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比代沟更深的是数字鸿沟

CTB带你关注2.8亿老人的数字困境

抖音上80岁的“穿高跟鞋的汪奶奶”踩着精致舞步收获千万粉丝,另一端,湖北广水一位94岁老人却为了激活社保卡被迫被人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智能时代为老年人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实。

“穿高跟鞋的汪奶奶”每天通过直播与年轻人分享时尚心得,使用各类App轻松购物。她的智能手表监测着健康数据,手机上的打车软件随时待命。这位杭州网红老人代表着老年群体中数字化适应者的形象。

然而这种流畅的数字化体验并非所有老年人都能享受。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2.8亿,其中近半过着独居或空巢生活。对比之下,截至今年3月,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全国网民规模的比重仅为6.7%。

当汪奶奶在直播间与粉丝互动时,无数同龄人却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寸步难行。数字鸿沟正在成为老龄化社会的一道隐形墙。

老年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展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除了汪奶奶,还有78岁的“北海爷爷”通过精致生活方式分享收获数百万粉丝,70岁的“只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展示着优雅老年生活。

这些银发网红熟练使用智能设备创作内容、与粉丝互动、甚至进行商业变现。他们证明了年龄不是数字技术的障碍。

然而光鲜背后是更大群体的数字困境。2020年,湖北广水94岁老人被抬到银行进行人脸识别;多位老人因无法出示健康码被公交车拒载;大连老人因不会使用线上支付被拒绝缴纳医保...

这些事件揭示了大多数老年人面对的数字现实。技术与服务的快速数字化,正在将不少老年人推向边缘化境地。

智能技术为何将老人拒之门外

适老化设计缺失是首要障碍。许多智能产品操作复杂,界面设计不符合老年人认知特点。适老家具国家标准起草专家指出,有些智能马桶的按键设置在侧面,老年人需要扭着身子才能使用,而且眼睛看不清标识。

语音交互系统也对老年人不够友好。许多老年人说话口齿不清晰,加上有口音、说方言,导致很多产品无法准确识别。这些问题看似细小,却直接影响着老年人使用智能产品的信心和体验。

安全顾虑和学习成本则构成了另一重障碍。老年人普遍对网络诈骗心存担忧,对数字支付的安全性缺乏信任。奉贤区的“数智普惠”课堂巡回活动发现,老年人在社交出行、支付安全、智能生活等方面存在诸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从安全到尊严,老年人的数字需求层次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数字时代有了新的诠释。对老年人而言,最基本的是安全需求——智能防摔设备、紧急呼叫系统、健康监测装置为他们提供物理安全保障。

其次是社交与归属需求。微信等社交应用帮助老年人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减少孤独感。疫情期间,许多老人通过视频通话与家人见面,数字技术成为情感连接的桥梁。

最高层次是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像北海爷爷这样的网红老人通过数字平台展示才艺、分享智慧,获得社会认可和自我价值感。技术成为他们继续参与社会、贡献价值的工具。

科技适老:从产品到服务的创新实践

面对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市场正在积极响应。2025年“银发科技伙伴计划”加速营入围项目名单显示,目前有15个银发科技项目正在探索创新解决方案。

这些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上海劢司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可穿戴手部震颤监测缓解康复器具、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的跌倒侦测护眼吸顶灯、深圳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的AI银龄眼镜等。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乐龄科技不仅止于提升生活品质,更应搭建一座桥梁,协助长者顺畅融入数码社会。岭南大学毕业生李子贤及其团队研发的“慧声宝”就是典型例子——这款产品将智能手机教学功能无缝融入传统收音机,成为长者手机班课后复习的辅助装置。

适老化国家标准也为行业提供了设计指导。《适老家具设计指南》和《家居产品适老化设计指南》提出,语音交互系统对于老年用户要设置更高的容错率,适应老年人的发音特点、语言习惯等。

构建数字包容的老年友好社会

缩小数字鸿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世界银行集团发布全新数字化发展策略,旨在应对“数字富人”与“数字穷人”间日益扩大的鸿沟。当前,全球仍有26亿人处于离线状态,33亿人缺乏数字身份认证,超40亿人无法获得高速可靠的网络服务。

