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F-1新规落地:读二硕受限 博士申请竞争走向待察

当地时间 8 月 28 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公示一项拟出台的 F-1 签证新规,进入公众意见征集阶段。

新规核心在于,完成某一教育层级的国际学生,无法在同层级或更低层级继续维持或重新获得 F-1 身份。如此一来,“二硕”以延长身份的途径或将行不通。此前不少中国学生硕士毕业后,会申请第二个硕士来延长 I-20 以争取 OPT,现在这条路走不通了。

未来,读博或许会成为硕士毕业后中国学生的主要升学选择,这势必会对他们的申请策略带来重大影响。

01、核心变化:F-1身份只能“升”,不能“平”或“降”

美国F-1新规落地:读二硕受限,博士申请竞争走向待察

该新规的原文

根据新规,完成硕士学位后,学生将不再被允许申请第二个硕士学位项目;同时,博士生也不能中途选择“mastering out”(即转为硕士毕业)来保留自身身份。

这意味着,F-1 学生身份的进阶路径将成为一条“只能向上、不可回头”的单向通道,学生必须向更高学历层级迈进。

此前,申请“二硕”在中国学生群体中十分常见,在 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更是普遍。不少人在完成首个硕士项目后,因未找到理想工作,或是想转换专业方向,便会选择申请新的硕士项目,以此重新获取 I-20 表格,进而获得 CPT(课程实习训练)和 OPT(选择性实习训练)的资格。

然而,新规实施后,学生的选择范围大幅缩小,硕士毕业生需要更迅速地做出决策,而攻读博士学位将成为维持学生身份的重要途径。

02、申博士意愿会明显上升

对于在美求学的中国学生而言,二硕这条路被“封死”,将直接促使他们申博士的意愿大幅上升。

以往,学生能借助申请第二个硕士项目,为自己争取到一段缓冲时间,用以适应就业市场或规划未来方向。但未来,硕士毕业后若不立即投入工作,就可能面临不得不离开美国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读博自然会被更多学生纳入自己的学业与职业规划之中。

而且,博士项目完善的资助机制,也进一步提升了其吸引力。与攻读二硕往往需要承担数万美元学费不同,许多博士(PhD)项目不仅会全额免除学生的学费,还会为学生提供研究助理(RA)或教学助理(TA)津贴。

在身份受限和经济成本这两大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家长和学生们会更有动力去考虑攻读博士学位。可以预见,尤其是 STEM 领域的博士申请数量,极有可能出现显著增长。

03、申请人数上升,但录取不会放松

尽管预计申请博士的人数会有所增长,但博士项目的录取名额并不会同步增加。

博士项目的招生规模通常较小,大部分院系每年仅招收寥寥无几的国际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导师资源有限,难以承载过多学生。而且,博士录取的门槛颇高,不仅要求申请者具备相关研究经历、发表过论文,还需要有高质量的推荐信,并且要与导师的学术研究方向高度契合。

不少原本计划申请二硕、临时转向博士项目的申请者,在准备时间、研究积累以及个人能力等方面,往往难以达到博士录取的标准,因此他们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几率并不会提高。

此外,导师和招生委员会对于“因身份问题而申请博士”这类动机十分敏锐。如果申请材料中流露出申请者缺乏长期投身研究的热情与动力,反而更容易在筛选过程中被淘汰。

博士项目不会因政策变动而降低录取标准,这也就预示着未来的博士申请竞争将愈发激烈,而录取率却可能进一步降低。

04、未来三到五年博士申请生态会发生改变

一旦新规正式实施,在未来三至五年间,中国学生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的意愿以及申请数量几乎必然会出现大幅增长,这一趋势在 STEM 领域将表现得尤为显著。

不过,随之而来的将是更为尖锐的供需矛盾。由于博士项目的录取名额有限,而申请人数增多,竞争压力势必会急剧增大,录取率降低也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面对这样的形势,申请人在选择时会更加审慎地评估风险。那些录取淘汰率极高的项目,以及导师资源不够稳定、缺乏保障的院校,很可能会被部分申请人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

届时,博士申请将不再是可以随意“试一试”的事情,而是需要申请人进行充分规划、精心筹备的重要选择。

所以,若未来有申请博士的打算,建议尽早行动起来。提前积累研究经历、制定与导师沟通的套磁策略,将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以上就是机构编辑部老师分享。想要申请的小伙伴要开始着手准备啦!希望能帮助到正在申博的同学~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收获与成长 快乐与分享——上海凯文英领学校2025新生夏校结营仪式精彩落幕!

下一篇

10万美金学费时代来了!全美Top 100大学最新学费曝光!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