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

如果把大学学费比作买房首付,那么有些人毕业后拿到的并不是“房子”,而是一个账面浮亏。美区贴吧 Reddit 上有个有趣的帖子:Top 5 useless college degrees with worst ROI (one worth -$104,015),翻译过来就是“最没用的五个大学专业,投资回报率最低到要倒亏十万美元”。

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

十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在三四线城市,这已经相当于一套全款小三居。可你四年学下来,手里没房不说,反倒被银行按上了月供反复摩擦。

这还不是孤例。数据可视化网站 Visual Capitalist 做过一份统计,梳理了几十个大学专业的投资回报率(ROI)。ROI 最高的专业,终身净回报可以超过100万美元;而 ROI 最低的专业,净回报是负数,意思就是说,你倒贴了学费,还少挣了一辈子的钱。

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

更好玩的是,CollegeNPV 上还有一个“大学 ROI 排名”,你能像查基金一样,输入学校,看看毕业回报排第几。专业=理财产品,大学=基金公司?这么一对比,高等教育的金融化逻辑简直暴露无遗。

但问题来了:大学专业真的能像股票、基金一样用 ROI 来评价吗?

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

先看“神榜”。

根据 Visual Capitalist 的数据,ROI 最强的专业几乎被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霸榜:

石油工程:ROI 高得像买了贵州茅台,毕业后终身净回报接近 8 位数。

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没倒下之前,回报稳定,比特币式的成长股。

护理与健康专业:就业刚需,人口老龄化加持,属于“医药赛道”的确定性投资。

这些专业毕业生的收入远高于学费成本,ROI 堪比理财产品里的“低风险高收益奇迹”。

再看“惨榜”。

艺术类专业:ROI 基本负数,学费高昂,就业市场窄。

宗教研究:毕业生人数寥寥,就业出路有限,ROI 掉得比中概股还快。

心理学/社会学:读本科不算,继续读研花更多钱,ROI 一下子就稀释掉。

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

CollegeNPV 的数据还显示,同一专业不同大学毕业 ROI 也会天差地别。比如常春藤毕业的艺术生,ROI 虽然不高,但至少不会“亏到负数”;而在一些学费昂贵、声誉有限的私立院校读冷门专业,那 ROI 就直接变成了金融黑洞。

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

一句话总结:学石油工程是“价值投资”,学哲学则像是“情怀投机”。

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

ROI 的计算公式其实很直接:毕业后职业生涯的总收入,减去上大学的学费与机会成本。如果结果是正的,说明投资大学是赚的;如果是负的,说明你不如高中毕业直接去打工。

但其实这里面有几个陷阱。

1. 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工程类和护理类的需求量大,就业面广,所以 ROI 高。艺术和哲学并不是因为“无用”,而是市场对人才的吸纳有限。换句话说,低 ROI 并不等于专业没价值,而是经济体系里对这种价值的定价偏低。

2. 学费差异美国的学费差距极大,公立院校和私立院校能差到两三倍。ROI 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费虚高。你花 25 万美元学艺术,回报自然比不上花 5 万美元学同样课程。

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

3. 技能可迁移性有些专业虽然专业对口岗位少,但训练的通用技能(比如逻辑、写作、沟通)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ROI 的计算忽略了这种“隐性回报”。

所以 ROI 其实只是个温度计,它能告诉你身体是不是发烧了,却没办法解释为什么会生病。只盯着 ROI 来选专业,就好比只看体温计买药:量出 39 度,就直接上抗生素,结果搞错了病根。

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

很多批评者指出,把“专业 ROI”当做唯一标准,本身就是一种偷换概念。

Medium 上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到位:

“This ranking of 'useless' degrees based on a narrow ROI calculation mistakes the symptom for the disease…真正的灾难不是读艺术、哲学,而是整个高等教育市场本身已经被当作投机性金融产品。”

换言之,中世纪哲学没有错,计算机科学也没有错,错的是让学生背债读书的系统。学生要为 ROI 低买单,但大学和金融机构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

哪怕是景德镇大学毕业了不济还能烧个花瓶放在家里,商学院学生烧掉的却只有家庭的资产负债表。

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教育从“公共福祉”到“市场投资”的彻底转型。学费越来越像房价,大学越来越像金融产品,学生越来越像高风险投资人。社会在嘲笑艺术生“读了个赔钱的专业”,实际上真正的“无用学位”是——欠了一屁股债,还被教育体系收割的那一纸文凭。

一句“ROI 负十万刀”足以让人心惊胆战,同时也在提出质疑:不是“哲学是不是没用”,而是为什么教育体系要把专业的价值压缩成一张 Excel 表里的 ROI 数字?

ROI 很重要,毕竟读大学不是慈善。但它算不清一个人对知识的热爱,算不清创造力对社会的溢出效应,也算不清教育应该带来的公共价值。

要是非要算 ROI,那最亏的投资可能不是艺术,也不是哲学,而是整个高等教育的金融化:它让年轻人押注未来,结果收获的只是债务和焦虑。

而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无用学位”。

高ROI专业科研项目

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如果用ROI来衡量,哪些大学专业在印钞,哪些专业纯烧钱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在QS排名中正在被边缘化的几所英国大学

下一篇

沃顿商赛和SIC投资商赛全面对比!参加沃顿还是SIC商赛终于搞清了!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