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并不仅仅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生活、学习。
踏上这片陌生土地的那一瞬间,你就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 culture shock。因为中西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恐怕要数外国人对于中国美食文化的神级解读了。
美国人最喜欢的菜色,简直能让我们怀疑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因为很多菜我们听都没听过,甚至做法都是让人大跌眼镜。
留学生们到国外中餐厅吃的中国菜有点“四不像”,通常国外的中餐馆为了迎合当地人的口味,会把菜品进行一系列改良。比如左宗棠鸡,这是美国人认为最著名的中国菜之一。做法是用鸡肉沾上辣酱,用大蒜、生姜和辣椒小炒。
但事实上,这道菜诞生于 1950 年代,左宗棠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啥时候吃过这鸡。
宫保鸡丁总听过吧?但美国的宫保鸡丁是这样的:
而我们的宫保鸡丁,是这样的:
很多外国人认为他们现在吃到的中国菜就是我们餐桌上的食物,于是一些外国人认为中国菜太油腻,太咸不健康。曾经还有外国人觉得“中国人身材矮小是因为食物不好”。
老师感觉,对于中餐,外国人似乎多多少少有点误会。
奇葩操作引热议
英国 Time Out London 杂志就上传过这样一个视频:
图源:英国报姐
最后 Time Out London 杂志不得不出来道歉,表示他们已经知道了灌汤小笼包的正确吃法。
还有在 BBC 美食频道上邀请了美食博主 Hersha Patel 现场示范教学,教大家如何炒一碗香喷喷的蛋炒饭。先煮饭,煮熟后再淘米的神奇操作被油管亚裔博主罗杰叔叔 Uncle Roger 专门开了期视频疯狂 diss。
为了证明自己厨艺的 Hersha,邀请罗杰叔叔合拍了一支全新的蛋炒饭教程视频。这次画风正常了许多,但依旧笑料满满。
图源:雅思哥
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碰撞
上面提到的事情,不过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大背景下的一段小小插曲。
对于留学党来说,出国之后遇到的文化差异,可不仅仅只是在“灌汤包喝不喝汤”、“先煮米还是先淘米”这些区别上。
一位北京女孩用画笔画出了东西方文化之间有趣的碰撞,原本复杂的文化差异,在她的画笔下却格外简单又易懂。
👆关于穿搭
👆关于餐具
👆关于审美
👆关于母爱
👆关于拍照
文化的碰撞后擦出的火花
但是留学生们“duck不必”太过担心 culture shock 带来的不适感。因为出国之后,不仅仅只有文化差异,还有文化融合。
@厌:有空可以听听魔兽世界第五部资料片熊猫人之谜的原声音乐!就是东西方音乐的完美结合!非常赞!
@233:比起传统龙凤褂和秀禾服,马来褂更像是中西结合的产物。保持传统的刺绣工艺外,更结合了印度丝,烫钻,定珠等西式元素,华丽的同时,配色上也更加丰富多彩。
@阿陈儿:包萨 —— 一个长得像包子的披萨,中西结合的美食,非常有创意,西餐为心,中餐为表,芝士为主,新奇美味皆佳,大赞!
正是因为有了文化差异,才会碰撞出有趣的火花。原有的文化模式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但价值观和信仰的核心往往不会变。
在与新的生活方式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很多人会经历快速的个人成长与心态转变。当然,这也是出国留学过程中,最令我们兴奋和期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