企业方面,爱连健康创新“四大专属管家服务体系”,整合AI语音交互、远程医疗、智能安防预警、即时到家服务等核心技术。为活力、高龄、慢病、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覆盖医、食、住、行、游、玩等12大场景的标准化服务。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政策制定也是关键一环。2025年2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标志着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迈入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新阶段。

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码和硬件,当它浸润着人性的温度,就能成为连接情感的桥梁,让每位老年人都能自主、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数字时代。

CTB年度新课题详情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 CTB介绍

CTB全称全球青年研究创新论坛,英文名称China Thinks Big,简称CTB,于2012年由哈佛商学院学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者联合启动。CTB是一个以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推动创新的国际级别青年交流平台,同时也是国际级别高中生跨学科挑战项目,旨在通过快速的在线学习,引导高中生对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进行严谨的学术研究,提升他们的学习、认知和思考能力。

CTB自创立以来,已走过10年历程,联合耶鲁、斯坦福、清华、北大等数十所国内外顶级大学教授,以及诺贝尔奖、普利策奖得主与各领域专业学者,向世界范围华人中学生提出研究课题和创新挑战,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人青少年跨学科挑战项目。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参与CTB竞赛的高中生,不仅能在“背景提升”方面添砖加瓦,更能锻炼创新思维,处理好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成功入围全国论坛的小队将获得CTB论坛组委会出具的参与证明,完成CTB Standard Program 或 CTB Guided Program的小队,在提交论文终稿后,将获得完成证明。此外,参与CTB全国论坛、CTB全球论坛的小队,还将额外获得相应证书。

CTB竞赛的成果将入选CTB电子图书馆及论文集电子图书馆,展示本年度所有参与者的学术发现和研究实践成果。电子图书馆中的论文目录和摘要向全体注册用户开放,便于读者与作者进行学术交流探讨。CTB论坛学术委会员将与北大、哈佛等教授学者合作,对论文进行编辑修改,使之符合专业学术论文集出版要求,并每年以纸质版形式出版一册英文版CTB论文集。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在CTB全国论坛和全球论坛上,参与者将作为青年学者代表,与国内外大学教授学者、行业专家、资深从业者进行平等交流探讨,深入了解研究话题在学术领域的前沿发展和行业应用现状,获得更深入的见解、未来研究机会和潜在学术资源。

全国论坛将邀请所有符合最终投稿论文质量要求的项目出席。对于已经有成熟项目和未发表论文的同学来说,可免费直接投稿已完成的论文。在全国论坛表现优异的项目小队,将受邀参加哈佛全球论坛,走上世界级研究创新舞台。

● CTB参赛要求

组别划分:

1、Junior初中组

参赛对象:

6-8年级(初中预备年级-初二)在读学生

组队要求:1-4人组队(包括个人参与)

报名截止:2025年11月24日

2、Senior高中组(传统组别)

参赛对象:

9-12年级(初三-高三)在读学生

组队要求:

1-10人组队(包括个人参与)

报名截止:2025年11月24日

语言要求:

CTB论坛不是一个语言挑战,也不是一个演讲活动。我们寻找的是你所使用的语言背后的学术和创新思想。因此,你可以选择自己常用的语言,英语或中文(自选,无评价优劣势),来进行参与。CTB线上任务都为双语展示,也可以双语提交,全国论坛论文投稿接受中文或英文论文。如果你希望入选CTB全球论坛,需要提交英文版项目展示视频,并在入选后完成英文版论文即可。

●CTB 高中组可选类别

学术研究类(Research Project)

研究类项目聚焦于提出一个有挑战性的具体的学术研究问题,并通过合适的研究方法,寻找有逻辑支持的证据,最终形成有逻辑支持的研究结论。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创新行动类(Research Project)

创新类项目强调从现实问题出发,结合设计思维的方法,理解用户需求,提出一个新颖而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最终产出一个能够真实回应问题的产品或服务流程。

选题起点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公益项目(Social Impact Project)

关注具体的社会议题或公共问题,通过实地行动、公众倡导、志愿服务、资源链接等方式推动改变,重点在行动的发生、参与者的反馈和社会影响的可见性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CTB Junior组可选类别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 CTB重要时间节点参考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CTB课题推荐 | 智能时代的 "边缘人"探究智能技术如何适应并服务老年群体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IGEM课题分享 | 2024 Waseda-Tokyo

下一篇

留学生政策恐大变:最长停留4年 宽限期砍半 转学受限 二硕不再允许 10大变化解析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