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招生政策新动向:标化成绩强制提交后 有人 SAT 满分仍被拒?

2024-2025 申请季,美国高校招生政策迎来重大变革,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一众名校纷纷恢复或强化标化成绩要求,SAT/ACT 成绩再度成为申请 “必选项”。

这一转变让众多怀揣留学梦的学生和家长将精力聚焦于标化备考,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出现了:部分 SAT 斩获满分的学生,却意外收到了拒信,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原因?

标准化考试政策持续变化

从疫情期间各高校广泛采用 Test-Optional 开始,招生标准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如今:

超过2,000所四年制大学采用 Test-Optional,另有部分学校彻底 Test-Blind,即不考虑SAT/ACT成绩。

美国高校招生政策新动向:标化成绩强制提交后,有人 SAT 满分仍被拒?真相是...

然而也有顶尖院校重新收紧政策,例如Dartmouth、Harvard、MIT、Stanford 等已回归强制提交 SAT/ACT 的行列。

在这一波政策变动中,“高分无用论”一度盛行,但实际录取决策远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GPA 是关键因素

在众多恢复标化要求的高校中,GPA 依旧牢牢占据着招生官评估体系的核心位置。

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其 2025 年录取数据显示,73.3% 的录取者 GPA 为满分 4.0,平均 GPA 高达 3.9,仅有 0.6% 的学生 GPA 低于 3.5。

美国高校招生政策新动向:标化成绩强制提交后,有人 SAT 满分仍被拒?真相是...

被录取学生的 SAT 分数虽集中在 1510 - 1570(25%-75% 区间),但提交 SAT 满分成绩的申请者中,竟有 90% 被拒之门外 。

美国高校招生政策新动向:标化成绩强制提交后,有人 SAT 满分仍被拒?真相是...

再看哈佛大学,其录取学生的平均 GPA 同样接近满分,在学术成绩的考量上,一贯秉持严苛标准。

对于招生官而言,GPA 反映的是学生长期、持续的学术表现,涵盖了数年的课程学习、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方面,是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和学术能力稳定性的直观体现。

相比之下,SAT 虽然能衡量学生在特定知识领域和技能方面的水平,但它只是一场限时考试,存在一定偶然性 。

假设两位学生,A 同学 SAT 获得满分 1600 分,但高中三年 GPA 仅为 3.2,成绩起伏较大,部分核心课程成绩欠佳;B 同学 SAT 成绩 1550 分,然而 GPA 始终保持在 3.8 以上,且逐年稳步提升,所选课程难度较高,包含多门 AP 课程。

招生官大概率会认为 B 同学具备更强的学术潜力和学习韧性,更有能力应对大学高强度、高难度的课程学习 。

所以,为何满分 SAT 仍可能被拒?

核心原因在于:GPA 是最持久、可信的学术表现指标。

加州大学系统研究发现,SAT确实在预测大一GPA中表现优异,但长期以来,高中GPA更能稳定反映学生学术成功潜力。

多所藤校数据显示,SAT与GPA结合使用时,预测力更强,而单靠SAT,高GPA的学生反而更可靠。

《福布斯》指出, SAT虽有参考价值,但招生官更看重GPA、课程难度和 GPA 体现的学术持续性。

换句话说,SAT只是“瞬间爆发力”,而 GPA 是学术素质的“长期战力”。

对于申请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竞争的焦点,将从“能不能考高分”,转向“能否在长期学术表现中稳扎稳打”。

在这个新格局下,如何科学规划高中四年的学术路径,已不仅仅是一个操作问题,而是决定录取结果的战略问题。

即使你有亮眼的 SAT/ACT 成绩,如果 GPA 和课程难度不能展现持续性的学术实力,也很难真正打动招生官。

对家庭和学生来说,真正的挑战不是“考不出高分”,而是如何在四年的高中学习中,持续保持高水平表现,并且科学规划课程路径。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UCAS 26fall正式开放申请政策有哪些变化?(附核心时间轴)

下一篇

盘点大一新生体验最佳的10所美国大学 从入学第一天就被圈粉!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