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一场关于学术自由与政府干预的激烈讨论。布朗大学于周三正式宣布拒绝加入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高等教育卓越契约》,成为继麻省理工学院(MIT)之后,初始受邀的9所顶尖高校中第二个拒绝该契约的学府。周四,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南加州大学也紧随其后,加入了拒绝特朗普政府一项协议的行列。这一决定不仅引发教育界广泛关注,更凸显出美国顶尖高校在维护学术独立性方面的坚定立场。
契约内容引争议,多所顶尖高校说“不”
据悉,这份名为《高等教育卓越契约》的文件最初仅向9所顶尖高校发出邀请,包括布朗大学、MIT、达特茅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契约中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要求,涵盖多个争议领域:
- 要求高校限制国际学生招生数量(如将本科国际生占比控制在15%以内,单一国家生源不超过5%);
- 未来五年不得上调美国本土学生学费;
- 约束教职工在社会和政治事件中的言行;
- 认同特朗普政府对性别的定义;
- 禁止干扰学习场所或骚扰他人的政治示威;
- 甚至要求废除“刻意打压、贬低保守派观点,甚至引发针对保守派暴力行为的机构部门”。
尽管特朗普政府承诺,签署契约的高校将在联邦资金申请中获得“优先待遇”,但契约文本本身并未详细说明这些“好处”的具体内容。这一模糊承诺并未打动顶尖高校——截至目前,最初受邀的9所高校中尚无一所签署,仅有得克萨斯大学系统表示对该提案“持积极看法”,称其为契合政府目标的“机遇”。
MIT是首个明确拒绝该契约的高校。10月10日,MIT校长莎莉·科恩布鲁斯在致白宫的信中直言,该契约“与我们‘科研资金应完全基于科研价值分配’的核心信念相悖”。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会与其他学生组织一起举行反对特朗普政府契约的活动
布朗校长:契约损害学术自由,与现有协议原则冲突
布朗大学校长克里斯蒂娜·帕克森在周三发布的回应中,详细阐述了拒绝契约的原因。她表示,虽然布朗大学认同契约中的部分目标,例如控制学费上涨、保障不同意识形态间的思想交流,但契约中涉及学术自由、科研资金分配标准等内容,严重违背了高校的核心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布朗大学曾与特朗普政府达成一项协议:在针对校园所谓“反犹太主义”的调查背景下,政府恢复了该校超过5亿美元被冻结的联邦科研资金。帕克森强调,这项现有协议“与契约体现了相似的原则”,但关键区别在于,现有协议并未干涉校园课程设置或教学项目,而新契约却会对签署高校的学术内容施加更多限制(如限制文科项目、要求强制推行标准化考试等)。
“作为7月协议的回报,联邦政府恢复了我校的科研资金,并永久终止了三项关于‘血统歧视’和‘种族歧视’的待办调查。更重要的是,这份现有协议明确承认,政府无权决定我校的课程内容或学术言论——而这一核心原则在《高等教育卓越契约》中完全缺失。” 帕克森在回应中写道。
她进一步指出,契约中关于科研资金分配的条款存在严重问题。“学术卓越的核心之一,是根据拟开展研究的价值来分配科研资金。”帕克森表示,契约的附信中提到“将基于科研价值和潜在影响之外的标准分配资金”,这一规定最终会损害美国民众的健康与福祉。
此外,帕克森还呼应了MIT校长及美国大学协会(布朗大学为该协会成员)的担忧,强调高校自治权的重要性。她认为,契约中限制学术自由、削弱布朗大学治理自主权、将科研资金与特定标准挂钩的条款,会阻碍布朗大学履行其办学使命。因此,尽管重视与联邦政府的长期合作,布朗大学仍“恭敬地拒绝加入该契约”,并将继续坚守7月协议中体现的核心价值观。
学生与教职工联合发声:学术自由不可谈判
在布朗大学正式表态前,来自布朗大学、MIT、达特茅斯学院等7所顶尖高校的学生领袖已联合向校方施压,呼吁拒绝该契约。他们在联合声明中指出,校方正面临“在对知识与教育的承诺,和维持办学所需资源之间的虚假选择”,而要保持世界顶尖教育水平,就必须坚守推动高校发展的学术自由根基。
“学术自由不容谈判。”声明明确表示,呼吁各高校管理者团结一致反对该契约中的“政治干预与联邦过度管控”。除上述三所新英格兰地区的高校外,弗吉尼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范德堡大学的学生会代表也签署了这份声明,唯有南加州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的学生团体未参与。
