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2026年度挑战即将开启!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早听老师说到了大学第一件事就是读文献,教授会给我们长长的reading list,到了课上不会给时间读,而是直接开始讨论,考试和论文里用到的知识也不都是课上老师讲的,而是需要我自主从文献和各种资料里获取。

天塌了,雅思阅读读得挺顺,但文献从来没读过啊!全是专业词?一句话老长老长?动辄好几万字?背景知识少会不会完全读不懂啊??那我大学不会挂科吧?

现在我完全不焦虑了,现在的我是钮祜禄 · 准大一,因为我刚从IRO全球轮回来😎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次高浓度学术之旅!

IRO 2026年度挑战即将开启报名点击收藏项目,开启报名时提醒你!报名通道

第一天!MIT参访和IRO全球轮选手破冰

MIT和哈佛不仅在学术成就上距离接近,在地理位置上也非常接近!到了波士顿怎能不探索一下我的两所梦校?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MIT打卡~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漫步MIT~

参访MIT时我们的“导游”就是在校学生,一路上她讲解了MIT的历史与趣事,我们问的升学相关问题她也都一一耐心解答,亲身漫步在MIT校园的感受果然和在网上看图片有很大不同!看着MIT专业的实验室我不禁想象自己在这里学习的模样。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MIT实验室~

到了晚上,我们和全球轮所有选手一起用破冰晚餐。我是个i人,一开始还有点紧张,但我的队友和外国选手都会很主动地和我聊天,很快我发现原来大家都对STEM抱有浓厚兴趣!有了共同爱好,我们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谈天说地中

紧张刺激的挑战日!

第二天,IRO全球轮挑战正式开始,一整天全部被占满的节奏!(其实从前一天晚上就在和小组队员准备...)

有了公开轮和全国轮的经验,我对阅读学术文献已经不陌生,而全球轮的活动形式要比前两轮丰富很多,除了单人挑战,还有组队挑战,高强度的学术英语输入让我感觉经历了一次蜕变!

全球轮挑战形式大致分为这几种:

1. 熟悉的笔试

阅读文献并回答选择题和简答题,IRO给出的文献都是学术委员会成员教授从各自领域挑选出来的,如果内容太难还会进行一定程度改写,出具试题后还会由其他教授进行复查,确保每道题无异议。

虽然是前沿文献,但IRO并不要求选手提前掌握很多学科知识,答题所需的信息都在文献里,我觉得它模拟的就是在大一时我们一头扎进教授给的阅读清单时的情景...我也是提前适应了哈哈哈,比如我对生物并不擅长,但通过阅读和逻辑分析,我也能答得上来。

2. 即兴问答

我承认是有亿点点紧张的,单独和考官1对1问答和考雅思有什么区别。考官会根据笔试题里的文献问3-5个问题,既包括知识回顾类的也有思维发散让我们讨论自己的想法的,大约5分钟一个人,我们六人组的同学都答得不错,令我惊讶的是每个学生问的问题有细微的差别,与我们的回答内容相关。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3. 团队挑战——辩论

我愿评团队挑战为最刺激的环节,前一晚我们就收到了组队名单,大家被随机分为4-5个人的小组,考验I人的时刻到了!我们提前讨论和分工,第二天在哈佛校园里分组辩论,辩论内容还是和学术文献强相关,既要理解理论知识,又要运用知识和逻辑击败对手,这很锻炼我的信息获取、理解和输出的能力,再加上还要用英语表达,最后打赢了的时候我超级激动!!

在颁奖礼开始前,IRO学术委员会成员、全球轮主考官、美国东北大学物理学教授的讲座让我们感触很深,教授分享了他的研究内容和进展,以及如何在大学顺利完成学习和研究的建议。我的申请目标就是美国大学的STEM类专业,教授的分享让我更加觉得做科研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坚定了我的专业方向选择。

颁奖!!!

被念到名字的时候我们超级激动!!!谁来懂一下高强度pk一整天后获胜的满足感....两轮晋级不是说说而已,对手有多强只有我们知道...我们获得了5枚finalist award和一枚Bronze Award,和教授合影的时候感觉自己和哈佛又近了一些~(没有说MIT不是梦校的意思,MIT录我!)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波士顿特种兵

标题党了,其实没有那么紧张哈哈,波士顿一日游太惬意啦!穿梭于波士顿市中心,昨天的疲惫一扫而空,我越来越爱这座城市了!点赞我,你必被MIT、哈佛录取的😎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如果问我有什么建议的话

  1. 好好利用样题,起码了解一下论文有哪些部分,题目是怎么出的,如果能按照60分钟4套文献模拟一下就更好了!
  2. 公开轮的口语环节是给你一段时间准备,然后口述你的回答,其实解题思路和笔试差不多,重点在于回答时要有逻辑,多引用些文献里的观点。
  3. 如果你顺利晋级到了全球轮,只要享受它就好了,我一开始觉得“一定要打败他们!”,但是挑战活动里有个人战也有团体战,你们既是队友也是对手,和他们聊天时发现大家都很喜欢STEM,我们聊彼此的高中都会学什么,现在已经做了什么研究,未来想去哪所大学...祝我们都被梦校录取!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IRO2026年度挑战即将开启报名点击收藏项目,开启报名时提醒你!

