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发布了一份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统计了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和薪资水平。
结果是有些出人意料的:很多受到追捧的热门专业,并非都一帆风顺,有些甚至陷入就业困境;而一些常被忽略的冷门专业,却在就业率上表现突出,悄然逆袭。
热门专业遇冷:
CS就业优势不再明显
先来看看失业率最高的十个本科专业:
- 人类学以9.4%的失业率高居榜首,毕业生早期职业生涯(在此项研究中定义为22-27岁)年薪中位数也仅有4.2万美元,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全美平均毕业年薪5.5万美元。
- 相比之下,社会学的失业率稍低一些,为6.7%,但起薪同样也稍低一些,为4.5万美元。
- 艺术专业的职业起步同样相当困难,面临着高失业率和低起薪:-商业美术与平面设计失业率7.2%,毕业年薪4.8万美元;-纯艺术失业率7%,毕业年薪4.25万美元。
- 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是当之无愧的高薪专业,毕业起薪能达到8万美元,这个数字足以吸引大批学生就读。然而,失业率却给这份高薪光环泼了冷水。计算机工程的失业率高达7.5%,计算机科学也有6.1%,不仅远超很多专业,还明显高于全美平均水平(3.6%)。
- 物理专业的情况更复杂些,虽然起薪能到7万美元,但失业率高达7.8%,而且67.9% 的毕业生必须读研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化学专业也是类似的情况,起薪5.5万美元,失业率6.1%,深造几乎成了必经之路。
冷门专业逆袭:
这些小众选择是“潜力股”
再来看看失业率最低的十个专业:
- 营养科学专业堪称“就业天花板”,失业率仅0.4%,毕业年薪还能达到5.4万美元。
- 建筑服务专业更让人惊喜,失业率0.7%,毕业年薪7万美元,而且只有12.7%的毕业生需要读研。这个专业注重实操的特点,对想尽早进入职场的学生格外友好。
- 护理学专业失业率1.4%,毕业年薪6.5万美元,既保证了就业稳定,薪资也处于中上游。
- 工程领域的部分专业也表现突出,就业率高,起薪也高,职业起步轻松、发展前景广阔:-土木工程失业率1%,起薪7.1万美元,职业生涯中期(35-45岁)年薪10万美元;-航空航天工程失业率1.4%,起薪7.6万美元,职业生涯中期年薪更是能达到12.5万美元。
- 最让人意外的还是人文类专业。艺术史失业率3%,哲学失业率3.2%,不仅低于计算机科学、经济学(4.9%),甚至比金融(3.7%)还低。曾经被认为“就业窄”的人文学科,悄然证明了自己的职场潜力。
专业选择思路:
把握三个核心逻辑
“冷门逆袭、热门遇冷”的现象背后,是美国就业市场正在发生的趋势变化。
一方面,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经过多年人才涌入,部分赛道已趋于饱和。再加上人工智能技术对基础技术岗位的替代冲击,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入学人数在今年首次出现增长停滞,热门专业的“红利期”正逐渐消退。
另一方面,企业对“软技能”的需求在持续上升。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BlackRock的首席运营官Robert Goldstein就公开表示,将扩大对历史、英语等人文学科毕业生的招聘。原因很明确:这些专业培养的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能力,是目前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
当下美国劳动力市场也不乐观,根据2025年5月的最新数据,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已升至4.8%。在这样的环境下,选专业更不能盲目追热,不妨从这三点出发:
- 热门专业≠好就业。热门专业往往伴随激烈竞争,若自身兴趣、能力与专业方向不匹配,不仅学习过程会吃力,未来求职也容易陷入被动。选择前,要理性评估行业饱和度与自身适配度,别只看表面热度。
- 关注需求稳定的领域。医疗健康行业就是典型代表,美国去年新增了90多万个医疗和社会服务岗位,未来10年仍将保持高增速。像护理、营养科学这类刚需领域,不仅失业率低,抗风险能力也强,长期发展更有保障。
- 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职场竞争到最后,拼的往往不是单一专业知识,而是批判性思维、跨领域协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才是长期竞争力的核心,而专业只是培养这些能力的载体。选择自己真正擅长且感兴趣的领域,才能在学习中持续成长,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以下是美国本科专业的失业率和薪资情况一览
(上下滑动查看)
美国本科的专业选择,不是“选热门=选未来”的简单等式。无论最初选择哪个方向,提前了解就业趋势、找准自身定位,才能在学业调整与职业发展中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