与此同时,高校教职工也纷纷表达反对态度。上周,达特茅斯学院超过500名教职工联名签署请愿书,称该契约是“对高等教育史无前例的攻击”;布朗大学教授帕贾·福德里在参与一场师生抗议活动时直言,这份契约“本质上就是敲诈勒索”。
布朗大学环境研究和社会学教授J. Timmons Roberts在布朗大学公开反对特朗普政府的协议
宾大校长简洁拒签,教务委员会以“违宪干预学术自由”发声
周四,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J·拉里·詹姆森在征求教职员工、校友、校董、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意见后,拒绝了这项协议。但他没有像麻省理工学院和布朗大学的校长那样,以学术自由为由拒绝该协议,提供详细的答复。
詹姆森表示:“今天早些时候,我已告知美国教育部,宾夕法尼亚大学谨此拒绝签署拟议的协议。根据要求,我们还提供了重点反馈,重点介绍了目前已达成一致的领域以及实质性的担忧。”
尽管詹姆森没有详细说明他的具体担忧,但教务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敦促大学领导层拒绝政府的提议,该决议由《宾夕法尼亚日报》率先报道。
“学术自由:教师、实习生和学生在研究、出版、教学和其他形式的言论中追求事实和真理的自由,确保了他们的工作以证据和理性为指导,”该决议指出。“这项‘协议’提议政府对学术自由进行前所未有的、违宪的干预。”
南加大代理校长:担忧研究收益挂钩损害学术卓越,愿参与高等教育未来对话
“尽管南加州大学拒绝加入拟议的协议,但我们期待着为这场关于高等教育未来的重要全国性对话贡献我们的观点、见解和特洛伊价值观。”代理校长金秉洙表示。
南加州大学在回应中表示,其认真对待招生和就业中的非歧视问题,并已启动倡议,以促进跨越意识形态界限的公民对话。
金秉洙写道:“我们担心,即使该契约是自愿的,但将研究收益与其挂钩,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损害该契约所倡导的自由探究和学术卓越的价值观。” 他还表示:“其他政府缺乏美国对自由和民主承诺的国家已经证明,当外部优先事项的转变导致研究环境偏离自由、精英竞争时,学术卓越性将受到多大的损害。”
白宫强硬表态,契约设计者称“仍可讨论”
面对多所高校的拒绝,白宫方面态度依旧强硬。白宫发言人莉兹·休斯顿在声明中重申,特朗普“致力于恢复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卓越与常识”,并宣称“任何加入这一历史性举措的高校,都将为积极塑造美国未来贡献力量”,但未直接回应布朗大学的拒绝决定。
此前,特朗普还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指责美国高等教育“迷失了方向,正用‘觉醒’、‘社会主义’和‘反美’意识形态腐蚀年轻人与社会”,并表示其政府“正通过高等教育改革议程迅速解决这一问题”。10月中旬,特朗普政府已将契约邀请范围扩大至所有美国高校,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领域的施压力度。
不过,该契约的联合设计者之一、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联合创始人马克·罗恩却在10月10日的《纽约时报》专栏文章中表示,契约“尚未最终定稿,仍可进一步讨论,包括听取高校管理者的意见”。他还提到,过去一年与众多高校校长、学者、立法者交流后发现,大家普遍认同“美国大学系统曾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产之一,如今却已迷失方向”。
后续:11月21日成关键节点
根据规定,最初受邀的9所高校需在10月20日前向特朗普政府提交关于契约的意见,并在11月21日前做出签署或拒绝的最终决定。目前,除MIT、布朗大学、宾大和南加大明确拒绝外,其他高校的态度仍有待观察。这场关乎美国高等教育未来走向、学术自由与政府权力边界的博弈,仍在持续发酵。
对于顶尖高校而言,拒绝契约可能意味着失去潜在的联邦资金优惠,但坚守学术原则与自治权,却是维护其“世界顶尖教育水平”的核心底气。正如学生联合声明中所说:“美国高等教育曾是世界的羡慕对象,是国家的关键战略优势——而这份契约,恰恰在破坏让这一切成立的根本原则。”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或将深刻影响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