没有校友面试,并不代表不能表达兴趣。你还是可以利用学校官网、招生视频、学术资料,参与线上讲座、线下宣讲等活动,展现主动性和对学校文化的理解。
宾大取消校友面试,不是对学生表达机会的“封口”,而是对整个招生流程的一次重构。对于有准备的申请者来说,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我们不能再依赖一场对话打动学校,而要靠一整套更扎实、更深入的材料证明自己。
国际学生如何应对
对于国际学生而言,取消校友面试意味着申请人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展示对宾大的了解和热情:
✅ 如何获取学校信息
◆ 浏览官网和招生博客:深入研究宾大的课程设置、学院风格、校园资源等。
◆ 观看招生视频与录取官 Q&A:宾大经常发布官方讲座、信息会视频,内容涵盖申请策略、校园文化等。
◆ 利用社交平台:在YouTube、Reddit、Quora或 LinkedIn上寻找宾大学生的分享。
◆ 加入申请者群体或论坛:如College Confidential、ZeeMee、ApplyWave等。
✅ 用文书展现对宾大热情
由于无法借助校友对话展示兴趣,文书(尤其是 Why Penn)需要更有针对性和深度:
◆ 明确具体的课程、项目、教授、社团或校园文化与你的背景或目标如何匹配。
◆ 结合你所在国家或文化背景,写出你将如何独特地为宾大社区做出贡献。
✅ 保持其他形式联系
虽无校友对话,但仍可通过以下方式接触宾大:
◆ 参加宾大在本地或线上举办的招生说明会、学校展会等。
◆ 给宾大招生办公室写信提问(内容要具体、有诚意,不问官网已有信息)。
◆ 若认识宾大在读学生或校友,可私下请教经验,但不必“模拟面试”。
✅ 重视第三方面试
InitialViewInitialView面试不是必需的,但欢迎你提交。如果该服务费用对你来说负担较重,InitialView 提供费用减免。
申请人可以将InitialView面试作为补充材料提交。请注意,这一面试不能替代任何英语语言能力测试的要求。
真正的匹配,从来不是靠一次面试争取来的,而是靠你对学校的理解、你自身的规划能力、你展现出的成长潜力,来赢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