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剑申请者注意啦!北京时间10月16日凌晨1:00牛津&剑桥申请将截止!笔试也逐一进入收尾阶段。对剑桥申请者来说,下一关键环节就是面试了。剑桥的面试并不是“背标准答案”的考试,而是一场以学术为核心的对话。
为了助力同学们全面备战面试,机构首先汇总了剑桥申请时间线、面试形式、准备方法与注意事项,后续还会为大家解析牛津和帝国理工的面试攻略,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准备吧~
剑桥审理时间线
1、10月16日凌晨1点前(北京时间)递交剑桥申请
2、10月23日凌晨1点前(北京时间)递交My Cambridge Application (剑桥专属额外申请表)
3、11月起开始发放面试邀请
4、12月1日-19日主面试轮次
5、1月中下旬冬季调剂面试(仅针对被放入了冬季候补池的申请者)
剑桥面试形式
多数申请者会遇到1-2场面试,合计约35–50分钟。部分学科/学院可能3–4场,具体可以查询对应学院的专业介绍页面。确定面试日期后,务必把这段时间预留出来,学院通常不予改期。
今年的面试形式由学院决定,通常申请者不能自行选择,主要分为三类:
全部安排线下面试的学院包括:
全部线上的学院包括:
采取线上+线下混合的学院包括:
若你的志愿学院不在“全线下”或“全线上”的名单中,通常就属于“混合”,最终以学院单独通知为准。
剑桥面试准备
1)从现在开始:
开始复盘学科知识,确保基础知识能掌握扎实。同时要把你真正关心的学术点打磨到“可讲述、可延展”。例如重读个人陈述与任何已提交的书面作业,给其中每个“可被追问”的点做延展笔记。或者做少而精的拓展阅读/讲座/播客,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反复问自己:“我学习完后感悟到了什么?”“与我之前的理解有何不同?”
(剑桥官方针对面试目的说明)
2)从收到邀请到面试周前:
理工类同学重点练“让解题过程可被看到”:变量怎么定义、假设如何落笔、如何在纸面/白板或线上标注工具里边画边讲
人文社科同学要把“主张—证据—反驳—总结”的论证骨架灵活运用,并能把陌生文本迅速归位到这套结构里。
同时建议与同学们或老师们开展多轮模拟面试,若为线上,提前测试摄像头、麦克风与网络,准备好纸笔或触控笔与共享白板;若为线下,确认路线与到校报到信息,尽量前一晚住得离学院近一点,降低不确定性。
3)面试当天:
面试过程中不仅要展示知识掌握程度,更重要是显示你的“可教性”。表达上,遇到难点不妨把你已尝试的路径与卡住的具体原因讲给面试官听,再提出一个你想验证的替代设想,让面试官有“抓手”给出提示,从而把“求助”变成一次有质量的学术互动。
如何训练与培训
1)面试培训:建立清晰框架与应答逻辑
面对牛剑面试,了解考试形式与题型远不只是“知道会考什么”,而是要掌握背后的思维方式。机构针对不同学院与专业,设置了系统化的培训课程
2)面试模拟:真实还原,打磨临场表现
仅有课程理解还不够,真正决定表现的是临场反应。因此,在正式面试前,机构会为学生安排多轮不同导师的模拟面试,涵盖多种风格
3)面试录像:提升学术表达能力
在课后进行常见面试提醒与话题的录像练习,对专业表达更加熟悉,保证专业学术口语表达的流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