报名通道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IRO国际科研奥林匹克——学术文献阅读挑战

哈佛大学创办,是面向全球中学生的学术文献阅读挑战,于2024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赛事,45个国家学生参与、15+全球学术机构支持,全球名校教授组成学术委员会。具备高度含金量:

1、教授帮你提炼前沿学术!

IRO学术委员会由全球名校教授组成,教授们筛选各自领域里高质量的前沿文献,并改写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难度,学科以STEM为主,包括计算机、生物、化学、工程、神经科学、医学、AI、统计、物理、材料科学,保证文献权威、正规,其中的学科知识也有保障

2、提前熟悉学术文献框架!

IRO的每篇文献都保留了真实的论文框架,题目不要求学生有专业知识积累,可以从文献中直接定位到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等,阿思丹还开发了活动准备手册、中英文样卷解析、视频解析。在做中学,快速熟悉论文思路,提前适应大学学习!

3、与全球精英选手共聚哈佛!

IRO分为三轮:公开轮、全国轮、哈佛全球轮,在公开轮和全国轮,同学们在线上参与文献阅读和答题,晋级哈佛全球轮的学生将受邀前往哈佛大学,全球轮的日程更加丰富,不仅有文献,更有“IRO教授面对面”、“学霸社交”、“哈佛/MIT参访”、“波士顿游览”等活动,与全球优秀学生共同交流,与教授们共论学术!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公开轮/ Open Round

时间:暂定2026年3月

时长:60分钟

年龄要求:15 - 18岁

地点:在线考试,或学校线下考点

题型内容:共阅读4篇论文,共32道选择题

涉及学科:计算机科学、工程、医药、神经学、物理学、数学、人工智能、生物学

全国轮/ Semi-Final Round

时间:暂定2026年4-5月

考试形式:在线考试,或学校线下考点

参与资格:IRO2026年度公开轮获奖选手

语言:英文试卷

题目类型:

笔试:共有4篇试卷,每篇包含多项选择题和单项选择题共8道,和2道简答题(1-5句话回答)

学术答辩:根据文章内容和问题 , 每名选手将录制 5 分钟的英文陈述,展示他们的学术理解力和分析总结能力;

奖项设置:

超级金奖(综合排名前5名)

金奖(Top 20%)

银奖(Top 40%)

铜奖(Top 60%)

优秀奖(Top 80%)

晋级规则:获得超级金奖(Top 5)的选手将有机会获邀进入哈佛全球轮

哈佛全球轮/ Harvard Final Round

时间:暂定2026年6月

地点:哈佛大学,美国

参与资格:IRO全国轮获奖选手有机会受邀参加

语言:英文

挑战形式:

全球各大区域超级金奖的获得者角逐冠军,本轮不仅包含笔试环节,还有IRO学术委员会教授主持的“口头回答”“即兴问答”部分,进一步挑战青年学者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除了论文阅读与答题,哈佛大学全球轮还增添了许多趣味与学术并存的环节,包括团队问答挑战科学学术表达挑战

IRO 还将邀请学术委员会教授分享科研经历与前沿科研发现。最重要的是代表们可以与全球最强的科研

选手共同社交!

奖项设置:IRO年度金奖,银奖,铜奖!

全球轮主考官、演讲嘉宾预告:

Prof. Gregory Fiete

• 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

• 美国东北大学物理学教授

• 东北大学理论物理 Fiete 实验室创始人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扫码查看详细介绍

2024年度全球轮回顾视频

——亲临哈佛!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只有参加了公开轮才能报名全国轮吗?

是的,IRO是晋级制挑战,每轮达到要求的获奖选手才能入围下一轮。IRO 2026年度挑战筹备中,欢迎咨询公开轮样题,提前了解与准备!

参加挑战前,组委会提供学术培训吗?

组委会将在公开轮、全国轮提供官方样题和样卷,但出于挑战公平考量,并配合全球选手一致规则,组委会统一不提供进一步的学术培训指导。

如何获取更多样题?

学生报名全国轮后将收到说明邮件,获取考试系统练习账号,学生可在系统内查看练习和解析。

IRO全球轮回顾 | 在哈佛和STEM学霸PK的这三天,本高一理科生深感幸亏来了...

【竞赛报名/项目咨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大学理事会中国年会及AP培训开放报名

下一篇

申请圣保罗书院小学家长最常犯的3个错误!

你也可能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